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儿接种与不接种对其症状改善的作用

2020-11-18 07:37刘志华
药品评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水痘水疱持续时间

刘志华

赣州经济开发区湖边镇卫生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水痘在临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十分常见,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属于原发性感染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一般以儿童为高发人群[1]。水痘在临床上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皮肤和黏膜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出疹先自头部、颜面部,后见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易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及时接种水痘疫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使患儿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得以下降,并使水痘病程缩短,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免疫接种[2]。水痘患儿主要以发热、疱疹、红色斑丘疹、痂疹等为临床表现,其中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可以通过接种水痘疫苗控制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若患儿接种不及时,易影响其生命健康,发生较多危险情况。根据以往研究显示,水痘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接种自愿、自费,部分家长无法接受自费接种,或担心接种后出现水痘症状的不良反应,导致其拒绝接种,因此增加了水痘感染的概率。本研究旨在观察及时接种水痘疫苗的价值,具体观察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将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就诊的200 例水痘患儿纳入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按其是否接种水痘疫苗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观察组:男58 例,女42 例,平均年龄(7.21±1.32)岁。对照组:男59 例,女41例,平均年龄(7.55±1.2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纳入标准符合水痘的诊断标准;年龄2~15岁;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疾病;伴有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未接种水痘疫苗。观察组:接种水痘疫苗。在发生水痘后1 周内接种水痘疫苗,选择水痘减毒活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先用0.5 mL 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行皮下注射。疫苗接种前,需询问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禁忌证及过敏史,告知所接种的疫苗品种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检查疫苗的外部包装,核对疫苗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参照儿童水痘诊断标准,若患儿存在轻中度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流鼻涕、疲乏无力、咽痛等症状,之后还伴有疱疹、结痂、丘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发热发生率和发热持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脱痂时间、并发症情况。发热:主要指腋下体温>37.5 ℃。皮疹持续时间:主要指出疹直至全部脱痂所持续的时间。水疱数量:出疹第3~5 d 患儿可出现全身水疱,此时的水疱个数记为水疱数量。脱痂时间:水疱破裂、吸收、痂皮脱落,患儿开始脱痂直至痂皮完全脱落所持续的时间为脱痂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发热病例和发热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发热病例少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热病例和发热持续时间比较(n=100)

2.2 两组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脱痂时间比较观察组水痘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脱痂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脱痂时间比较(,n=100)

表2 两组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脱痂时间比较(,n=100)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儿科常见传染性疾病中,水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其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好发于春冬两季,在学校等公共场所易出现暴发流行[3]。水痘具有极强传染性,在疾病潜伏期、水痘疱疹全部结痂的全过程中均具有传染性。在水痘症状消失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还能在宿主的感觉神经节或背根神经节中潜伏,当人体免疫力或抵抗力下降时能够再次被激活,进而引起带状疱疹或水痘。故此为了能够避免水痘的暴发流行,应对易感人群加强保护,对降低水痘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4,5]。而接种水痘疫苗能够将机体免疫系统激活,进而形成免疫记忆,能够达到预防水痘病毒感染目的。水痘患儿通过接种水痘疫苗后,能够减轻其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

水痘一般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而接种水痘疫苗对保护儿童群体和预防水痘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龄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且对于疼痛十分敏感,而在接种水痘疫苗过程中,需加强与儿童的交流,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其疼痛感,且在接种完毕后,需观察半小时[6]。指导家属有关接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其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对于患儿家属所提问题应耐心解答,并对患儿接种后各项情况进行观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接种效果。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水痘患儿接种和未接种水痘疫苗的临床症状,发现接种水痘疫苗患儿的发热率低于未接种患儿、发热持续时间短于未接种患儿,且皮疹持续时间、脱痂时间均较短,水疱数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提示,通过对水痘患儿接种疫苗,能够显著减少患儿发热症状。由于早期皮疹表现不明显,易被患儿家属忽视,增加误诊和漏诊风险。因此,临床中应提高警惕,并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使水痘的诊治水平得以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8]。水痘疫苗主要是经水痘病毒传代毒株制备而成的减毒活疫苗,在人体接种后,能够在机体内产生抗体,从而降低水痘感染风险。美国采取儿童普种策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应在儿童出生后12~15个月内接种第1 剂疫苗、在儿童4~6 岁时接种第2 剂疫苗,2 剂疫苗的接种时间应间隔3 个月。而在我国早期水痘接种中,12 岁以内儿童仅进行一次接种。水痘疫苗接种后出现症状的原因较多,可能与疫苗失活、患儿提前感染、正常反应等相关。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及皮疹、水泡、并发症相对对照组均明显减少,提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虽然接种疫苗后无法百分百保护受种个体,但接种水痘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水痘感染,即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并发症少;对于单剂接种疫苗后所发生的原发性免疫失败,或患儿接种时间过久,水痘疫苗产生的抗体明显减弱,但仍能有效保护感染水痘[9]。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发热占比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痘患儿皮疹持续时间、水疱数量个数、脱痂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水痘患儿通过接种水痘疫苗,能够使其发热、皮疹等症状得到缓解,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水痘水疱持续时间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生水痘真难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变径组合提升管内团聚物持续时间的分析
水痘源流考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水痘王国
某部2011—2015年水痘发病分析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