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2020-11-22 02:07刘志琦西安欧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班委贫困生班会

■刘志琦/西安欧亚学院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帮助新生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顺利度过转折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辅导员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几年学生的发展情况。辅导员要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搭建班级管理团队,选拔学生干部

班干部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纽带、助手和骨干带头作用,是班级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所以辅导员应该在新生入学后尽快摸清情况,配备好班委,搭建班级管理团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优秀的班干部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生命力,班干部的质量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成败,如果新手班委选拔得当,切实发挥作用,那么新生班级形成之初,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积极文明的风气。

新生班干部的选拔标准,第一,基本素质过硬,有大局观,平时言行有分寸,关键时刻能协助辅导员制止身边同学的过激行为,控制局面。因此选在第一批班干部时,可优先考虑新生党员。第二,尽量挑选中学时代有过班干部工作经验的学生,这能能够相对缩短适应期,更快地开展班级工作。第三,在新生彼此都不太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班干部的责任心和亲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负责做事的人,才能确保不疏忽和遗漏每一位班级成员;班干部如果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就能够曾强同学们的班级归属感,荣誉感,从而成为班级工作的推动力。第四,班级是一个大团队,班委是一个小团队,要考虑各个班委之间的性格特点或者工作方式是否存在冲突,考虑班委队伍能否有效配合。避免选择过分特立独行的班干部,更有利于确保班委队伍的融洽和班级工作的良性运转。

新生班委的选拔方法,第一,观察。辅导员在集体活动、个别交往以及学生填写的各种书面材料中要注意留心学生的优缺点、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从多方面“听其言、观其行、察所其能”,发现并检验合适的班干部人选。第二,与学生互动交流。当有了意向人选之后,要找这些学生当面交谈,通过交谈再次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合适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及最感兴趣的方面,辅导员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巧用人才,将班干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三,重视同学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是最真实的,辅导员要多听班级其他成员对班委的意见,这样掌握的情况会更全面、更有效。班干部要面向班级同学开展工作,所以群众基础很重要,辅导员需要多了解同学们对班干部的认可程度。

新生班委初步确定之后,一方面要及时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无论是工作理念还是工作方法,都要进行指导,引导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营造学习型的班委队伍;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班委工作进展和成效,如果发现班委不能胜任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整个班级工作。

二、以人文关怀为本,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环境

新生远离亲人,在新的环境中渴望得到理解、帮助和指导,从而获得情感上得安慰。

辅导员应掌握学生这一心理需求,主动接触学生,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教室等活动场所,了解学生并及时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师生感情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果辅导员只是在办公室等待班干部和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谈问题,不能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新生中存在的很多细节问题就不知情。只有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交流,辅导员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动态。

据调查统计,新生入校三个月后,大多数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但仍有1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自理能力、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失调等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心理上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这就需要辅导员认真对待新生入校后的各项工作,仔细观察,努力发现并全面分析新生的相关问题。针对新生由于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心理压力,辅导员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帮助初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消除种种困惑和迷茫,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压力。

三、关注特殊群体,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

新生入校后,学校一般会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表》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根据反馈的结果,辅导员应着手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制订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及时做好过渡期的引导工作。如果发现个别新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要陪同学生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同时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新生中的贫困生由于经济背景的差别和一些特殊家庭生活的经历,他们的心理负担往往比一般普通学生重得多。只有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关注,才能增进贫困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为今后的教育引导工作打下基础。首先,要建立贫困生档案,通过调查统计,分出不同程度的贫困生,落实资助工作,把国家的奖助学金提供给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平时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状况,积极推荐他们应聘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其次,帮

助贫困新生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贫困生因为经济原因常产生自卑心理,对他们物质上自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

四、认真准备,开好新生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为了达到一定教育目的,以班级为单位所开展的集体活动,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说,新生阶段是大学生初步确立人生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从大学班级发展角度来讲,新生阶段是班级凝聚力形成与提高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必将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引导班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全体新生来说,主题班会是文化课学习以外的必要学习,是营养丰富的食粮。对新生班干部来说,协助辅导员老师开好主题班会,是对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考验。

(一)确立科学、崇高的价值观

新生入校后面临一系列的课题,如发展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以及如何择友、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需要确立科学、崇高的价值观。大学时期确立的积极的价值观,对今后的人生之即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新生来到大学校园之后,刚刚完成了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化,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他们的思想认识并没有完全同步,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适时引导和帮助。这时可以通过举办“我向往的大学生活”、“我的未来”等主题的探讨,让同学们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通过相互的激励来强化自己心中对理想、对未来的设计,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诚信教育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如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恶意拖欠学费、贷款到期不还、就业时随意违约等。诚信在日益成为社会规范的同时,也是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补上的一课。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新生的诚信教育,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构建高校诚信体系。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要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理念,认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要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诚信重在身体力行,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诚信认识内化为诚信情感,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

(三)自我调适教育

不少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只关注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较少留意。但在步入大学后,有可能学习成绩不如以前突出,而且发现自己在知识结构、人际沟通能力、电脑、绘画、音乐等其他很多方面都与同学有差距,原来建立在学习成绩基础上的自我评价受到打击,情绪低落。所以辅导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各种体验类的主题班会,让新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适当地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新生只有学会自我调适,才能以开朗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大学生活。

猜你喜欢
班委贫困生班会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