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高校应对策略研究

2020-11-17 11:51陈亚桥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参与者舆情高校学生

◎陈亚桥

一、课题调研的背景及目的

(一)课题调研背景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特定的领域中, 网民对涉及公共政治、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任务、事件、观点的情感、认知和评价。即网络舆情也是一种民意,是网民对社会生活中各个层面热点问题或显或隐的反应, 不只公开表达意见和态度,也包括潜在的情绪表现。 在网络舆论场中,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凝聚舆论焦点,热点话题来去匆匆,情绪化的宣泄压倒公共话题的持续理性讨论。 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参与者,很难将注意力长期固定在某一舆情事件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理性共识,不利于舆情事件的解决。

与此同时,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贴吧等众多媒介平台又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大量的数据信息充斥在网络平台之上,如何更好的让数据信息为人所用,如何筛选出更加行之有效的真实信息等问题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身处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能够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于是,在当下开展此课题的调研活动非常紧迫, 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价值。 因此,为了充分了解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 我们设置了相关调查问卷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课题调研目的

大数据时代下, 高校网络舆情生成途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呈现,第一种方式是自下而上,即是由学生、学生组织、或是校外其他的个人,以论坛发帖、跟帖、发微博等形式进行线上的交流互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由高校各部门主管以及各院系领导在网络上发布的官方意见及消息,比如官网上的各类讯息、 官方论坛的交流以及在相关平台上进行的师生互动等。 第一种方式相对后者来说参与人数更多,参与度更大,表达方式也相对自由,但也因此造成舆论引导的理性化相对缺失,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课题调研概况

(一)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以高校学生为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为能全面映射高校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看法, 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专科生与博士生为辅助的调研对象,做到了全面客观的充实调研的信息库数据, 使调研结果趋于当下高校在校生的现状,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

(二)调研资料收集

本课题调研从“双一流建设大学”、天津市市属重点高校、区域特色型综合性大学三个维度进行展开,此次调研以手机客户端问卷的形式呈现,全部问卷内容由25 个问题构成,从调研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不同方面作为切入点,对调研对象的上网习惯、 上网途径等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调查研究,对天津市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价值观、大局观、舆情分析能力进行解读, 深入了解各高校对待网络舆情的基本态度及应急预案,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舆论互动机制,重视校园媒体建设,降低网络舆情危机与风险。本次问卷在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腾讯QQ 空间等四大热门平台进行发放,为期两周。问卷阅读总数260 份,回收共213 份,有效问卷200 份,有效率为93.9%。

三、课题调研结果分析

(一)参与调查问卷男女比例

此次参与调研的高校学生, 女生占比75.7%, 男生24.3%。结合样本数据的数量可以粗略看出在获取信息的敏感度上,当下高校女生的参与意识要大过男生。

(二)参与调查问卷专业分布

此次参与调研的高校学生, 文科类专业在调研人数中占比最多达48.6%,艺术类专业次之。

(三)参与调查问卷学历层次分布

如图,此次参与调研的高校学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是这次调查问卷中参与的主体。

(四)参与调查问卷中“最关注媒体”趋势

从这项调研结果中显示, 高校学生接触的媒体的种类中,网络是当下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参与话题讨论的主要方式,占到了近九成的比例。可见,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 媒介的发展史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发展史。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迅速替代了电视对于人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网络影响着当下高校学生参与舆论的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五)参与调查问卷中“上网频率”趋势

参与调研的高校学生在上网频率这项中, 每天上网的频率调研高达98.6%,不上网的频率调研为0,可见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六)参与调查问卷中“网络舆情的参与者”趋势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在“是否为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中,很多同学并非承认自己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 但实际调研的结果或可对等辩证看待。

(七)参与调查问卷中“对网络舆情是否了解”趋势

在“对网络舆情是否了解”中,非常了解的占比大约1/4,绝大部分都属于基本了解的状态,结合上一张“是否为网络舆情参与者来看,参与者占比40%,可以看出,参与者中的大部分都对网络舆情不是特别了解。

(八)参与调查问卷中“网络舆论主要发起者”认同趋势

在“认为网络舆论的主要发起者”这一多选题中,“媒体” 与 “微博大 V 等 KOL 意见领袖” 并列最高, 占比74.3%,“网络水军”次之,占比 65.7%,“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最低,分别为22.9%和14.3%,可以看出,微博中的一些大V 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的。

(九)参与调查问卷中“高校相关人员网络舆情教育”必要性趋势

在“认为高校里的哪些部门或人员是最能加强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知识的教育中” 校党委、 团委部门占比55.7%。 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虽然很多高校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但学生好像并没有对其有过多的关注,官方的话语权力度相对不够, 甚至一些公信力极高的传统报刊头条的传播力度还不如微博名人的一条推送具有影响力。

结语

高校的网络舆情方面的应对能力, 已成为如今对高校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准,传统的关注手段,难以及时的进行引导。因此,建立专业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尤为重要只有以一个更为真诚的态度直面挑战, 才能在这场网络舆情大战中守住底线、掌握导向。

猜你喜欢
参与者舆情高校学生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舆情
舆情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舆情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常数轮理性秘密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