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右玉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2020-11-15 19:30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弘扬党员干部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于此,“右玉精神”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广泛热议。自2011年以来,这已经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的讲话中第六次提到“右玉精神”,始终聚焦于“右玉精神”彰显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之核心要义。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为何“右玉精神”能够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念兹在兹?打开地图,或许能够略知一二。右玉县地处山西北部,毗邻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常年风沙肆虐、寸草难生。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扎根还是搬离”的重大历史性抉择,右玉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历任党政领导班子通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造林治沙,坚韧不拔改善生态,硬是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由此“右玉精神”一方面理所当然地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即其与个人身上所形成的精神如王进喜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有着很大的不同,右石精神是经由一代代党员干部共同努力、齐心协力,进而迸发出来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党员干部群体精气神。

纷繁世事多元应。当下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本身任务就很重,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无疑越发加大了各项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此番山西考察再提“右玉精神”,显然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和意义,意在勉励各级党员干部传承弘扬“右玉精神”,牢固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底线思维,强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定意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脱贫只是新生活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还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仍然需要党员干部舍我其谁、责无旁贷,这意味着“右玉精神”弥足珍贵,党员干部传承弘扬“右玉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传承弘扬“右玉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尽心竭力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空前提升。但也要看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意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非但不能有所淡化、淡漠,而且还必须高质量践行,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某种程度上,“右玉精神”,正是一方面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另一方面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变化的需求和向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传承弘扬“右玉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过程中必须秉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回溯历史,“右玉精神”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使人民群众深感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是时代的强音,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放眼当下,一边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前功尽弃;另一边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活力、全面走入正轨,向人民群众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不能有半点闪失。由此党员干部只有强化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十个手指头弹钢琴”,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次第解决,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才能确保“两手抓”“两不误”“两战赢”。

传承弘扬“右玉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朴素真理,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同样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某一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并非难事,难的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不为任何干扰所动、不为任何诱惑所迷。诚然如斯,“右玉精神”并不属于哪一任右玉党政领导班子所独有,而是在一任任、一茬茬如同愚公移山般的领导干部中代际传递、持续接力,一以贯之,初衷不改。不得不说,如今世事浮华、人心浮躁,党员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必然会遇到犹豫、彷徨之时。信心堪比黄金,决心决定未来。既然存了为党效忠、为国效力、为民服务之心,就不能、也不应该三心二意,而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无疑,有了这种恒久之心、恒定之志,就一定能天道酬勤,抵达梦想的彼岸。

传承弘扬“右玉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科学的政绩观,既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宽阔胸襟,又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甘愿谋全局、谋万世,打基础、作铺垫。或许在有的人眼里,“右玉精神”说白了就只是一种“种树精神”,既不轰轰烈烈,也不感人肺腑。乍一看,此种说法有理,但却实在经不得细推敲。殊不知,正是在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得“惊天动地”“顶天立地”的急功近利思维下,一些党员干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整天只想着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极端时为求“流芳千古”,不吝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让子孙后代无路可走、无法生存。实际上,这样的党员干部即便一时能够心想事成,也必然经不起历史、实践、人民的检验,甚至极有可能遗臭万年。我以我血溅轩辕,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真正践行“右玉精神”的共产党人是从不考虑功名利禄的,反倒光明磊落,但求“一片冰心在玉壶”。

哲人有言,人活着,终归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此,“右玉精神”正是一众相当“有精神”的党员干部的集体画像,是当代共产党人应有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今天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应该汲取的能量与营养。由此,只有将“右玉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使之成为夙夜在公、鞠躬尽瘁的内生动力,成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党员干部方能于新时代书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无愧于党的期望、人民的盼望。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弘扬党员干部
弘扬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经验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