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金融合作践行路径

2020-11-22 09:00
中国外汇 2020年16期
关键词:自贸港离岸粤港澳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将为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港金融联动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离不开离岸金融的发展,而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化改革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海南自贸港可依赖和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优势,发展成为内地重要的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建立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的管理体制,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重要的动力。

区港金融联动业务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将为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港金融联动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机遇一:境外资金参与国内经济的渠道有了新的选择,资金入境通道进一步明晰。海南自贸港将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金融政策,重点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同时,海南全岛封关并简并税制后,将实行零关税,成为内地最接近离岸中心制度环境的区域。海南自贸港现已形成了离岸账户(OSA)、非居民账户(NRA)、自贸区账户(FTU)等多种离岸账户体系,通过金融账户隔离,建立了资金“电子围网”。这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实现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提供了基础条件。海南自贸港将成为境外资金进入内地的中转站,相比香港,更有助于国际资金在海南自贸港集聚。这些低成本离岸资金将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机遇二:低税率有助于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企业跨境投融资平台或总部经济。海南自贸港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相对于中国香港16.5%的所得税率具有一定优势。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这些税收优惠有助于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企业在海南自贸港打造跨境投融资平台或控股平台,可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优惠政策,承担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功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持有中国境内外项目公司的股权,承担集团总部对外投资项目的管理职能,打造全球或区域财资中心、财务公司或“内部银行”,发挥资金调配、款项收付结算、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提升跨区域、跨公司的资金营运效率。

机遇三: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融资机遇凸显。零关税、既准入又准营的双线推动贸易自由便利的政策,以及面向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投资者的“非禁即入”政策,加强了海南自贸港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便利的属性。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融资需求,可有效前移至海南自贸港,享受更优惠的市场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的传统优势,可以通过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升至新的高度。新政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两地可以率先在货物贸易、航运物流、中转集拼等方面协同探索、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税收、市场准入优势,将有助于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深度融入国际市场。

机遇四:区港金融联动合作派生金融科技赋能需求。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有利于打造离岸金融和总部经济,这其中,如何打通跨市场、跨国公司全球资金网络基础设施通道,至关重要。离岸金融中心的的繁荣离不开对全球资金的吸纳,基于境外资金对全球资金的即时配置需求,使得境内外资金对于资金划拨效率、即时投融资信息共享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以人民币为清算、结算计价货币的贸易与投融资机遇,将会显著增加。因此,推进包括加速跨境支付及清算网络的建设与输出,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打造数据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金融机构信息科技治理,加强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建设在内的金融科技开发,是区港金融联动的内生需求。

区港金融联动路径

路径一:借鉴大湾区完善自贸港离岸金融体系

中国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可兑换,这是很多境外资金进入内地时的顾虑。海南自贸港虽然已实行一线放开的政策,与中国内地金融制度环境形成了本质的不同,并获得了打造离岸金融中心顶层制度的先发优势,但是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则仍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金融总量和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的局面。对比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一是需要完善自贸港离岸司法体系,健全契约精神,消除境外资金进入自贸港的顾虑。二是健全自贸港离岸监管体系,努力争取监管体系达到国际标准,符合国际各类组织的要求。三是健全自贸港离岸金融市场机制,保证市场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率体系和汇率体系。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所具备的强大金融底蕴及人才储备,是海南自贸港所缺乏的,自贸港可以积极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的经验,结合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弥补自身在打造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过程中的制度短板。

路径二:借力大湾区打通金融要素国际互认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属于我国国际认可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其中,中国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开放门户,特别是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国际认可的金融要素交易平台。海南自贸港要想发展成为境外资金的集散地,打通金融要素国际互认渠道是必须要过的坎。这方面,可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巩固和发展自身的国际认可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岸金融中心。

首先,海南自贸港可以推动与大湾区、港澳的双边互认机制。如争取海南自贸港成为香港境外上市认可的注册地,允许中国香港的集资者以到海南自贸港IPO、发行人民币或外币债券等方式“走出去”,允许大湾区投资者通过海南自贸港认购H股等,以吸引大湾区、港澳金融机构落地海南,利用自贸港离岸资金融通平台对接大湾区的储蓄者、投资者、集资者,以及金融机构及其跨境业务,使得资金需求与供给能在这个平台上融合。

其次,在前述双边互认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逐步提升,形成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区域以国际标准和惯例为准则的区域认证或国际认证制度,如打造具有国际认可的要素交易平台,构建金融创新中心、融资中心、结算交易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产权股权交易中心等,进一步拓展自贸港国际影响力,强化对国际资金的虹吸功能。

路径三:完善自贸港跨境结算基础设施

鉴于海南自贸港实行一线放开的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政策,境外资金往来海南自贸港的业务需求将会明显上升。庞大的跨境资金调拨增长的需求,将会对现有自贸港跨境结算基础设施提出严峻的挑战。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海南自贸港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以人民币为交易单位的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也不可能为内地资金融通做出贡献。

