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模式探究

2020-11-22 02:07唐立军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思政

■唐立军/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一、前言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越来越注重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发展,也对思政课程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思政课程教育要实行创新和改革,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课上教育为主体,课外实践教育为辅导,使大学生可以在二者相融合的基础上深化对思政教育课程认识与了解,然而在教学时,要将学生们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进而来创建一个大思政课程教育系统。故此,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必须从本质上冲破原有的教育观念,通过对“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分析,来提高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本文针对“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模式实行探究。

二、“大思政”对高校思政教提出的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要具有战略性

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以“大思政”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因此务必遵照国家的政策需求和指导建议,积极主动探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式。而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主要策略就是要在“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务必坚持的重要方向。这就需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工作从提高教学的战略性入手,坚持把提高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多方面发展才能等看作重要的思想目标,主动探寻高校思想课程教育的有效方法,让其可以更迅速顺应“大思政”的需求,并获得实打实的效果,为我国和社会培育出更多、更有才能的综合性高校专业能人。

(二)高校思政课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所在,在“大思政”教学的背景下,务必要积极主动的促进高校思政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唯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工作展现出更大向导作用。这就要根据思政课程教育展开的过程中,必须要改进和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等多方面实行,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中心,把思政课程教育任务融入到高校教学体制中,促进思想课程教育的完成性和扩展性,使思政课程教育任务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增强专业知识的修养,这些就是“大思政”针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提出的新标准。

(三)高校思政课要具有人本性

在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所提到的“人本性”,就是在实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进程中,务必要坚持“以学生群体作为根本”,要根据学生们的现实情况和学生们今后发展方向出发,积极主动探求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运转体制,使得高校思政课程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充足、更广大、更多优势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这就必须将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与“大思政”体制进行融合,无时无刻都要以学生们作为核心,围绕学生们的需求、想法、行动,主动探寻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改革性措施,例如要加大对大学生们现实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寻找到较弱的部分,有目的性的展开大学生的思政课程教育。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政课程重视不够

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支撑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如今,多少大学忽视思政课程教育,认为专业课更重要于公共课,因而对思政课程加入的情感偏少。众多大学往往在订制教学方案和工作总结时,总是积极提倡素质教学,要着重把思政教育课程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操作中并未照实执行,致使增强思政教育仅在口头实施。尤其是诸多教师对思政课程教育过分轻视,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对待思政课程的教育仅是完成自身的教学目的。从学校方面来讲,因社会上功名利禄这种风气影响,多数高校更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和教育资源都在极力缩小,从而导致教师的教育热情丢失,学生们也失去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高校思政课忽视实践教学

现如今,多数大学在思政课程叫与过程中依旧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育。思政教学并不是在教材中学习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是要使学生们从生活实践中领悟,从研究中学习。如若学生们在学习思政课程的过程中,长久不能通过实践培育,仅通过教材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们产生厌烦心理,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变低。与此同时,大学的思政教育课程多采取多人教学,聚集几个班的学生群体共同学习,这就影响了实践教育的开展。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实施的,可以与理论知识同步,二者取长补短,但当前实践教学并未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体现出真正的作用。

(三)思政教育缺少与学生管理之间的联系

目前,多数大学的思政教育、思政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管控,三方面互不联系,以至于大学形成重视管理、轻视教学的现象。学生们的思政教育不单单是一门学科,亦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是要高校的所有部门的一同合作才可以完成。然而目前,众多高校在思政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的核心位置,在思政教学方面,缺少学长之间所有部门的配合。在管控学生们方面,就是为管控学生而管控,未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这种现象未实现以德为主、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

四、“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一)拓展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逐渐加快,学生们作为互联网的“常居民”,时常会触碰到一部分负面文章,因而遭受消极思想的影响,致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变化。为转变这一现象,教学必须要与新时代学生的现实需要相互融和,扩展学生们思政课程教育模式。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可以正确运用新媒体来完成学生们思政课程的教育,引领学生们认识了解不良新闻产生的影响,正视自身的学习观点,提高思政道德水准。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实践,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新时期、新政策带给我们的影响。以丰富有趣的课堂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学习思政教育。

(二)合理正确发挥课堂作用

积极合理的发挥专业课程教育的作用,促进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的培育相统一。这就需专业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们实行思政教学,使高校思政教学进入到所有学科中,引导学生们正确的就业和做事做人,协助大学生们在社会的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计划中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变成可以为社会服务的栋梁人才。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但为青少年学子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还可以激发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政教育担负着培育大学生们坚实的政治信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责任,因此,思政教学要拥有实效性。但由于传统模式的思政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致使学生们对此课程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故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社会上的实践活动比课上教学更生动,活泼,对学生们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两方面,校内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如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可以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活动等。要注重思政教育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将思政教育带入到实训中,使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并实现自我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模式正在进一步完善,这是需要学生教师领导者一同配合努力,只有团结一心,紧紧萦绕着“大思政”的要求和目标,思政教学才可以真正实现育人功能,才可以带领大学生们发展优秀的未来。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思政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