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赛事中球童的角色定位、价值意义和权益保障

2020-11-23 12:35李绍凯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球童网球赛发球

李绍凯

引言

2018年9月29日,在中国深圳网球公开赛上西班牙球员沃达斯科对球童“怒斥”的行为震惊了现场观众和球迷,“球童递毛巾事件”事件上传到各大网站点击量瞬间过千万,引发众多网球运动员和球迷的热议,有人认为运动员在违反了球员准则,有人认为球员有耍大牌的嫌疑。无独有偶,在201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中,白俄罗斯运动员萨巴伦卡在球童面前摇晃空水瓶,随后直接将水瓶扔到场内,这种情绪失控的行为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运动员非理智行为的背后,未能体现对球童工作的尊重,也未能彰显网球运动的绅士风格。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发现,对于球童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高尔夫、足球等相关领域,在职业高尔夫运动中球童逐渐演化成为一种职业,是球员的左膀右臂;在足球中球童代表着公平竞赛,传递友谊和美好,是足球场上重要的仪式。基于此,应该对网球赛事中球童的角色定位进行正确审视,客观总结球童工作对网球运动发展的作用,对球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进行分析,进而维护网球运动员的良好形象,促进网球比赛健康良好发展。

1 网球赛事中球童角色定位的审视

1.1 工作者

网球运动中使用球童最早开始于192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球童成为网球比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球设球童源于它的贵族血统,最先是使用服务员,这种传统沿用了下来,慢慢地演化为球童。现代网球出现以来,其自身的贵族血脉使得这项运动中理所当然的使用服务人员,最早的球童应运而生,他们对于网球赛事本身来说便是这项运动的工作人员。球童隶属于赛事竞赛部裁判组,甚至有些高级别赛事的球童待遇要超过司线。球童工作的基本职责是捡球、传球和递球,听从主裁判的指挥,在球员热身、发球、分与分之间以及换边时向球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目前的网球比赛中,球童的工作早已不限于捡球、递球,为球员撑伞、递毛巾、饮料、球拍穿线和回收垃圾等都成为球童的分内事。球童为比赛的有序进行提供着无偿服务,为比赛的流畅进行起着润滑剂的重要作用。

1.2 奉献者与志愿者

球童对网球赛事本身来说是奉献者的角色,网球比赛中球童大都选择9岁到16岁的青少年,他们在网球比赛中志愿为赛事提供服务,除去基本的膳食之外,球童们并不会获得金钱补偿。在网球场上除去运动员比赛之外,最忙碌的无疑是球童,他们在赛场上以自己无偿的服务进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大部分网球比赛都是在室外进行,这些球童和球员一样忍受着烈日或者阵风,除此之外,球童还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防止被球员击打出的网球误伤。网球和同项群的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相比,比赛规则采取英式积分,运动场地和球体弹性较大,网球赛事中需要捡球的频次较高,在高节奏、强对抗的现代网球比赛中从事捡球、传球和递球工作,并非易事。

1.3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网球赛事一般都会通过选拔的方式,决定参与球童工作的青少年,需要在比赛之前参与不同时间的球童工作培训,方能上岗参与网球赛事服务工作,目前,网球赛前的球童培训逐步趋于规范,中网、上海大师赛、武网等国内赛事逐步扩大球童选拔范围,与国外高水平网球赛事建立起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些球童中有众多的网球运动爱好者,这些网球球童经过网球比赛的锻炼之后,熟悉球童的工作环节,对网球运动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网球球童培训的内容通常包括网球英语、网球规则、体能训练、球员习惯等,在此过程中,球童是受教育者的角色。当比赛结束球童回到原来的社会环境中时候,球童有形无形中对身旁的同龄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宣传网球赛事活动,提升赛事的知名度,促进更多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中,这时候球童成为教育者。

1.4 希望者

球童同样是网球未来发展的希望,现役的不少球员,在年少的时候也曾担任球童,为当时的球员提供服务。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年少阶段都从事过关于球童的工作,如费德勒在少年时期曾经担任过球童,担任球童的经历让他对网球运动有新的认知;萨芬回忆自己曾经担任球童的经历,对此深有体会,刷新了他对网球运动的体验;布雷克曾经在美国康涅地格州的网球比赛中担任球童,对网球运动的规则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安西奇曾经从事过1996年戴维斯杯网球比赛的球童工作,通过参与球童工作,感受到高水平运动员比赛经历,树立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网球球童在网球比赛中向全世界展现青少年良好形象,承担着推广网球运动文化的使命。

