城市抗疫宣传片的叙事研究
——以《武汉莫慌,我们等你》为例

2020-11-14 03:31秦廷健
电影文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乐章抗疫武汉

秦廷健 吕 晖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推出的最新城市抗疫宣传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刷屏各大社交网络,这部制作精良的城市宣传片引发国内其他地方媒体纷纷效仿,其中重庆推出的《重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看车水马龙》也获得了上线一天点击量过亿的佳绩。《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在制作时长上适应了新媒体语境下碎片化传播的需求,在叙事目的上又兼顾传播城市形象与宣传抗击疫情,为我国日后应对此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宣传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范本。

一、城市宣传片的叙事学分析框架

从媒介生态学视域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传播媒介数量激增并重塑受众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形态,传统的对文字媒介形态的叙事(报刊、杂志、书籍)进行研究的经典叙事学理论需要针对互联网、电脑、手机、iPad等诸多新媒介进行变革,否则无法对以新媒介承载的作品的叙事进行有效诠释。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角度看,这一变化体现为由研究以口头、书面为中心的语言符号系统转变为研究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如图像、音响、体态等)相结合的表意系统,后经典叙事学得以诞生。

后经典叙事学基于传统叙事学研究框架,即叙事方式(叙事文本表达的形式)、叙事结构(叙事文本内容的形式)、叙事阅读(叙事文本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由此转变为任一媒介形态的叙事方式(亦称“叙事话语”)、任一媒介文本的叙事结构、任一媒介文本的受众接受。任一媒介形态的叙事话语研究着眼于故事的呈现方式、讲述方法和表现手法,即如何讲故事,涉及叙述者、叙事时间、叙事视角等的分析。任一媒介文本的叙事结构研究旨在探寻故事情节的逻辑与结构,比较注重抽象理论模式的建构,涉及文本的叙事模式、叙事主题等的概括。任一媒介文本的受众接受研究包括文本类型研究及受众接受方式探索。就闭合的文本而言,叙事结构与叙事话语同用于研究城市宣传片的叙事。

二、城市抗疫宣传片的叙事结构

据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框架,从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中建构出一套较为通用的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对《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的文本细读,可将该影片的叙事模式喻为城市“暂停—缓冲—播放”(也可喻为“濒危—救援—复苏”),据此模式可将文本结构分为三篇乐章:第一乐章《暂停》讲述了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甚至“濒临危亡”的境地;第二乐章《缓冲》讲述了城市在八方驰援的医疗队悉心救治下逐渐地有治愈病人出院,恢复生机,强调“抗疫救援”的主题;第三乐章《播放》表现出一个对于宣传片发布的时刻来说未来的主题,描绘城市“复苏”或“重生”之后,城市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步入正轨后的景象。将三篇乐章分别讲述的故事串联起来,就可以得到整部作品的故事线(故事梗概)和叙述主题,即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经历着由“濒危”到“救援”再到“复苏”的“三部曲”。由于湖北省外的其他城市疫情相对较轻,所以其他城市的宣传片中抗击疫情的宣传主题更具体地体现为“疫情防控”的主题,如重庆的抗疫宣传片的第二乐章就发出呼吁:“所有人一起遵守约定,宅在家里管住自己不添乱。”

三、城市抗疫宣传片的叙事话语

影像的叙事话语游离于影像的故事情节和叙事主题之外,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影像最终呈现出的话语形态,即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符号系统,如声音、画面、文字、特效等;二是产生这些话语的行为和过程,即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如团队、拍摄、剪辑、素材选取、编排方式等。

(一)叙事符号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同其他城市宣传片一样,采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在该片运用的语言符号中,解说是叙事的基本语言,而同期声与根据解说词添加的字幕是叙事的辅助语言;非语言符号中画面是主要叙事手段,而背景音乐和解说的语气、语调是补充叙事手段。

在影片开篇,制作者选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播报同期声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运用几个航拍镜头(全能视角)记录下武汉一些大型的人群活动场所(如欢乐谷、武汉站、夜市大排档、省图书馆等)空无一人的场景,与“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等解说相互配适、印证,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了无生机的“空城”形象,辅之以哀伤忧郁的背景旋律和播音员低沉的语调,以此唤起观众记忆里那个吵闹、堵车,却充满烟火气的武汉形象,从而产生悲伤、恐惧与愤慨交织的复杂情绪。当解说词里出现“人”的时候,画面又立即转变为采用远景、中景、近景多镜头(“他者”视角)拍摄戴口罩出行的人,可见影片由开篇拍摄城市代表性景观符号的宏大叙事转变为记录城市居民生活状貌的个体叙事,散发出人文关怀。

