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融合”与影像叙事中的鞍山形象

2020-11-22 02:07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鞍山城市形象融合

■刘 镝/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自2019年年初,位于东北辽宁省鞍山市的市民对于所在地鞍山增长了深刻的印象,即“四产融合”或者“四产融和一体化”。何谓“四产融合”?它是怎样的一个城市符号?它的提出对于鞍山市的城市形象建构、对于鞍山市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有何种影响?文章试从解读“四产融合”的内涵出发,以真人秀《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的影像叙事方式为传播媒介,针对鞍山城市形象建设,身份认同与重塑问题进行探究。

二、鞍山城市形象与“四产融合”

(一)鞍山城市形象与身份认同

鞍山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位于辽宁省,因市区南部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也被誉为钢都。全市占地总面积9252.35平方千米,分为四个区、一个县、一个县级市,常住人口344.8万人。鞍山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岫玉,有世界第一大玉佛,所以被称为“中国玉都”。鞍山又被誉为有五大旅游品牌的城市,即世界第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汤岗子”、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东北钢铁之都。(王启凡,2019)

近年来,相较于全国各省市、地区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鞍山在城市认知程度上被忽略,或者被贴上了地域偏见的标签,导致鞍山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不能广为全国民众所熟知,鞍山市民对所属城市的身份认同也有待提高。为此,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长远的战略规划,要打造鞍山包括经济、文化、宣传、教育、工业体系、农林体系、道路交通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树立良好规范的文化城市形象意识。

(二)“四产融合”的内涵解读

自2019年年初以来,鞍山市大力提倡将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个产业一体化发展,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目的在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激发城市活力和消费潜力,打造城市融合经济体,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为鞍山打造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城市品牌新形象。在鞍山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个产业一体化发展又被注入新的内涵——“四产融合”,通过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个产业互融互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城市融合经济体的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三、影像叙事与表达方式

影像叙事是指用镜头之间的组合来讲述事件内容的叙事关系,将事件叙述完整,使受众在观影时感同身受,创作者的意图也因此达成。苏联蒙太奇理论和欧洲纪实主义影像理论的诞生促进了影像叙事的拍摄与表达的层次。完整的影像叙事结构分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大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叙事整体。(许佩瑶,2019)

影视媒介被认为是所有话语的超级意识形态,如何借助影像媒介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它所展示的内容的完整性,进而更好地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社会背景和文化水平的受众群体十分关键。在媒介传播背景下,运用影像传播的方式将时代印记与受众的审美与认知有机整合在一起,影像叙事的传播功能被最大限度的运用。简而言之,如果影像作品想让受众在单位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故事传达的根本诉求点,理清故事架构,那么,清晰的叙事方式是表现核心。因此,综合利用影像素材,从拍摄角度、构图景别、画面色彩、音乐搭配等要素有机结合更能体现人物塑造、叙事表现的情感力度,提升影像内在的审美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与城市化问题的凸显,为了避免城市标签化和人为的刻板印象,还原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本来面目,每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与寻求构建城市文化认同的路径。(黄晓菲,2019)影视作品尝试用更加平实的影像叙事方式来思考人与城市之间的身份认同关系,彰显城市形象的文化表达。最常见的影像叙事方式应属城市宣传纪录片和地方综艺节目这两种更加平民化的影像媒介。

四、《跑男》精神与鞍山形象重构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根据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为制作原型,结合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创办的一档大型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栏目以中国各地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为基础,融入大量名胜古迹与城市标志性建筑物,邀请众多明星参加实地平民化场景的拍摄。(宋飞,2017)《跑男》节目一经播出就在众多综艺栏目中脱颖而出,究其原因,除了集聚明星人物、真实亲民的竞技项目、独具匠心的城市营销策略等外部力量作用,更有多机位无死角、一人一机跟拍等多元化拍摄模式的内部助力。《跑男》借鉴了许多电影手法,采取了插叙、倒叙等多种影像叙事方式,在后期制作上多处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节目中各种音效、拟音、音乐、解说、同期声等听觉效果与图像、动画、字幕结合起来,剪辑成一个逻辑关系清晰,叙事结构扣人心弦的电视电影。(宋飞,2017)在视听和叙事方式两条并行主线上满足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跑男》这档节目呈现给观众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种精神价值正是塑造城市新形象与城市文明建设所需求的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鞍钢建厂70周年。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战略,确立了把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的工作目标。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有着“共和国钢都”美誉的鞍山,不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还是一座英雄模范、名人名家辈出的城市。鞍山人这种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拼争的精神也正是“跑男精神”的核心,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在鞍钢录制第二期跑男,将“四产融和”的发展战略通过影像叙事的媒介方式表达出来,对于重塑鞍山形象具有独到的意义。

在鞍山,有很多子承父业的“钢二代”与“钢三代”,本期《跑男》的录制大部分拍摄现场设在了鞍钢,采用了鞍钢内部的大型道具配合游戏,在游戏环节的内容设置与搭建上别出心裁。对于兄弟团和嘉宾团成员,采取了多机位跟拍的纪录片的拍摄模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明星最真实的一举一动。全场内还安排多个固定机位摄像机,并调动了无人机进行航拍摄像,力争使观众不错过任何精彩的细节。另外,这一期的《跑男》主题是通过35对父子之间的对决,展现出伟大的父爱,倡导人们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作为土生土长的鞍山人,演员王彦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热情好客的特质,一开场就喊出“鞍山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充满向上力量。通过这些共同从事钢铁行业的父子们的参与,向观众传递他们为鞍山钢铁事业努力奉献的赤子情怀。

《跑男》的录制与播出也促进了鞍山市的经济效益。兄弟团成员明星们不仅充分体验了鞍山的美食、美景、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被鞍山这座美丽的城市深深吸引。节目播出后,作为节目的拍摄地点之一的一家烤串店客流量是平时的好几倍,不仅吸引了大量鞍山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粉丝。他们除了想亲自体验《跑男》现场,更想尝一尝鞍山烤串的味道。鞍山人民的城市身份认同也因此得到重塑与提升。

五、结语

塑造城市新形象与城市文明建设所需求的核心力量与倡导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拼争的“跑男精神”相得益彰。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二期以影像叙事为传播途径,将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产融和”发展战略与鞍山地区的地域与文化特点有机结合,对于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背景下,打造鞍山城市品牌,创建城市新文明,重塑民众身份认同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鞍山城市形象融合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鞍山烈士纪念馆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鞍山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