2 网球赛事中球童的价值

2.1 缩短比赛时间,提升比赛节奏

网球比赛中特殊的比分规则使得这项运动用时时间较长,从四大满贯男子比赛来说,采用的是五盘三胜制,决胜盘采用的是长盘决胜制,即决胜盘比赛双方达到6比6之后,一名选手需要领先两局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种积分规则保证了比赛的公平,也使得比赛时间较长,如2018年温网男单半决赛德约科维奇对阵纳达尔的比赛耗时两天,比赛时间为5小时11分钟,安德森和伊斯内尔的比赛,长盘比分为26比24,比赛耗时6小时36分钟。女子网球比赛采用的是三盘两胜制,2019年澳网女单决赛大阪直美对阵科维托娃比赛用时2小时27分钟。运动员每获得一分,便需要至少一次捡球,可见球童工作量之大。目前,各大满贯比赛正尝试赛制改革,以尽可能缩短比赛时间,方便比赛转播和提升比赛的观赏性。英式计分的规则使得网球比赛需要不断的轮换发球,这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使得捡球成为一项频率较高的工作,这时候球童的捡球、传球和递球缩短了比赛的时间。

2.2 无偿提供服务,保证赛事流畅

网球运动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特点需要赛事服务人员,球童在球场上不仅仅在于传球、送球和递球,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工作需要完成。网球比赛在露天室外进行,高温情况下球童要为网球运动员在局间休息或者盘间休息时撑伞,在比赛的分与分之间时为球员递毛巾,如果有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打断球线,球童还要将球拍送往场下穿线,2018年温网男单半决赛中安德森和伊斯内尔比赛中有多次打断球线的经历,2018年法网男单决赛中蒂姆和纳达尔比赛中也有打断球线,这时候球童要将球拍送到穿线师处穿线,保证运动员顺利完成比赛。在运动员休息时收拾垃圾,如运动员喝完的饮料瓶、球拍的包装品等。室外场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收拾球场垃圾、清理赛场的昆虫也成为球童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球场地有草地、红土和硬地之分,红土球场经过比赛之后地表坎坷不平,在球员休息时平整球场的任务便是由球童参与完成。网球球童这些工作维护了球场的干净卫生,为运动员比赛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2.3 增加赛事亮点,展现少年风采

网球比赛中运动员是赛事的主角,球童在球场上奔跑工作也很重要,体育比赛中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偶然”发生的事情给赛事带来众多的亮点,网球场上观众不仅仅惊艳于运动员精准的击球,在网球比赛中,同样看到这些球童身手不凡的表现,球童在比赛中经验的表现也会引观众的赞扬和掌声。2014年法网男单首轮比赛,比赛遇到下雨,德约科维奇邀请撑伞的球童一起坐下,并且送给球童一瓶饮料共饮,这个画面非常让人回味;2019年澳网女单第二轮比赛遇到大雨,中国运动员张帅邀请球童一同在伞下避雨,中国运动员以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这些球场上发生的有关于球童的故事成为网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一幕幕令人惊叹举动、展现人间温情的画面成为赛事的亮点,在这些故事中,球童也展现出当代少年的积极风采。

3 网球赛事中球童权益的影响因素

3.1 球速快、对抗强的运动特点

网球运动虽然有“绅士运动”的美誉,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一场完整的网球运动比赛通常需要耗时一小时以上,在比赛中运动员跑动距离往往大于5公里,网球运动员发球速度往往很快,2006年在戴维斯杯比赛中网球运动员罗迪克发出了一记时速241.3公里的球,2007年大威廉姆斯在美网公开赛中发球时速高达207.6公里/时,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某些男运动员的发球时速,中国球员李娜在2010年法网中发出一记199公里的发球,这一发球速度挤进女子网球发球速度前十名,面对如此高速度的发球无论是接发球运动员或者是司线员,还是球童,都是一种挑战。网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型运动,底线工作的球童位置几乎正好处于运动员发球方向,面对如此高速度的发球球童极容易被网球打到。2013年温网比赛中拉奥尼奇206公里/时的发球直接击中球童卡罗尔的右臂,球童当场忍不住痛哭;法网首轮李娜对阵加里奎斯比赛中,一名球童不慎被球击中鼻子,血流不止。网球运动本身高速的球速造威胁球童安全的潜在因素。

