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分析

2020-11-22 02:07广东金融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金融

■吴 斌/广东金融学院

一、前言

在宏观视角下,金融是社会经济运作的一种经济活动,而这种经济活动通过一系列经营、转化,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金融的重要性。这一条件下,金融活动开始不断扩张,现已与学生群体接触,而这种接触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学生在接触金融活动时要紧抓有利影响、避免弊端影响,但学生的金融认知普遍浅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很容易陷入金融风险,这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旨在加深学生的金融认知、加强分辨能力,保障学生正确开展金融活动,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

二、金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与结构

(一)建设意义

金融活动进入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此在长期发展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很喜欢聚集在一起讨论相关的金融话题,需要将金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建设,其建设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加强金融话题讨论针对性、提升金融对学生群体的帮助效果、避免金融对学生的弊端影响[1]。

1、加强金融话题讨论针对性

在自然形成的金融文化氛围中,学生之间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未必具有客观讨论价值,学生在讨论时也会比较依赖主观,因此讨论话题不具备针对性,且讨论结果未必准确。但通过金融文化建设,学生在校园中将有渠道去了解金融相关的信息,提升自己对金融的理解,可以围绕一些有现实意义影响、讨论价值较高的话题进行讨论,且讨论中的思路也会转变为客观思路,由此金融话题讨论将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金融的理解[2]。

2、提升金融对学生群体的帮助效果

事实上,很多学生之所以对金融感兴趣是因为金融可以给自己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但在自然形成的文化氛围下,金融带来的经济收益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原因在于自然氛围下学生的金融并不了解,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同时金融给学生带来的帮助绝不止于经济层面,还能起到增长学生见识、拓宽学生视野等作用,而这是自然文化氛围中不具备的,但通过金融文化建设可以将金融对学生群体的帮助发挥到最大。

3、避免金融对学生的弊端影响

任何形式的金融活动都伴随着利益与风险,如很多金融企业在业务活动中都说过“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就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作为金融用户,在金融活动中就必须抓住利益、规避风险,这需要金融用户对金融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这一条件下,学生在进入金融市场后成为了金融用户,其因为在自然文化氛围中没有对金融市场有正确、深刻的认知,导致自身识别、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很容易被金融市场的弊端所影响,但通过金融文化建设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

(二)金融文化建设结构

1、学生主体

校园文化所针对的对象就是学生,且其形成的意义也是因为学生有相关的需求,因此金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时,学生才是文化中的主体。学生在校园金融文化中,其主要作用在于维系文化氛围、发展文化组织等,是享受文化服务的主要目标。

2、氛围媒介

在本质上,校园金融文化氛围并不会主动向学生提供文化服务,只能将相关的信息纳入其中,待学生自主查阅,因此氛围只能起到媒介作用。

3、教师客体

教师同样是校园金融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文化服务中的“执行者与引导者”,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金融信息,由此执行文化服务,同时指导学生去深入了解信息内涵,由此来充分发挥金融文化的作用。

三、金融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

(一)两者关系

1、均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提升道德素养、建设正确的政治立场等,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与金融文化主体相同。这层关系下,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改变、优化学生的思想形态,加深他们对新鲜事物(如金融)的理解,而通过金融文化,又能让学生反思自身政治立场、社会观念等,这样能让学生不断完成自我优化,实现育人目的。

2、培育目的相统一

在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起到间接性的育人作用,而这一点在金融文化建设中也是一样的,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素养方面的提升,而通过金融文化则能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能力提升,说明两者在培育目的上相统一。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学生会了解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随后开始关注体育信息,并注重锻炼,而金融文化的引导能够使学生从体育信息中发现体育行业的金融发展,利用自身体育知识去分析对应金融市场的变化。

(二)相互作用

1、金融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①通过金融文化建设,能够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即金融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本质上就是思政工作的特殊体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金融文化来陶冶情操、树立观念。如金融文化中不乏一些道德败坏的事件,这些事件的结果能够让学生感到警惕,通过氛围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此类事件主导者的道德缺陷,再警示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同时通过对此类事件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用于批判”的精神;②金融文化建设可以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平台,即首先当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后,金融文化无时无刻不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而通过金融文化与国家政治的关系,能够引发学生思政思维,由此实现思政工作目的。其次金融文化氛围下,教师的思政教学行为将会得到明确方向,借助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思政育人目的,全方位落实思政教育任务要求。

2、思想政治工作对金融文化建设的作用

①金融文化是否能够在校园内建设,取决于学生是否对金融文化感兴趣、是否认为金融文化有意义,而决定这两点的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在思政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思政理念来分析一些金融案例,这些案例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新颖,因此学生对金融文化的兴趣将得到提升,同时随着案例分析的不断深入、增多,学生会深刻体会到金融文化的魅力,此举保障了学生兴趣的长效性,在自身闲暇之余会讨论相关的话题,这样才能推动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落实,说明高校思政工作是保障金融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②在金融文化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建设方向、保障文化氛围正确性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思政工作在金融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即通过思政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在正确的观念作用下,学生面对金融话题时的思维将得到优化,且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这样学生就可以正确理解金融问题,此时金融文化建设方向即可得到引导,不断朝有利方向发展;③高校思政工作能够让金融文化建设变得多元化,即通过高校思政工作,能使学生群体对金融文化感兴趣,同时对这层文化有深入的理解,这一条件下学生会细化自身的兴趣,针对金融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来构成不同的集体,这样金融文化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结构,每个学生的思路、观点、立场都具有自身特点,这样对金融话题的讨论将更加深入,更能发挥金融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结语

综上,本文对金融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金融文化早已进入校园内,但早期文化氛围是自然形成的,其育人功能发挥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而金融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突破现状,实现全面育人。同时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见,无论在金融文化建设还是思政工作角度上,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落实育人目的,说明两者有必要融合。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金融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