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里的鱼钩子

2020-11-18 15:03
黄河 2020年1期
关键词:钩子诱饵葬礼

马 蚁

《人情来往》这篇小说源于一个莫名其妙的葬礼,我和这个朋友并不熟悉,感觉没有资格参加他母亲的人生最后仪式。 可是人家邀请了,你就得参加,就得顶着白布跪拜,就得陪着孝子贤孙虚情假意地哭泣。

埋葬了老太太之后, 我们几个人开车顺便来到家乡的小山,经过山边的水库时,我们突然发现大量死鱼,暗淡的水面上漂着一层。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一群人正在游泳比赛呢!

这个小时候的洞天福地, 怎么突然变成了大大小小的鱼的死亡之地呢?难道,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参加一个老太太的葬礼, 而是参加一群鱼的葬礼?

奇怪的是鱼的死亡比人的死亡更让我们震惊。 那翻转的肚皮,并没有把世界颠倒,那永远盯着天空的眼睛,其实什么都不看了,那大张的嘴巴,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诉说什么。一群鱼躺在那里,躺在水面之上,就像一群正在仰天游泳的人。

一个朋友说, 这个水库已经承包给私人了,如果密度过大,缺氧,自然会产生死鱼,你看撒了过多鱼食,水面就变成黑黄色,想当年我们跳进去游泳的时候,那水质多么清澈啊。

这个解释让我们稍微安了心, 起初我们十分害怕, 心里想着多么严重的环境污染才造成这么多死鱼, 多么严重的污染才造成这么复杂的人心, 这么复杂变调的人情来往关系?

想一想我们的人情来往本来清澈无比圆润无碍的,是可以“跳进去游泳的”,清凉肌肤,身心舒展,快乐地叫喊着,让夏天退避三舍,退到春天里面去。可哪想到,不几年时间,它就跳出记忆之外, 在我们面前呈现一滩滩黄水, 让这几个在葬礼现场没流泪的人跑到这里来流泪。

可那点清泪又有什么用呢, 能让黄水变清吗?能让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吗?能让功利之地变回童年的乐园吗? 原来我们真正参加的是一场欲望的葬礼。鱼,欲,欲望也,多么直白的象征,一点都不需要遮遮掩掩。那种快乐的人际关系,那种人和人之间的润滑剂,突然变成了绊马索。 就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施展魔法,翻云覆雨。

后来,远离了故乡,我以为旧日的朋友,旧时的关系, 都在吹吹打打的音乐声中埋进黄土地。可世上哪来这样安分的事,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总有一些人在我身边闪闪烁烁,交头接耳。 我让他们站出来,走进生活中,走到阳光下,他们又一脸委屈,一脸的不愿意。 于是我拿出鱼钩子,装上诱饵,竿子一甩,深深地沉入水中。

《人情来往》 这篇小说曾在朋友圈议论过,当时篇名叫《刘玉的妈妈死了》,作家张悦然给过评语:看完标题再看文章,让我有些意外,也比较惊喜。作者以“刘玉的妈妈死了”这一事件为主线,描写了李阳、刘玉、何黑马这些普通人站在事件不同角度的处世态度。 文字不多,但是对于人物塑造、主题的诠释都比较到位,也可以说故事非常“接地气”,文风有趣自然,结局反转算是文章的一大亮点。如果能够将李阳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一些,人物形象会更加立体。

当然, 我的鱼钩子是文字, 诱饵也是文字,当香喷喷的诱饵遮住冷冰冰的鱼钩子,生活就不再那样冷酷、无情、不容易过。 我也有了收获, 那些隐藏在时间里面的人和事全被钓到水面之上, 蹦蹦跳跳的, 有时是一条大鱼,有时是一条小鱼。 要知道,不足百年的人生,如何抵挡那些活了千年的文字。要知道写作和钓鱼一样,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至于《魔法少年》中的那些猴子和邮票还有梦境,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组合到一起的,又是如何发生的。

或许是因为快乐, 以及快乐之中的烦恼和压抑, 或许就是一张邮票撕碎了又粘合在一起,只是手法不同,内容不同,结局也就不太一样。总之,这些成长过程的问题不但发生了,还顺便告诉我一些生活中的魔法和秘密。所谓的魔法就是让普通事情看上去神奇,所谓的秘密就是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到处都是神奇和不可思议的。 比如说,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人走得快,甚至跑了起来,那么他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人,不再被牵着脖子,不再被关进笼子。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到处都是“未知数”。比如说,每个少年都以为自己是个魔法师,他们以为云彩是魔法符号,天空和大地,野花和野草都是。于是他们就对着天空吹了一口气,对着大地吹了一口气, 然后闭上眼睛期待奇迹发生。

我也闭上眼睛,我仍能看见那些邮票,当年我们曾经宝贝一样捧在手中,抱在怀中,背在书包里。穿过校园的步伐轻盈,脸上的笑容纯真,还能有比这些事情更美好的记忆吗?如今,集邮少年已长成大人,集邮册仍在,只不过已束之高阁或者封存箱底了。

我仍能够看到那些少年, 每个少年身体里蹦跳着一只猴子。 当它跳上课桌, 爬上围墙,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就变成一个大人,变成一个耍猴人赚钱的工具, 或者躺在动物园的猴山上,睡大觉捉虱子。

写小说的人相信巧合, 也相信冥冥之中的力量。 当朋友说,走黄河去! 我并不知道另外还有一条黄河也在等着我。 初冬的黄河相对平静,但一路之上,听到的说到的全是它的咆哮它的激流勇进它的九曲十八弯和它的横冲直撞。

若干天后,我投给《黄河》的小说通过了,又要求写一篇创作谈。我这才发现,那条无穷无尽的母亲河其实一直在我身上流淌。 再一次感谢《黄河》,它的神圣,它的神奇,它真切地流在我的生命之上!

猜你喜欢
钩子诱饵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雪花诱饵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谁和谁好
幸福的一家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之“钩子困带”考
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的拖曳式诱饵辨识方法
精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