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讨

2020-11-22 02:07宗新国泰安市计划生育保险处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群众农村建设

■宗新国/泰安市计划生育保险处

群众文化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可以帮助群众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群众文化在当前的乡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积极的弘扬和拓展群众文化。本文从群众文化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群众文化的相关概述

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生活和生产实践所产生的文化思想,以及精神财富,伴随着我国政治治理的现代化发展,群众文化逐渐呈现出组织性的传播与发展,这也给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群众文化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社会群众的本质诉求,并且给乡村群众提供文化层面享受。群众个体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层次上的差异等,导致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区别。乡村地区的文化管理机构需要面向群众的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应,并且为乡村地区的群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效果,并且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

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以往乡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发展缓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无法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或者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相关场地。大力推动和发展群众的文化活动。另外群众文化的建设对于质量的要求较高,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需要推动群众的基础建设和平台构建,使各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全面的进步。政府管理部门要从群众文化的实际发展需求着手,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的环境。

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依赖相依的人才资源保障,所以人才是乡村振兴和建设群众文化的基础之一。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在许多层面上和城镇靠拢,人才资源已经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在群众文化的传播中,要积极的吸引各种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的战略中,解决群众文化建设缺乏人才的问题。

二、群众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一)群众文化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激活乡村地区的相关产业。我们国家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村人口非常众多,乡村地区的群众在文化水平上较低,缺乏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法制观念较为淡薄,也很难从外界及时的获取相关信息。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在当前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出现了改变,创新、技能和知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发展,并且需要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拓展农民的思想和眼界。培育出具有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群众文化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相应的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持,基于基层文化和农家书屋、以及文化阅览室等方式,有组织的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科学知识等传递给群众,提升群众在科学生产和市场竞争中的低于能力,推动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并且引导农业生产市场化、多元产业化,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层面上推动乡村振兴的经济建设。

(二)群众文化推动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

乡村振兴中发展质量也是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生态宜居就是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构建宜居型生态乡村,需要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层面推动居住环境的改善,但是由于设施落后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有严重的污水现象、一些基层群众缺乏健康的卫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乡村的建设。群众是改善乡村环境的主体,所以要从主观层面上推动群众产生绿色发展的使命。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宣传栏、标语以及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或者利用一些民间艺人将群众文化中引入环保理念,通过曲艺或者小品的形式,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光积极投入到巡演中,向群众宣传和引导环境保护,并且号召群众主动维护环境。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熏陶作用,让农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人人都可以成为环保的维护者,发挥出群众的作用,并且提升生态环保的意识。

(三)群众文化推动乡村地区的高效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的善治。群众文化的引入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素养。群众只有充分的掌握了相关文化和知识以后,才能打开自身的眼界,更好的理解国家发展策略和政策法规,遇到各种形式的问题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权益。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文化中心的形式,或者知识讲座以及文艺演出等,向群众提供法律的相关知识,引导乡村群众认识法律,以及学会使用法律,提升群众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基于群众的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民主思维意识,珍惜自身的自主权利,并且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政治问题的讨论中,从基层法治上凸显出群众文化的综合素养,并构建出和谐的乡村社会。

(四)利用群众文化建设提升乡村地区文明水平

乡村地区的文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层面上的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群众懂得技术且有文化,利用文明的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农村地区的文明可以推动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可以显著的提升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素养。帮助群众掌握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技能,为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发挥出文化对于农民的思想引导作用,并且基于文化辐射的范围和开放程度,将这些科学信息传递给农民朋友,提升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我们国家具有数千年的农耕历史,拥有着丰富和灿烂的乡村文化,所以要对这些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弘扬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发挥出传统文化对于当地群众的引导作用。在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利用一些农闲实践参与到乡村地区的文艺表演中,也可以通过劳动比赛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娱乐和文化内容。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推动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丰富社会的群众文化,提升农村地区群众对于统一文化的认可程度。地方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需要从农村地区深度挖掘有价值的典型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他群众积极学习,从而一点带面,带动整个乡村地区群众的素质提升。

(五)群众文化帮助农民实现小康

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乡村振兴的发展和实践效果,需要从农村地区群众的生活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所以要不断的拓展农民收入渠道,推动农村地区收入的增长,并且缩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引导全国人民和广大农民朋友一起构建小康社会,向着社会和共同发展的方向进步,优化群众的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对自身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最终满足农村群众对生活的向往。文化是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对于国家发展和乡村地区的建设而言,会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只有不断的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并且从多个角度上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出完善的发展机制,才能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乡村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保障,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层面的重要内容,所以群众文化的建设要从乡村地区的基层着手。当前伴随着乡村地区基层建设的深化与发展,基层文化建设也逐渐向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后续的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管理部门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调整,并且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保障,推动和引导基层发展,进一步的提升群众文化水平,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目前群众文化已经得到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广泛重视,所以群众文化的相关工作者要从多个层面上着手进行改善,更加完善的改变群众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群众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