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 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8 11:31武文娟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汇报成果

黄 桦 孙 钰 武文娟 郭 俣 夏 俊

([1]蚌埠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检验与检疫学教研室 安徽·蚌埠 233030)

互联网正在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教学方式也深受其影响,日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景象。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教学形式的优点。

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复杂抽象,不易理解,信息量大;逻辑性、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多;教学与科研结合紧密,课程内容不断发展。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理解困难、枯燥乏味。我教研室在以往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积极结合网络教育平台,以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法为基础,[2]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持续开展基于SPOC 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 研究对象

以 2017年级、2018年级检验本科为实验组,2015、2016年级检验本科和2017、2018年级影像本科为对照组。两组师资力量相同、学时相同、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标准相同。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成绩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2 研究过程

2.1 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的实现既能督促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又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些课业指导和学习资料,以便学习者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更完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糖尿病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要求学生从定义、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与治疗等方面进行自学,在成果汇报时还要求学生列出所查阅的文献和资料。

2.2 教学实施阶段

2.2.1 课前自学

以课前已掌握的内容为基础,在教学任务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本人的学习进度进行自我掌控,对教师提供的网络素材和扩展学习资料进行反复观看、学习。在此期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自己寻找相关资料。

在SPOC 教学过程中,课前自学以我校的MOOC 平台、人卫慕课、中国大学MOOC、中国知网等网络教育平台为基础,同时教师也会提供有关糖尿病的一些扩展资料,如WHO 发布的糖尿病相关报告、刊登在近三年《中国糖尿病杂志》等学术刊物上的指南共识等。

2.2.2 交流合作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仅凭借自身能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讨论之中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达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相应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彼此能力的提升,培养分享合作的习惯和团队精神。

一般在SPOC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会将学生分为由12人左右组成的学习小组,同时确定每个学生在第一次SPOC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如组长、资料收集者、资料整理者、课件制作者、成果汇报者等。之后,每次结束一轮SPOC 教学,就在每组学生中进行角色交换,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3 成果汇报

通过对知识的应用分析和探索过程,能够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成果展示是要求学习者将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收集整理后,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学习体会。成果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成果中间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成果汇报的最后,还要求列出组内各位成员对本次成果的贡献。这样,既能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成果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扩展自学情况加以记录,并在之后的综合评价中加以体现。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选择了糖尿病、高脂血症、苯丙酮尿症等三个项目进行成果汇报。

2.3 综合评价阶段

教学反馈评价是SPOC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首先,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可以根据网络平台和教师布置的习题进行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网络平台和教师也会将上述练习成绩记录下来,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其次,在成果汇报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对发言同学的汇报进行讨论与评价;同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地点评与引导,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推进知识理解的深度,扩展知识了解的广度。最后,在课堂上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探讨后,学生在课后还需要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形成学习报告,在上述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整个反馈评价过程都采用形成性评价,整个评价体系包括平台测试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其他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几部分组成,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

3 教学效果

3.1 成绩比较

将实施 SPOC 教学的2017 和2018年级检验本科的学生理论和实验成绩与未实施SPOC 教学的2015、2016年级检验本科和2017、2018年级影像本科进行比较(见表1 和表2)。

表1 不同年级检验本科生物化学成绩比较(分,均数标准差)

表2 2017、2018年级检验本科与影像本科生物化学成绩比较(分,均数标准差)

未实施SPOC 教学的2015、2016年级检验本科生物化学理论(t=1.17)和实验成绩(t=0.35)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施 SPOC 教学的 2017、2018年级检验本科生物化学理论(t=0.48)和实验成绩(t=1.17)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2015年级检验本科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成绩分别与2017、2018年级检验本科的生物化学理论(t1=4.96,t2=4.49)和实验成绩(t1=2.63,t2=2.54)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6年级检验本科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成绩分别与2017、2018年级检验本科的生物化学理论(t1=3.63,t2=3.39)和实验成绩(t1=2.46,t2=2.08)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同时,未实施SPOC 教学的2017、2018年级影像本科生物化学理论(t=0.36)和实验成绩(t=0.31)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2017年级检验本科与相同影像本科的生物化学理论(t=3.95)和实验成绩(t=2.70)分别相比较;2018年级检验本科与相同影像本科的生物化学理论(t=3.14)和实验成绩(t=2.33)分别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数据说明采用SPOC教学使学生的理论成绩得到提升,实验操作也得到加强。

