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低报纸编校差错的思考

2020-11-17 11:51◎王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编校

◎王 虹

2020 年5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定要求,要切实加强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范报纸、期刊出版秩序,促进报纸、期刊质量提升。报纸期刊质量从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认定。在日常工作中,报纸编校差错主要分为四部分:重要信息差错、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及其他差错。本文以2020 年7 月《楚天都市报》审校环节的部分文字类未见报差错为例,提醒广大采编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采编质量。

一、差错情况梳理

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报纸编校差错判定以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为依据。 报纸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其编校质量为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楚天都市报安排专人专班,“三审三校”查漏补缺,严把质量关。本文选取2020 年7 月《楚天都市报》审校环节的部分文字类未见报差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1.标题差错

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报头、报眉、栏头、标题中的文字差错,均属于重要信息差错。 在实际工作中,标题差错屡见不鲜。

2020 年7 月,《楚天都市报》审校环节的部分未见报标题差错如:7 月 2 日 5 版标题《如鱼有“漂”自沉浮》,“漂”应为“鳔”;7 月7 日2 版标题《八旬爹爹与人发生口角持刀抖狠》,“抖狠”应为“斗狠”。

2.其他重要信息差错

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正文中重要名称、重要时间、重要图片等信息错误,也属于重要信息差错。 在实际工作中,此类差错频频出现。

2020 年7 月,《楚天都市报》审校环节的部分未见报重要信息差错如:7 月1 日12 版 《中医药防治新冠有重要作用》,“炎证因子”应为“炎症因子”;7 月 3 日 7 版《这些考点路段禁开车》,“中山大道卢沟桥路”应为“芦沟桥路”。

3.文字差错

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文字差错”是指: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使用网络用语、缩略语、口语不符合相关规定,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此类差错出现的频率较高。 2020 年7 月,《楚天都市报》审校环节的部分未见报“文字差错”如:7 月 1 日10 版《方舱战友伸援手》,“度过难关”应为“渡过难关”;7 月 13 日 13版 《唐山发生5.1 级地震》,“座在自家旅馆大堂休息”应为“坐在”。

二、差错原因特点及分析

以上种种差错,看起来多数是文字、词组问题,似乎是语文功底不够扎实。 但我们应该看到, 此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采写、编辑、校对、审签等全链条的产品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 而这,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片面求快,输入过程中出差错。

日常工作中,百度、谷歌、搜狗都研发出智能程度很高的拼音输入法。这些输入法,能够根据输入的前一个字“联想”后一个字,并且具有记忆功能,使用次数多的字排位自动靠前。采编人员有时埋头赶时间发稿,同音的字词便“跃然纸上”。

2.日常疏忽,掉入常识性“陷阱”。

日常生活中,有些常识性知识平时不在意,信手拈来,结果掉入“陷阱”,错字连篇,令人啼笑皆非。

3.知识面窄,对一些词义理解有偏差。

采写稿件过程中,一些行业术语约定俗成,记者不明就理,照搬照抄中出现差错;一些网络词语传播广泛,记者张冠李戴,也会出现差错。

三、减少差错办法

1.加强思想认识,时刻把好质量关

加强采编作风建设,狠抓新闻报道质量,是每一名新闻从业者应该时刻绷紧的弦。 要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意识,强调专业精神,追求精品生产。

2.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实现管理

自7 月1 日起, 楚天都市报编辑部推行编审把关流程每日抽查制度、见报前差错每日发布及每月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实现管理。 编委会授权新闻编辑部,每天从前一天零时至24 时中央稿库中随机抽出一篇 “主打”及以上的原创稿件,查看其记者传稿、值班主任审稿、责任编辑编稿的全流程记录, 并在编辑部工作群中公布编辑痕迹。 每月初, 新闻编辑部就上月的编审把关流程抽查情况,发布月度分析报告,起到及时提示、督导作用。出版校对部每日向白班评议老总提供前一天的全媒体平台 (包括新媒体)稿件刊发前差错清单,纳入“每日工作评议”公示范围。 每月初,出版校对部就上月的见报前差错封堵情况,发布月度分析报告,起到流程警示、业务交流的作用。

3.加强业务学习,从一线堵防差错

作为采编人员,提交每篇稿件前,再多读一遍,检查一遍,禁绝马虎写稿、仓促交稿。 对于重要稿件或有可能冲击新闻奖的稿件,记者、编辑更要认真对待,全面把好文字第一关。 作为审校人员,要在思想上绷紧“质量”这根弦,从严把关,不轻易放过微小差错。(楚天都市报)

猜你喜欢
楚天都市报编校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Share with us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编校手册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
编校工作宜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