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0-11-22 02:07刘佳利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辅导竞赛大赛

■刘佳利/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就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而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是展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职业教育的章节中,1明确指出要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这也就体现了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了它的必要性。各类英语竞赛是检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竞赛与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下面,笔者将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促进这种模式在各高职院校开展给出几点建议。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对高职公共英语的促进作用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促进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针对高职英语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口语大赛,写作大赛,词汇竞赛等,涵盖了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竞赛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类英语竞赛的内容和话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俨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教材改革方面,可以做到依托国赛,区(省)赛开发校本教材,[1]加大语言输出的能力训练,满足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竞赛的导向作用,将通用性的公共英语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更加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快的进入职业角色,[2]以满足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即达到“所学即所用”的效果。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意义输入

由于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普遍现状是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将各种竞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职业中所必须具备的组织沟通以及合作能力。[3]调查显示,学生对于通过参与各类英语竞赛并获得相应奖励(证书,学分或者评优加分)非常认可,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实现有意义的输入。[4]这种针对性教学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竞赛的中的成绩,改变传统的“突击式”准备,而是将竞赛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形成一种长效的学习机制。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实施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和提升。英语竞赛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是对于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考验。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一个优秀的指导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需要不断学习竞赛相关的文件、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广泛搜集语言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及专业水平,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该模式也会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可将辅导大赛的经验和成果形成论文发表分享,既可以达到成果共享,也可以为自己职称晋升积累科研成果。

二、高职院校如何积极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开展

英语竞赛对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要保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顺利开展,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各高职院校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成立专门负责团队,早选拔早培养

纵观历年取得竞赛优异成绩的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各类竞赛辅导;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比如特定的两位老师辅导口语大赛,另两位老师负责写作大赛,还有的老师负责词汇竞赛辅导等。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不仅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也可以帮助教师积累相关经验,更好的了解自己所负责辅导竞赛的技巧以及趋势,以便能够更好的辅导学生。与此同时,在学生刚入学时任课老师就应该通过相应测试,根据学生的优势进行选拔培养,为竞赛做准备。

(二)形成竞赛奖励机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校内形成奖励机制,通过完善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英语竞赛,学生获奖之后亦可以通过加学分,颁发荣誉证书,评奖评优加分等给予学生奖励。有了奖励机制,学生参与竞赛和准备竞赛的积极性势必会大大提高。

(三)选派教师学生多观摩,多学习

要提升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地加强同其他优秀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取长补短。每一年的英语竞赛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为教师和优秀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和平台,鼓励英语教师“走出去”,多观摩学习其他院校的优秀经验和方法,多交流体会,这样才可以在对比中发现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

综上所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革新;将竞赛融入到课堂教学,注重英语技能的提升可以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好的贴近学生和企业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要使这种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就要组织专门的辅导团队,分工合作,提高辅导效率;还要鼓励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观摩学习其他院校的优秀成果;最后还要形成奖励机制,通过各种奖励如学分,证书等鼓励学生参与。

猜你喜欢
辅导竞赛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