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变迁看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0-11-22 09:00
中国外汇 2020年16期
关键词:进出口伙伴越南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计2.09万亿元,东盟上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通过对中国和东盟贸易发展变迁的典型事实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特征。

其一,从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的总体规模及形势来看,近二十多年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规模扩大了20余倍(见图1)。具体而言,在2012年之前,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在大部分时期小于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即中国对东盟整体呈逆差格局;2012年之后,出口开始持续超过进口,中国对东盟整体呈顺差格局。

其二,从东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地位的变化情况看,其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实现的(见附表)。需要明确的是,虽然2020年上半年东盟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这是就出口和进口加总而言;如果仅从出口看,东盟位列第三,美欧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19年时,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2020年上半年美国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从进口看,东盟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均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三,从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的国别情况看,越南的份额上升十分引人注目(见图2)。得益于劳动力成本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越欧自贸协定达成等因素的推动,越南成为东盟十国里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以中国出口单一国家的规模进行排序,越南的排名也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并有赶超韩国之势。从中国与越南的贸易规模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占对东盟国家出口的近三成,中国从越南的进口占从东盟国家进口的20%有余。在越南份额上升的同时,一些国家的份额则出现下降。其中,尤以新加坡下降最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其四,从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的产品种类看,计算机和电子类产品的占比最高,各类化学品、矿产和金属次之。将近几年与2005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计算机和电子类产品占比大幅下降,上升的品类在出口端集中于机械设备类和纺织品类,进口端集中于食品饮料和纺织品类(见图3)。笔者认为,上述变化反映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多元化程度不断上升;二是中国和东盟的价值链贸易特征日趋明显,双方的进出口产品中,中间品份额始终在70%以上;三是机械设备类出口的上升反映出价值链的转移;四是进口端的变化显示我国的消费需求增长明显。

图3 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的行业分布

图4 中国对主要目的地出口的同比增速(2002—2019年)

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出口和进口)

其五,比较历史数据可以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相较于其他几个我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波动幅度较小,在中国外需出现下行冲击的重大时刻,东盟都发挥了稳外需的基本盘作用(见图4)。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为深重的2009年,以及欧债危机爆发的2012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同比增速相较于其他几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降幅都是最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东盟经济体在过去20余年间的发展总体稳健,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衰退,与欧美经济走势的不同,使其具有外需稳定的基本面;另一方面,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中有一部分是中间品,是为了满足中国的最终需求,这部分较少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间紧密的贸易关系有助于中国保持整体的外部均衡,同时减轻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尤其是美国)贸易失衡的压力。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有望进一步深化,同时双方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特征都将进一步彰显。对此,笔者认为,中国需要积极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形成共赢的生产网络,同时也要避免产业过度转移和产业空心化。一方面,中国应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谈判,提升外部政策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对竞争压力有所准备,包括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产业集群以提升竞争力,也可参考疫情中的他国经验,提供企业供应链国内备份或降低供应链脆弱性的一揽子支持方案。

猜你喜欢
进出口伙伴越南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越南百里“银滩”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凯萨娜”侵袭越南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