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群众社会教育经验及启示探析

2020-11-22 02:07孔淑慧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边区延安时期

■孔淑慧/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区,这里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息息相关,曾有记载道“他们不愿意修剪指甲、剃头发,留辫子的人数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1],“一年四季喝冷水,做饭不洗米,上炕不拖鞋”[2]。男女地位不平等,妻子如同丈夫的附属物,女子缠足仍旧盛行。延安“简直可说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漠”[3],这里的百姓们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讲的:在文化教育方面,说这里是全球范围内最黑暗的角落也不为过。各种“神秘”的传统和禁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这片贫穷、困苦的土地,开始变得不同于往日了。中共立足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社会教育”运动,延安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形成了10个没有的社会环境,即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赌博、没有娼妓、没有小老婆、没有叫化子、没有拉帮结派、没有萎靡不振氛围、没有人吃摩擦饭、没有发国难财[4]。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新时代下的乡村出现了新情况:文化教育事业衰落、等待救济坐吃低保、旧的恶习卷土重来、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一、延安时期群众社会教育特征与具体功能

(一)需要什么教什么,教育服务生产生活

陕甘宁边区土地贫瘠、生产力水平低。最重要的事便是吃饭,最要紧的便是改善生活。根据这一情况,党和边区政府提出了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将文化、道德、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诸多方面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识字的同时还教写信、打算盘等用的着的知识。普及科学常识与劳动生产结合在一起,传播进步思想、宣扬男女平等、扫除封建迷信,将群众从巫神文化和“旧道德”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边区群众的卫生环境改善了,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提高不少……党的群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边区像个巨大的小学校,里面几乎坐满了人,每个人不管老小都保持紧迫的学习氛围,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去教育别人”[5]。

(二)创新办学形式,教育生产两不误

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差生产力低下,农业属于粗放型的农业,牛羊放牧类工作一般由儿童承担,这就直接导致群众无法腾出时间学习。所以一般而言的学校教育不适用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实际,只有解决教育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继续推行边区群众教育工作。党和边区政府立足实际探索出了一种特别的教育办学形式,“这正是一种边生产边学习的模式,学习和生产两不误的方式”[6]边区开设了在夜间教学的“夜校”,专门避开白天的生产活动;开设了“冬学”充分利用冬季的农闲时间。这种灵活、方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党根据农村实际探索出的独创性成果。

(三)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在中国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于群众、在于乡村,任何工作如果不能充分地动员群众便无法有序地推行。1944年边区政府制定了自愿原则以及“民办公助”办学政策,群众可以自己办学、自己管理,根据自身需要和作息时间制定合适的课程计划。如此一来充分调动起了广大群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了群众路线在社会教育中的创造性运用。延安时期将教育工作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结合起来,编排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戏剧、秧歌剧,反映了边区群众如火如荼的生产运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中共抗日救亡的主张、政策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行为,因为戏曲和秧歌简单易懂,老百姓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真善美”。在看戏的欢笑声中了解了党的政策、认同了党的主张,改掉了老毛病、旧习惯。

二、延安时期群众教育之当代启示

今天的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演变,出现了城乡结合、城中村等,因此群众社会教育也面临新的问题。过去的农村是有学校的,但随着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最终解散了村小学并将资源整合到了区县一级。离农村人生活远去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学校这个实体所带来的文化氛围。农村中出现了懒惰、不积极生产的现象,更有甚者游手好闲,就等着吃国家政府的“低保”和救济。还有城市中因迁款而“暴发”的拆迁户群体,他们中的部分人一时间不知如何对待这突然到手的财富,染上了恶习。

尽管情况更加复杂,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但延安时期的群众社会教育运动依旧能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群众教育要接地气,要行之有效

许多地区的群众文化教育是“不接地气”的,远离群众生活的。马列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若是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摆在群众前面,将难以产生教育效果。延安时期共产党的群众教育因地制宜,立足人民群众和陕甘宁边区社会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宜的政策和策略,这是延安时期群众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今天的群众教育工作,仍需立足实际,贴近人民

的生活。理论只有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是活的理论。对基层群众的教育不仅需要通俗的语言,更需要通俗的道理。

(二)群众教育同生产生活相协调,坚决不给偷懒找借口

社会文化教育面向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论什么时代,人民最要紧的需求都是生活。开展文化活动更多时候应当去适应群众的生活规律,而不是让老百姓扔下自己的工作,放下自己手头的事“迎合”活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教育总是能与人民的生活作息紧密结合,夜校、冬学、学习小组等多种独创性的群众教育组织形式正是为了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而设立的。

三、开展群众教育的方式及目的

(一)群众教育要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群众教育应当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延安时期,开始把教育内容与文娱活动相互结合,一方面,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更新了群众的旧思想、旧观念。特别是后期秧歌队在乡村盛行,通过娱乐互动的方式改变宣传方式,大力弘扬国家政策,提升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好方式才能带来好的结果,现阶段所采用的一些群众教育方式非但不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甚至给群众生活带来困扰。一些所谓的课程不能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带给群众的只有困扰。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形式才能实现基层教育事业的成功。

(二)群众教育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绝不能成为“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形式主义的特征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延安时期,毛泽东严重批判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主义者是低俗、幼稚、缺乏思考的群体。开展群众教育切不能流于形式。我们不仅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要做到“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其中,“到群众中坚持下去”是最难能可贵的。

(三)搞群众教育,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延安时期教育的主要战略是扫除当时的文盲,做到因地制宜,延安1944年开始提出民办公助的发展策略,当时的做法不仅提升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还能满足延安时期社会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需求,提升区域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变得更加先进,知识有较快的更新速度,终生学习将成为人类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有利于打造终身教育的体系,培养学习型的社会氛围,让学习成为社会的潮流趋势。所以,应持续进行校园改革工作,不断发展多种学习组织,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此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边区延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