首先,应尽快提升自贸港处理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的经济金融活动的能力,为大湾区和自贸港的资金融通提供服务。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中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代表的境外资金,以及通过离岸账户(FT账户、OSA账户、NRA账户)吸纳的存量境外资金,是海南自贸港短期内最直接的境外资金来源渠道。就此而言,如何打通与海南自贸港的内部结算调拨网络,至关重要,这也是海南自贸港短期内增加离岸金融总量最便捷的路径。这就需要将大湾区和自贸港的金融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必要时需要开发新的账户体系,使资金和金融工具可以自由流动,使自贸港和大湾区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离岸账户体系更加完善。如将支付系统、托管系统连接起来,以便利金融工具和资金在两个金融体系之间的自由流动,以此提升资金融通的效率。

区港金融联动应用场景

通过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港金融联动和深度融合,运用离岸金融资源优势,结合自贸港税收优惠,发挥总部经济优势,区港联动将会派生出大量金融业务应用场景,跨国公司全球资金管理需求将会大幅增长,同时全球资产配置等业务需求也将在自贸港内得到充分体现。

应用场景一:红筹架构境外上市

目前,国内企业前往海外上市已成为趋势。除了海外H股上市方式外,企业多采用红筹架构模式。红筹架构模式是指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其后再将中国境内企业的权益和资产并入境外设立的公司,最后以境外公司作为上市主体的架构。其实质是企业的控股权由境内转移至境外。在搭建红筹架构过程中,一般是国内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和机构股东在离岸岛国(比较普遍的是英属维尔京群岛BVI)设立特殊目的持股公司,在开曼注册成立上市主体,通过特殊目的公司(BVI)控制上市主体开曼公司(CAYMAN),开曼公司下设香港公司,通过返程设立外商投资企业(WOFE),反向收购或者协议控制(VIE)国内实体企业,实现企业控股权外翻境外。

典型的红筹架构中,企业之所以设立离岸岛国特殊目的公司以及香港公司,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税负较低,如BVI公司和开曼公司除了每年的年检费用,基本上没有任何税负,中国香港和内地拥有税收协定,使得香港主体在内地获得的所得税率最低可以降至5%,中国香港本地所得税也仅有16.5%,相比内地也具有明显的税收优势。红筹架构的问题是外资准入。在红筹架构中,企业会用VIE协议控制国内实体公司,这其中多数企业运营由于涉及国内互联网增值电信服务(B25信息服务业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文化经营、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等,仍实行外资禁入。B11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B12内容发布网络业务、B13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B14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B25部分信息服务业务的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触发了外商投资禁入清单,导致WOFE公司不能实际持股国内实体企业。海南自贸港离岸市场可以争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税收协定政策,其优惠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以及增值电信服务对外资的开放,或将加速海南自贸港成为红筹企业国内控股公司集中注册地。另外,如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与香港交易所上市地的互认,还将推动内地企业借助海南自贸港在中国香港上市。 这也与自贸港整体方案中提到的支持港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是一脉相承的。

碳排放权跨境交易示意图

应用场景二:跨境私募股权基金QFLP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在深圳、广州、珠海三个城市启动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业务试点,QFLP是指由境内外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设立的,以非公开方式向境内外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国内非公开交易企业一级股权的企业。面对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难、募资贵的问题,QFLP基金打通了境外募资渠道。这将有助于国内基金管理人从境外募集低成本资金用于国内股权投资。然而,从业务实际落地效果来看,虽然多数QFLP企业获得了基金管理人资格,但由于国内企业对境外募资渠道相对缺乏,实际能够获得境外募资并成功发行跨境私募基金产品的管理人寥寥无几。一方面,这是由于国内基金管理人对境外募资环境和政策不熟悉,所能触及到的境外资金渠道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境外募资面临着极高的反洗钱法律责任,而境外进行反洗钱尽调的成本极高,这是多数基金管理人无法承受的。

结合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通过区港金融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金管理人完全可以将境外募资渠道前移至海南自贸港。借助境外资金在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聚集的优势,可使湾区内的基金管理人更方便地链接到优质境外资金,补齐QFLP基金管理人境外募资渠道的短板。同时,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中心还有助于对境外资金形成防火墙:对于自贸港内聚集的资金,QFLP基金管理人可以以海南自贸港为支撑,进行资金反洗钱调查,进一步降低境外募资的合规风险。

应用场景三:碳排放权跨境交易

目前,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交易权限正逐步向境外开放,境外资金参与国内交易所交易场景日趋丰富,碳排放权跨境交易已是众多应用场景之一,并已在粤港澳大湾区成功实践(具体交易架构如图所示)。

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目前并不活跃。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投资者对碳排放权配额的了解和参与程度较低,而境外投资者虽然对碳排放权有较高的业务需求,但境外资金汇入境内交易所平台,需要经过繁琐的汇款手续、反洗钱调查和境内交易背景审查程序。另一方面,国内碳排放权都以人民币币种交易,以外币汇入交易资金,因此面临着汇率实时波动的风险,导致境外资金因难以匹配精确的交易金额而无法入境。截至目前,碳排放权跨境交易仍局限于跨境人民币试点,显然不能满足境外资金多元化实时交易的需求。海南自贸港实行一线放开金融政策,即境外资金与海南自贸港直接的资金往来是自由实时的,这保证了资金交易的时效。

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未来可以探索境外资金在自贸港前置交易背景审查、反洗钱调查以及在交易资金中转方面进行布局,同时健全和完善海南自贸港与大湾区之间跨境资金网络,以降低跨境资金交易成本,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提升交易总量和活跃度。

猜你喜欢
自贸港离岸粤港澳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编读往来
当心!离岸流来袭!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