3.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针对参加SPOC教学的学生进行,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认知程度和使用现状及对 SPOC教学的实施态度。调查问卷共发放295 份,回收289 份,回收率97.9%。

从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70%的学生对网络教育平台普遍持欢迎态度。78%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引进网络教学,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7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对网络教育平台多加介绍,这说明学生对之总体了解有限。学生在调查中肯定了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如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方便快捷;反复学习、查缺补漏;自主学习、资源共享。但也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不能及时互动和面对面交流、缺乏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受网络条件限制、学生自控性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视力、答疑或更新不及时、信息碎片化等。

从学生对SPOC教学态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前自学用到的主要资源还是课本(45%选择)和网络教育平台(30%选择);73%的学生认为课前自学阶段的教学资源已足够,但仍有27%的同学认为偏多或偏少。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学习资源的占有和处理方面,教师还需要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82%的学生认为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长久,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了提高。88%的学生认为 SPOC 教学学习效率更高。83%的学生愿意继续参加SPOC 教学。学生对SPOC 教学提出的意见主要是:希望能够增加教学成果展示次数,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延长教学时间,使成果展示后能够更加充分地进行讨论点评。

3.3 学生表现

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们逐渐接受并适应了SPOC 教学。在糖尿病项目的成果汇报中,学生往往只能囿于生物化学的范围,没有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的意识。比如,在解释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的时候,很多小组就没有充分地联系生理学。但是,随着老师的一次次点评和其他同学的互动评价,学生逐渐拓宽了思路。在随后进行的其他项目中,学生逐渐将生理学、诊断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引入成果汇报,使得分布于多门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有机整合,构成知识体系,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学生逐渐对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释读;在引用的文献目录中也逐渐出现了英文文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检索、解读文献的能力。

医学是一门兼具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属性的综合学科,在整个SPOC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恰当地融入医学伦理教育,使得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糖尿病的成果点评时,教师介绍了医学伦理的相关原则和一些具体应用。在苯丙酮尿症的汇报中,学生就中美两国进行新生儿筛查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还对筛查过程中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汇报中,学生提及了电视剧《都挺好》和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还介绍了如何积极地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如何采用多种方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查阅、学习上述资料过程中,学生也经历了一次人文教育的洗礼。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也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少能在第一次尝试时就把所有的事情完全做好,需要进行不断地尝试。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现有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次尝试的机会。而SPOC 教学则不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注意引入网络教学视频和虚拟互动仿真实验软件,使得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增加实验时间,提高实验熟练度。同时,在实验教学环节也让学生就每次实验课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自学、讨论、汇报、点评,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4 结论

4.1 SPOC 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SPOC 教学的实践,实现“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培养、引导、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过程,提升学业成果。学习最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通过SPOC 教学的实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准干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弹性,提高教学效果。技术,在教学体系的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SPOC 教学的核心在于把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与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流程的重构与创新。[3]

4.2 SPOC 教学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SPOC教学的实践,我们重新审视了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领域、学习过程、教育抱负等。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教师本人也不断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SPOC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引领者,需要掌控教学活动的节奏和走向。而且,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小组讨论,能够对整个学习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在成果展示中会涉及多个学科。所以通过SPOC 教学的实践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观点、选用的学习资料进行详细地归纳总结、研究整理,然后将相关内容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而广泛。

总之,如何能够扬长避短,通过SPOC 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汇报成果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验收成果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