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辅助化疗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0-11-20 12:58袁虎勤马若飞
甘肃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根治术胃癌辅助

袁虎勤 马若飞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英国医学研究会的MRC ST 01研究[1]和荷兰胃癌研究组的DutchD1D2研究[2]及其15年的随访结果[3],奠定了D2淋巴结清扫术成为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但是单纯通过提高手术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是不够的[4]。日本ACTS-GC研究[5]和韩国等国家的CLASSIC研究[6]提供了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必不可少的依据。然而,对于胃癌根治术后何时开始辅助化疗较好的相关研究较少。我科在2000年开始对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11~14天)开始辅助化疗,患者耐受性好,本研究观察术后12天与28天开始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我院行D2式根治术的Ⅲ期胃癌患者201例,失访17例,10例化疗不足3周期剔除,14例因术后并发症剔除,共160例纳入研究,80例患者术后12日开始辅助化疗(观察组),80例术后28日开始辅助化疗(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施行D2胃癌根治术的Ⅲ期胃癌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准);(2)无术前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史;(3)体力状况按卡氏评分标准评为80~90分;(4)无化疗禁忌证,参见CSCO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2016版)。(5)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如吻合口瘘、出血、胃排空障碍、肠梗阻、肺炎等;(2)术后3个月内死亡者;(3)术前施行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者;(4)化疗周期未过半(<3周期);(5)有奥沙利铂过敏史者;(6)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肝、肾、肺、心脏)、有出血倾向、严重感染等;(7)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精神异常疾病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3 方法 全组患者术中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3~4日开始行肠内营养,使患者快速康复。采用SOX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参见2016版CSCO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两组同)奥沙利铂130mg/m2,ivd,d1,q3w;替吉奥60mg~80mg bid po,d1~14,q3w;化疗半年(6~8周期)。使用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反应;中度以上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减少时,可给予G-CSF;血小板降低时,给予IL-11治疗;贫血给予输血。注意保暖,避免饮食和接触冰凉物质。当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可减量或停止化疗。患者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随访方式包括前半年住院化疗时复查、化疗结束后门诊复查以及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20年6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8.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复发、死亡时间,估算患者总体DFS时间和OS时间,计算患者的3年DFS率以及3年OS率,比较接受不同化疗时机组间的生存差异,记录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1)无病生存期(DFS):从随机化开始直到肿瘤复发或因各种原因出现死亡,病人总的生存时间。本研究以术后病理报告回报之日(术后4~6天)为开始时间,以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末次随访时间为结点。(2)总生存期(OS):从随机化开始直到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本研究以术后病理报告回报之日(术后4~6天)为开始时间,以患者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为终点。(3)毒副反应:按照美国NCI-CT 3.0标准[7]将不良反应分为0~5级,详细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差异使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腺癌、黏液腺癌组、肿瘤浸润深度T2、T3组、淋巴结转移N1、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Her-2阳性组、肿瘤浸润深度T4组、淋巴结转移N3a、N3b组、辅助化疗开始时间术后12天组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比较 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贫血),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及腹泻)、周围神经炎、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伤。但副反应主要为1级和2级,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依从性良好,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比较 观察组3年DF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图1。

3 讨论

研究已经证实,单纯手术治疗胃癌是不够的[4]。即使施行规范的根治手术,肿瘤也有进展可能[7]。根治手术只能彻底清除手术范围内的癌细胞,手术范围外的癌细胞可能仍然存在[8]。这些残存于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是复发转移的原因,辅助化疗可清除或抑制这些癌细胞,使患者生存获益[9,10]。手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但也有可能刺激肿瘤发展、促进潜在微小病灶加速生长[11]。动物实验也观察到手术可增加血管生成,刺激肿瘤生长因子导致肿瘤生长[12,13]。有研究认为,在根治术后有一时间间隔,超出此时间间隔再开始化疗将难于清除微小病灶,延长手术和化疗起始时间都有增加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的可能[14,15],因此术后辅助化疗开始时间越早越容易清除残存肿瘤细胞[16]。施靖华等[17]认为从免疫状态看,术后1周左右即可以化疗,最好不要超过2周。在乳腺癌、宫颈癌、直肠癌、胰腺癌、肺癌等肿瘤有类似研究,大部分认为应该术后3周内化疗[18-20]。有关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时机尚无定论,日本的ACTS-GC[5]和韩国等国家的CLASSIC[6]两项研究中化疗开始时间小于42d。唐建宁等[16]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大于45d开始化疗可能引起患者不良预后。颜若难等[21]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4周之内开始辅助化疗OS明显优于超过4周开始辅助化疗。基于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我院从2000年开始对胃癌术后患者从术后11~13日开始施行辅助化疗,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术后12日开始辅助化疗,安全可行,可改善患者DFS。胃癌患者术后有不同于其他肿瘤患者的特点,手术对患者的饮食影响较大,我院重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除术前行适当肠内营养支持外,术中常规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3~4日开始行肠内营养,患者术后10~12日体重可恢复至术前或有增加,化疗时根据患者饮食量酌情再给予部分肠内营养,确保了患者早期化疗的进行。

表2 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表3 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比较[例(%)]

图1 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曲线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3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年DFS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Her-2阳性组、肿瘤浸润深度T4组、淋巴结转移N3a、N3b组、辅助化疗开始时间术后12天组为预后因素。表明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术后12日)开始辅助化疗,安全可行,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明显延长患者的DFS,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根治术胃癌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