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圻:知耻近乎勇

2020-11-17 11:45徐圻
当代贵州 2020年22期
关键词:耻感东方文化面子

人必须有道德底线,这个底线常常以是否感到羞耻、是否“没有面子”为标尺。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以他的《教父》系列小说而著名。近年来他的作品在中国再版时,出版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每一部小说的腰封上都醒目地印上:“没有道义,只有成功!”我倒不认为这个标识就代表了普佐本人想要表达的理念,我反倒认为这反映了今天一些人所信奉、所接受的价值观。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名著《菊与刀》里,对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做了区分。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源于《圣经》关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触犯上帝规矩,犯下“原罪”的故事。她认为,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东方人特别注重自己的行为在“人前”的表现,特别看重自己的“面子”。“耻感文化”或“面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与任何文化类型一样,它有利有弊,是一种双刃现象。注重面子,把荣辱视为生命,这方面日本人、韩国人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这都来源于儒家思想。

2 5 0 0多年前,孔子曾经赞赏士大夫的精神,说“行己有耻”,就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孔子还说:“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敢了。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有羞耻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己。这就是“勇”。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懂得羞耻那就不算是人。这不就是做人的底线吗?孟子曾提出过人的“四大本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还指出,不知羞耻就是不义;没有同情心就是不仁;不懂得恭敬、辞让就是非礼,不懂得是非就是不智。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是认识到了行为的界限、底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清清楚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意志坚定,在贫富、得失、义利之间做出权衡,而不是听凭欲望的驱使。我们都知道孟子关于大丈夫的三大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既是做人的气节,也是荣辱观的昭示。

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的道德要求,我们要批判地加以继承。但在当下的道德状况下,凡事不能不顾自己的名声和尊严而胡来。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犯了忌、过了线、丢了人、觉得羞耻了,那还为时不晚。如果安于羞耻,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才叫不可救药了。

羞耻感是一种道德自觉,表现为极端难堪,见不得人。西方文化以宗教戒律来约束人的不当行为,让人产生犯罪感。中国文化靠道德律令和羞耻心来约束人的不当念头或行为。如果做了丢人、可耻、没脸面的事情,就在人格上低一等,在人品上低一头,在人脉上低一截。

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不讲利益,不讲“获得”,那就太过迂腐,现实生活中也基本看不到。但追求利益弄过了底线肯定不行。有一个词叫“成功学”,讲目的为上、效果为王。我听说一些“培训班”开设的营销学课程,就是教人怎么把别人口袋里面的钱忽悠到自己的口袋里面来;还有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叫做“厚黑学”,讲心狠、手辣、脸皮厚如何导致成功。我想,一个民族如果把这些东西奉为圭臬,那还有什么希望?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即便在今天这样一个注重现实功利,以利害、得失来评价生活价值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还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必须有道德底线,这个底线常常以是否感到羞耻、是否“没有面子”为标尺。

猜你喜欢
耻感东方文化面子
消失的“耻感”
多样解构
干部面子“链”着百姓面子
消失的耻感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中西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