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

2020-11-22 02:07黄宇飞洛阳理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立德理想信念价值观

■黄宇飞/洛阳理工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总思考”,既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灵魂建设,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结合。

一、把握立德树人的真正内涵

德是人之根本。我国自古以来有着优秀的传统德育文化,讲究品德、德行,提倡重义轻利的价值理念,讲究礼仪、孝慈的道德风尚,尊崇和谐、厚朴的社会风尚,重视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的文化传统。

“立德”既要立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德,又要立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公德和关系个人成长的美德。在高校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弘扬中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①;立修身向善,促进个人发展于成长的美德。

“树人”即培养人才,要培育志存高远、德才并重、勇于创新、情理兼修,有远大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艰苦奋斗精神、有创新创造能力之人。

立德树人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青年一代需要扛起时代的重任,始终维护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利益。

二、高校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与立德树人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专题党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朋辈宣讲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潮的冲击,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态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物质至上使得大学生面临道德认识与价值选择上的困惑,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坚定目标、具有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之人。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到学校发展和建设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课程教学、党员学习、班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价值引领,深化理想信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不所不在,成为全校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良好保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与德行的养成,教会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传统文化蕴含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梳理和甄别,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设传统文化理论课程,把课堂教学与道德实践环节相结合,紧紧抓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总开关,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中国梦”教育,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价值的感染。

(二)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中心环节,针对大学生出现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尤为重要。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洛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宣讲团、专题实践教育活动,依托“三馆一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党史、国史教育和实践,学习革命文化,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勇做时代先锋。通过各种理论与实践和生动案例增强大学生对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通过“开学第一课”——升国旗仪式、邀请爱国主义报告团成员为大学生宣讲、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举办国家烈士纪念日座谈会、“追梦军营、无悔青春”——爱国主义报告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视频等形式,激励大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牢记使命担当,励志笃行成才。

3、情系志愿服务活动

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弘扬社会新风,积极组织各类青年志愿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注留守儿童、扶贫助残、文艺演出、公益服务、社会义工等活动。培养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

班团、党支部在扶贫、助学、献爱心公益活动、做社会义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珍爱生命,珍惜美好生活,不断寻找向上的力量。

4、学习传统德育文化,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通过道德讲堂、河洛英才班、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学习传统德育文化,结合当代先进典型,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家风家训展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开展“家德家风伴我行”、“一封家书寄思情”活动,传承优良美德。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立德树人过程中需要用多彩的网络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最新、最鲜活的生动案例线上育人。洛阳理工学院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大宣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实时传播中国正能量,聚焦同学们关心的、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身边涌现的榜样楷模,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精神。

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宣传活动,用具备正能量的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微视频、微电影、微博、微信公众号,开设专区,通过“最美教师”“最美大学生”等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品牌。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立德理想信念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价值观(二)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