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劳模精神”培育研究

2020-11-22 02:07王力超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劳模立德立德树人

■王力超/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在教育改革进程当中,除了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能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高职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只有帮助其培育良好的“劳模精神”,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养成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对其一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以“立德树人”作为基础,增强“劳模精神”的培育效果。“立德树人”和“劳模精神”的提出,更加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立德树人”与“劳模精神”的内在联系

“立德树人”与“劳模精神”具有共同的文化传承。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和艰苦奋斗等,是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一致性与共通性,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而立德树人理念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归纳,增进两者在人才培养当中的衔接性,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两者在道德养成方面也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1]。立德树人关注人的道德发展,而在新时代劳模精神当中,则以职业道德与素养养成为重点,两者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共同特征。

二、高职学生“劳模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劳模精神”的培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热情。当前高职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只有养成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的习惯,才能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然而,由于很多学生的劳动意识较差,只关注自身的学习成绩,导致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缺乏劳动自觉性与积极性。而“劳模精神”的培育,则能够在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能够在劳动当中获得快乐,促进其个人职业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对于劳模精神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这是凸显其奉献情怀的关键,能够在劳动创造当中实现人生价值[2]。集体意识是劳模精神的重要组成,可以引导学生在集体劳动当中提升合作精神。

三、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劳模精神”培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关注,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导致其走向工作岗位后出现较大的不适应性,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此,应该消除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意识到“劳模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立德树人作为基础,突破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在今后工作岗位中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增进职业技能教学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培育之间的密切衔接,在高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劳模精神”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3]。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在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增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内在衔接,增强对“劳模精神”的认知,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创新教学体系

“劳模精神”应该渗透在高职院校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引导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教学体系中,由于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为此,应该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市场为导向适当增加“劳模精神”教育内容,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防止人才培养出现断层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方面的提升,确保当人高职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与教育改革步伐保持一致。传统教学方法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也应该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其进行创新,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展现一线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教学情境当中感知“劳模精神”的内涵,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4]。

(三)提升教师素养

在高职教学工作当中,应该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基本目标,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等进行细化处理,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满足“劳模精神”培育的工作要求。在此过程中应该明确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主体性,增进彼此的联系与沟通,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深入到企业一线工作当中,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并将自身的一线体验融入到“劳模精神”的培育当中[5]。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当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引进先进人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活力的提升,实现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校企合作

“劳模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局限于

理论课堂当中,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体会其深刻内涵,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应该加强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在资源互补与共享当中创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与素养[6]。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实训项目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增进与企业的交流,严格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流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真正转化为能力素养。严格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实训的工序与细节,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使其在真实工作环境当中养成吃苦耐劳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五)融合思政教育

为了能够增强“劳模精神”的培育效果,还应该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求。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当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侵蚀,不利于其个人成长与发展。因此,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政课堂当中渗透“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案例教学等形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在信息化时代,应该逐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内容,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四、结语

高职学生“劳模精神”的培育,既是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精神。应该明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实现与“劳模精神”的有效融合。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体系、提升教师素养、加强校企合作和融合思政教育等途径,将“劳模精神”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猜你喜欢
劳模立德立德树人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