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元素缺失和同义替换探究新闻体裁的转变

2020-11-17 11:51顾姚星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同义通感卖菜

◎顾姚星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是新闻的六要素。短消息是一种“白描”,重在前四个要素,原因和结果较少;综合消息和通讯可以有适当的议论,原因和结果可以一定程度的展开;新闻特写则重点描述细节,把事件这一要素充分展开。 新闻(除了评论)是一种记叙文。 当时间或地点要素缺失,经过语言加工,或可成为让读者获得“通感”的诗歌;当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原因、结果虚构时,则产生小说。 新闻含有六要素,尝试用隔离元素和读者通感辨别新闻体裁来理解新闻的消息、通讯和特写,提高新闻采写质量。 新闻语言在同义替换基础上可以尝试信、达和雅,提高新闻热度。

一,缺失时间、地点、人物的新闻,难以具体化

例如一则新闻: 卫生服务不平等导致疫情大流行 (副标题: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世界各国做得仍不够)。 新华社日内瓦5 月13 日电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4 日7 时,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36973例, 死亡病例296252 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3 日表示, 在获取卫生服务方面的不平等是导致疫情大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没有时间,则无法分辨疫情的进展,及具体数据的准确性。那么新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时间是新闻“新”的体现。

“全球”就是地点,如果没有了地点,则疫情传播的范围和严重性无法说清。地点是新闻发生的位置,它的重要性无可厚非。 缺失地点,则如釜底抽薪,食之无味

例如有一则新闻:全市发热门诊增配32 台CT。 新民晚报讯 (5 月12 日)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发热门诊配置CT 设备签约仪式传出消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已在发热门诊增加配置了32 台专属CT 设备。 昨天签约的16 台设备,均已完成安装并相继投入使用,其中松江区共配置10 台设备,宝山区共配置4 台设备,金山区共配置2 台设备。 副市长宗明出席。

如果缺失人物, 则新闻发生的主体缺失, 例如以上例子,人物要素是一个泛指,指的是全市发热门诊。

二, 当时间或地点缺失,或可成为诗歌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没有出现具体地点,“满地”没有具体阐述是哪里的地上,时间也是“乍暖还寒时候”,可以是今年的,也可以是往年的。 所以弱化元素,或许有了“通感”,产生了诗歌的意境,但也就不是了新闻。

又例如,王国维翻译歌德诗句“What in life doth only grieve us.That in art we gladly see.”译为“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里面没有时间和地点,但是也是产生了通感,发生了意境的变化。

三, 时间、地点、人物是基本元素,事件、原因、结果是综合元素;而虚拟元素则成为小说

时间、地点、人物是基本元素,而事件、原因和结果是前三者演化的综合元素,它们由前三者构成。 新闻中,短消息是一种“白描”,它重点突出基本要素和事件,原因与结果内容较少。而对于综合消息与通讯,则六要素中的原因与结果篇幅渐多。 新闻特写则注重细节描写,内容更丰满,素材更典型。

元素如果虚拟,则成为小说。比方“鲁滨逊漂流记”中开篇——违背父命去航海,“ 1632 年, 我出生在约克城的一个体面人家。我的父亲来自德国不莱梅,他到英国做生意发了财。 后来生意不做了,才搬到约克城,并在那里娶了我母亲。 我母亲娘家姓鲁滨逊,在当地属上等人家。 随着母亲的姓氏,家里人给我起名为鲁滨逊﹒克鲁索。 ”

小说中,六要素都是虚拟的,但是丹尼尔﹒迪福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也是从元素虚拟的角度,分辨新闻与小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明辨新闻体裁,提高采编水平。

除此之外,新闻评论则是突破了六要素,把原因和结果单列出来,成为了围绕论点(针对新闻前四个要素的观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

四, 确保六要素、新闻语言与照片视频的兼容,同义替换是关键

例如:新民晚报5 月 5 日:春耕·采摘。 这个假期,市郊很多像吾舍农场这样提供采摘、亲子等体验活动的农场迎来大批市民,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为市郊农场带来新收益。吾舍农场里,最受市民欢迎的莫过于蔬果采摘。农场里还有不少农事体验活动,包括挖土豆、喂养小动物等。本报记者 任翀 摄影报道

“吾舍农场里”,就是图片内容和文字描述的一种同义替换,既从视觉上给读者直观的感受,又从文字上言简意赅的对应刻画。使得新闻语言与照片或视频相互补充相互兼容。

又例如一则新闻:云南农民跨国卖菜

1 月11 日,在云南省勐海县打洛镇,家住曼蚌村的玉坎(图一右一)在整理购买的蔬菜。

凌晨4 点半, 距离中缅边境打洛口岸约一公里的三岔路口,停满了大货车与小三轮,一群戴着头灯的“跨国菜农”熟练地购买和分拣蔬菜、打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玉坎便是其中一员,今年是她出国卖菜的第五个年头。

“与国内相比,缅甸那边买菜的人多,菜价也相对高一些。”玉坎在自家田地采摘菜心时说,“家里种的蔬菜品种不多,出国卖菜前还要进些货,保证蔬菜的种类和数量。 ”如今,出国卖菜已经成为玉坎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每月能盈利6000 多元。

据了解, 当地村民去缅甸卖菜已有十余年, 每天约有250 辆车出境。 为方便边民互市,打洛口岸开设“阳光早市”绿色通道, 每天早上6 点半至7 点为菜农提供提前通关服务。 图二即为1 月11 日,打洛海关工作人员对出境货物进行查验。

为什么用两副图, 而不是一副图? 这个就是 “同义替代”,第一幅图是天不亮,很多菜农就到一处地点搬卸素菜;第二幅图就人物的制服说明了他是缅甸工作人员, 通过这幅图,把地点和人物及可能的困难说明清楚了,即卖菜需要检查,需要通关。 其次,两幅照片,就是本篇文章的两个角度,缺了第二幅,则可以认为是国内卖菜,而缺了第一幅则是检查菜,把装卸过程疏忽了,无法呈现卖菜者起早贪黑以及装卸菜的艰辛。

使用新闻语言不注水、多层次,采访与叙述结合,图文结合,注意约数的表达,最终把一篇生动形象而又不失真的新闻,或者说雅俗共赏的新闻展现给读者,使得新闻报道更具魅力,更有冲击力。

选择最有冲击力的一种新闻形式来唤起读者的兴趣,再用同义替换的文字或照片或视频补充, 同时保证六要素有重点和不缺失,是新闻展现或可达到“高点击量”的一种方法。 例如,如果是微信文章,可以多用唯美图片,用灵巧、故事化的文字提高阅读者兴趣, 甚至夸张的标题获得受众的点击。 报纸和微信不同,媒体不同,其语言信达雅的要求和贯通度也不同。 一个极致的例子就是体裁变化,例如,诗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可以使读者同感甚至通感,但是没说清具体时间和地点。每个人对所见所闻的见解各不相同,受到其知识水平、个人喜好、传播目的和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新闻语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通过缺失元素辨识新闻体裁的本源, 通过同义替换提高新闻语言的信达雅,是探索新闻与其余体裁(如诗歌、小说)之间联系与区别的桥梁,也是提高新闻中文字与照片、视频兼容度的一种方法,更是吸引读者的一种技巧。

猜你喜欢
同义通感卖菜
Dale Carnegie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卖菜讲究精打细算 “宋小菜”算的是数据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