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内容整合的主题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
——以《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3》为例

2020-11-22 02:07牛志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梦想大学

■牛志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一、前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英语专业专四、专八的应试需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侧重于英语的工具性,即:对学生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翻译等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文性。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就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及教学设计出发,思考如何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思考、学习以及践行的能力,旨在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授课对象及选用教材介绍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大二学生。所选教材为张柏然等主编,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本套教材以“致用”为名,顾名思义,学以致用,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同时,该套教材提供了富有人生价值的能够内在地促进大学英语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素材。教材以人的生命历程的内在需要,设定了学习生活、爱情婚姻、人生智慧、人生价值、励志创业、精英传奇、科学探索、英美文化等若干主题,围绕这些主题选择文本。这些文本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塑造大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客观上课时的限制或教师主观上对大学英语工具性的倾斜,使得大部分课堂教学侧重于对词汇、语法、长难句及口语、写作、翻译等的训练和讲解,却忽略了对文本主题的深度挖掘,亦或只是在导入和总结部分轻描淡写地带过。因此,本文将以《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3》为蓝本来介绍基于教材内容整合的主题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本文将侧重于对主题式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及基于主题式教学的课程考核的介绍。

三、教材内容的整合及主题式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由于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制约,课程资源显得单薄而又苍白,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合理科学地整合。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并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以学生情况,教学情境、教学环境为整合依据,立足教材,开发教材,活化教材”。立足本校的校情及学情,大学英语每学期为64学时,教学内容选取5个单元进行讲解。《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3》前五个教学单元的目录为:Unit1 Love,Unit2 Youthful Years,Unit3 Happiness,Unit4 Successful Career Making,Unit5 Education。基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主题式的提炼,并按照学生人生成长经历重新排序如下:Topic1 Youth,Topic2 Education,Topic3 Career,Topic4 Love,Topic5 Happiness.即:青春、教育、职业、爱情、幸福。

关于青春,教材选取的文本为“Remembering Ages”。文本中介绍了美国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几个生日,以及每个生日他们所获得的权力与义务。在文本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探讨了中国与美国在生日习俗方面的不同,以及人的成长阶段,更在主题升华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每个阶段的人生意义。继“青春”的话题之后,“受教育”充斥在我们青春的每一个阶段,于是便有序过度到下一个话题的学习,即,教育。关于教育,教材选取的文本为“The Successful Secret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文本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成功的秘诀,阐释了美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四个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举措。在教学设计中,纳入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端的讨论,并且借此机会对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大学毕业之后,学生将走向社会,走进职场。因此,继高等教育的话题之后,便是对职场的学习和探讨。关于成功职业生涯,教材选取的文本是“Dare to Dream”。文本通过实例介绍了企业家精神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文本主题的挖掘,引导学生思考无论是当下的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职场生涯,都应当努力学习企业家们创新大胆的精神,要做有理想、有梦想的新时代青年。结合文本使学生明白,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一步步将自己的梦想变成可能的现实路径。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后,人生将进入下一个阶段:个人情感与“小家”的建立。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对“爱情”这个话题的学习。教材选取的文本为“Why We Love Who We Love”。主题的学习和升华阶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真正的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成家立业之后,进入对人生的终极话题——“幸福”的学习。教材文本为“What is Happiness”:探讨何为真正的幸福,及物质至上和精神至上两种极端的幸福观。在主题讨论阶段,通过大量的素材让学生讨论思考幸福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前面话题为后面话题做铺垫,步步升级,层层递进,在英语技能训练的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基于主题式教学的课程考核评价

主题式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而应该加深学生进一步思考、实践和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作为这门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学生被要求以小组的形式,通过PPT或者其他方式就该学期所学的五个话题进行结课展示;展示既要简要概述文本内容,又要结合课堂所学给出自身对于这五个话题的思考。五组同学最终的课堂展示实录如下:

第一组同学关于“青春”的展示,首先复习了文本所学美国的几个重要生日,包括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及权利和义务,并且分享了中国和美国生日庆祝方式的区别。如:中国一周岁的“抓周礼”。接着几位同学分别分享了她们各自难忘的生日和有关青春的记忆。最后,同学们能够提炼总结:青春非常短暂,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眼前,抓住当下,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为梦想而奋斗。

第二组同学是关于“教育”的展示。同学们以互动方式,就中西方大学课堂的异同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并以此引入了她们的话题。该小组同样回顾了课本所学的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大众教育、竞争孕育成功、投资未来、多样化的生源和资金来源等。最后,同学们以表演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中美大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更表达了自己能够在中国接受启发式、讨论式、国际化的小班教学的幸福感。

第三组的同学展开对“职业”这一话题的展示。同学们将自己的思考与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从梦想、精神、项目三个方面进行展示。A同学在展示中提到:“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空虚的。随着成长与经历的镌刻,我们的梦想逐渐发生变化,但我们在各自梦想之路上奋斗着,因为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接着,B同学就要实现梦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和特质展开讲解。她提到:“当代大学生应像企业家一样大胆创新,并且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然而,梦想往往是抽象的、宏大的,那么如何将梦想变为可以付诸实践的项目呢?”C同学结合课文的内容总结了四个步骤,并以某同学梦想为例,分析如何一步步实现她的梦想。最后同学们总结道:现在国家提倡“双创”,即“创新、创业”,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创业,所以同学们要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勇于将自己的想法提出并把它转化为可实现的项目,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选择。

第四组的同学展开了对“爱情”这一主题的展示。展示小组同样首先复习了课文对于“我们为什么会爱我们所爱之人”这一问题的阐释,接着各自分享了自身对“爱情”的理解和看法。有的同学甚至用E.E.Cummings的诗歌来诠释爱情。最后,同学们做了如下小结:也许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谈及爱情与婚姻还尚早,但是通过这个话题的探讨,他们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

最后一组同学是对“幸福”这一话题的展示。同学们选择了以脱口秀的方式开场,分享各自对“幸福”的理解。A同学说:“孩提时期,幸福是来自妈妈的一个拥抱;上学时代,幸福是取得好成绩后,来自长辈的表扬;成家立业之时,幸福是事业顺意,家庭和睦;人到晚年,幸福则是含饴弄孙,身体安康。”B同学说:“幸福因人而异,有人认为身价百万即是幸福,有人认为权倾‘朝野’即为幸福,而我认为幸福不是有钱人的专属,也不是有权人的专属,而属于所有有心之人。”最后,同学们总结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的欲望也不断升级,然而,真正的幸福绝不是金钱与权力的附属品,而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过程。

通过上述课堂实录,可以看出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学生的最终展示中形成一个闭环。同时,在课堂汇报的准备和展示环节,不仅能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公众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主题的思深入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学习以及践行的能力。

五、结语

教育家斯金纳用简洁且极富哲理的语言揭示了教育的内涵,他认为:“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的东西。”一门课程上,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才能使得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不是一无所获,而是学有所得呢?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和高度凝练。基于教材内容的主题式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大学英语工具性的同时,更应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渗透,为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提供了一种思路。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梦想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梦想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梦想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