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立体化模式下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0-11-22 02:07焦德琼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立体化原理

■焦德琼/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主要由老师主导,学生被被动接受。任课教师仍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手段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无趣,学习兴趣急剧减少,学习效果大大降低。

(二)内容陈旧,未与新设备接轨

当前的《医学影像成像学原理》课程教材主要基于普通X射线设备的原理和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X射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医学影像设备发展较快,尤其是CT、MRI等影像设备。对于CT和MRI影像设备的原理和组成,我现存教科书的内容太过陈旧,对于前言设备介绍内容较少。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课程内容难道较大,且过度依赖于教师的讲授,造成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如何使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医学影像学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8级两个人自然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人数共计为105人,采用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组;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个人自然班学生,人数为共计109人,采用的是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大一下学期学习《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两组学生所用教材和授课教师均无差异。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实施。实验组主要采取互联网立体化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上、课后。课前教师在互联网上发布教学任务和授课PPT,例如微信群和QQ群,同时发布学生所需的参考信息和渠道。学生自行组成小组,通过查阅书籍和检索互联网相关知识点,按时完成任务。课上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课前任务,检查课前任务完成程度和质量,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课程内容主要由学生进行讲解,以图片、动画、音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教师对于学生没有讲到位和讲错的知识点,给与讲解和更正,最后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课后通过互联网发布作业[1]。

(2)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医学成像设备发展较快,使《医学成像原理》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需更新教学内容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并将这些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3)与职业证书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在毕业之后考取的放射技士(师)和大型仪器上岗证通过率,建立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放射技士(师)和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考试的题型,实现“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2]。

(4)实验课程实施。在教授完一种成像设备的原理知识之后,紧接着进行实验,操作设备,并将医学成像成像的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成像原理概念。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法。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列举机器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并且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使其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5)课下辅助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等互联网媒介,与学生互动,形成在线问答模式[3]。学生可以在线提问,老师在看到学生提问后回答。一些典型的问题可以累积起来,成为问题库,以便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

2、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教师课上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复习和提问上节课的内容,讲授新课,与学生互动提问,总结课程内容,布置作业。

3、考核机制

本课程采取期末闭卷的考试形式,两组学生的试卷内容相同,批阅教师同为一人。考试内容与题型,与放射技士(师)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考试相似。主要考察两组研究对象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程度。

(三)研究结果

通过期末考核,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更扎实,自学能力提升[4]。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实验组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学中。

三、讨论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互联网立体化教学对于《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符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需求,教学手段不在单一,加快了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进,总体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互联网资源已成为《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立体化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学从微观变成为宏观,从静态变成为动态,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展示出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成像原理理解。采用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小组讨论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医学成像设备的更新速度较快,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需要使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信息。以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与老师的交流较少,师生使用互联网交流平台,来实现各种互动渠道。在《医学影像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原理知识难以学习且难以理解。通过实验课程的调整,达到对学生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与实际医疗设备更加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了解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增加他们对该专业的兴趣。

(三)教学效果提高

按照互联网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与教师沟通中增强了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授课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了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联网环境中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使其成为课堂外的另一个学习平台,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四)职业考试通过率提升

教师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发布医学影像成像设备最新信息、放射技士(师)和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习题库,以便学生自己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已扩展到课堂以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并提高放射技士(师)考试和大型仪器上岗证通过率,为学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奠定基础。

四、结语

在整个连续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很好的掌握医学成像设备的成像原理,以便毕业后与技能岗位的距离达到“零距离”。互联网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将上课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为医院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立体化原理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AI医学影像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