第二乐章《缓冲》的开头不似《暂停》乐章选用内容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新闻播报同期声,而选用了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意味的简短的新闻同期声,达到叙述语境与氛围的瞬时切换效果,提示观众接下来的叙事主题由城市“濒临危亡”转变为在来自祖国各地的医疗队紧急驰援下显露出一线生机。《缓冲》乐章在背景音乐方面采用节奏紧凑却轻快活泼的音乐风格,画面过渡为疫情期间热点视频新闻(这些新闻中记者大都以主体视角叙事)的剪辑、拼贴,又在新闻播报的间隙插入解说,画面中既有全国各地医疗队紧急赶往武汉的背影,又有“白衣天使”们在武汉各大医院的病房里救护新冠肺炎感染病患的身影,相应的解说词为“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总之,第二乐章在极力瓦解第一乐章给观众铺垫的悲伤情绪,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播放》乐章的画面从一座仅一人行走的桥上突然闪出亮光开始,背景音效也发出舞台表演前舞台灯点亮的声响,解说员的语气渐变得充满朝气和激情,背景音乐的节拍渐变得跃动、明快。同样是航拍镜头,第三乐章里镜头的速倍比第一乐章快很多,而且加入了大排档里人们开怀畅饮时笑容洋溢的面部特写镜头。影片收尾时又回到抗疫宣传的主题,画面表现为一些武汉地标性建筑的LED外屏上用鲜红的色彩展示出“武汉加油”四个大字,配以用武汉方言喊出的“我信了你的邪”及用普通话加武汉方言喊出的“武汉加油”同期声,是对国人身处特殊疫情时刻身份和情感的串联,其建构起来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机制,有利于达成同命运共呼吸的文化共识局面。第三乐章在唤起观众对曾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的同时,也为饱受病毒折磨的同胞、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每一位为抗击疫情做出自身应有贡献的普通人加油打气。

(二)叙事行为与叙事策略

1.倒装素材时间轴形成叙事时间轴

该宣传片的制作团队事实上只能获取到两种制片素材:一种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一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而影片第三乐章在情节和主题上试图描摹一种战胜疫情之后的憧憬,即在时间上试图讲述将要发生的故事,因此这里就产生了实际掌握的素材无法满足想要讲述的故事的时间需求的矛盾。《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巧妙地倒装实际掌握素材的时间轴(底本时间),形成想要讲述的故事的时间轴(述本时间),实现了从素材到作品的叙述时序变形。如果第一、二乐章描绘了当下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城市死寂形象和城市抗疫图景,那么第三乐章则根据人们对疫情过后幸福美好生活的想象勾勒出武汉“重新按下播放键”后热闹欢腾的场面,呈现出叙事时间上由“当下”向“未来”过渡的表征效果,换言之,第三乐章使用讲述“过去”故事的素材来讲述“未来”的故事。这一素材运用手法的现实依据是,相比不够美好的城市现状,人们更渴望回到过去,因此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想象是建构在对过去城市幸福生活记忆的基础之上的。

2.均衡报道多方当事人的平衡叙事策略

解说员是贯穿全片的叙述者,他站在一个武汉市民的立场上讲述武汉抗疫故事,有助于形成同仇敌忾的气势,即罗伯特·斯塔姆所说的“假想的我们的体系”。由于第二乐章的画面由大量疫情期间热点新闻片段组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章中存在着“解说员+记者”的双叙述者情况。在以记者为叙述者的情形中,采用平衡叙事策略实现话语层面多角度论证抗疫救援的目的。不仅选取了能够直接反映党和政府领导声音的人民解放军医疗队的镜头画面,还选取了热门新闻人物中一线医务人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和已经治愈出院的患者的新闻资料,通过他们的言语、行动、情感全方位、多视点传递全民抗疫正能量。如从疫情期间“网红”医护人员的言语“轮到谁身上都是责无旁贷的”“一辈子不就为几个病人吗”中可看出我国医务人员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肩负的责任、表现出的勇气与担当。又如从已经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言语“谢谢你们”“我们出院啦”中传达出我国此次疫情中温情友好的医患关系,给予仍深受病痛折磨的病患以生的希望。

3.城市抗疫叙事中象征符号的运用与意义表达

《暂停》乐章中武汉某公交集团处停满公交车这一符号运用得恰到好处,隐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武汉无市民出行,公交车不得不全停放在库里,同时间接地表现出城市昔日热闹繁华与今日寂静萧索的鲜明反差。此外,蓝色口罩在一组背景色调极为暗淡的画面中尤为显眼,映射出新冠肺炎疫情正重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人人皆佩戴口罩出行。《缓冲》乐章中陆海空三军分别领导的军医大学医疗队在画面中得以凸显,因为他们在事实上是最先最快赶到武汉的几批队伍,使他们成为“跑在病毒前面的爱和希望”的象征,具有展现人民解放军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心全意救护人民的光辉形象与光荣使命的深远意义。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是记者、医护人员之外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他们成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象征。《播放》乐章开始大肆展演独具武汉城市文化特色的象征符号,如武汉地道美食热干面、举世闻名的武大樱花、九省通衢的发达交通网以及地铁、大排档、二桥等,向城市内外观众传递武汉昔日热闹繁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生活,构建武汉城市文化名片与品牌。

结 语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取得成功的背后有一系列传播因素,比如主动适应微传播语境采用短视频形式,多渠道分发内容并经转载形成二次传播等,更重要的是制作者精准捕捉到广大受众在此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的情感共鸣与情绪律动。通过对作品叙事话语的分析,笔者发现了文本影响受众的方式:通过三篇乐章的故事讲述调控受众的情绪和情感,分别为第一乐章刺激、煽动情绪,第二乐章舒缓、抚慰情绪,第三乐章鼓舞、激励情绪。此外,文本中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象征符号依然承担着建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职能,而此类城市宣传片更多地发挥着抗疫宣传的社会功能,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员。

猜你喜欢
乐章抗疫武汉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团结抗疫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