3.2 运动员的不良行为和比赛的不利局面

球童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运动员传球、递球,为运动员顺利完成比赛服务,不过运动员个人素养、比赛习惯和比赛形势是影响球童工作的重要因素。网球运动本身的项目特点给人以品德教育,以及现代职业网球运动比赛长期影响,绝大多数的网球运动员严于律己,在比赛中保持着基本的行为规范,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赛事服务人员,如果运动员做出有违反体育道德的事情,必将受到他人批评或者相关组织的惩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运动员长期参与体育训练,平时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较少,以及比赛求胜心强烈,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与球童冲突行为;比赛习惯与运动员个人特点和运动训练有关,如纳达尔使用左手为有利手进行击球,在给这样的球员递球时,球童应该加以注意;比赛形势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面对的比赛情况,通过观察比赛录像可以看到,运动员“呵斥”“忽视”球童的行为往往出现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运动员极容易出现情绪化,进而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深圳网球公开赛半决赛中,西班牙球员沃达斯科呵斥球童的行为,正是在他比赛过程中不利的阶段,他遭遇日本球员西岗良仁的逆转,最终输掉比赛。运动员在球场上自身心理素质,个人品德以及面临的比赛情况,都是影响球童工作的因素。

3.3 球童的年纪偏小和网球运动认知尚浅

在网球比赛中,选择的球童的年龄一般为9到17岁的青少年,武汉网球公开赛球童年龄在12到17岁,中国网球公开赛球童年龄在9到16岁,法国网球公开赛球童的年龄在12到16岁,这个阶段年龄的孩子正在青春期,身体和心智发育还不算成熟。网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这些孩子可能一时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网球运动竞赛环境。除上述之外,网球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还较短,大型网球运动赛事在我国的举办还较少,网球比赛中球童的选拔、培训、赛事服务等工作仍旧存在部分问题,目前球童项目的选拔多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向社会公开招募,另一张是面向网球学校进行选拔,这两种选择方式互有利弊,社会公开招募球童可以扩大网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说,不过网球运动对我国学校体育普及程度不高,青少年对网球运动的认知水平较浅,对网球规则熟悉程度并不熟练,仅仅通过赛前的相关培训工作,也难以百分之百的完成服务赛事的工作任务。

4 球童的权益保障对策

4.1 加强赛前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赛前的球童培训工作是保证球童权益的有效方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目前网球比赛之前球童的培训多数都围绕这赛事本身进行,培训讲师会提出针对球场上突发情况问题,讲述球童的相关工作。对球童在比赛期间相关行为、球场表现、网球运动规则和基本网球语言进行介绍。网球运动长期的比赛规则和礼仪,在运动员发球阶段应该避免发出声音、禁止在场地中走动,这一规范对底线的球童的自我保护有一定的影响,当球员发出ACE球时,鉴于接发球运动员对视线的遮挡,底线球童很难做出躲避的反映。另外,网前球童同样面临着接发球运动员回击接发球的运动伤害,在网球球童的培训过程中,应该对球童增加安全教育部分,对临场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规范说明,提升球童在网球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在球童临场角色练习过程中,使用软球或者小型场地进行“躲避”来球的相关训练。

4.2 制定相关规则,约束球员行为

网球比赛规则对于球场上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对运动员如何得失分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判罚。网球运动百年的变迁形成了自己一套独有的比赛规定,面对日益增多的职业网球比赛和业余网球比赛,在设置有球童的比赛中,应该对网球规则加以完善,制定关于保护球童的相关规则规定,对运动员的失范行为进行相应的判罚。裁判员在执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呼报分数的时候应该面对比分落后的一方进行报分,同时关注运动员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及时对运动员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对比赛中出现的运动员示范、越轨行为应该及时的给予警告处理,并且需要记录,在比赛结束之后及时报告裁判长,由赛事组委会和相应的球员组织商议决定对运动员相应的处罚措施。对比赛过程中多次出现“失范”行为的运动员需要加重处罚,在深圳公开赛呵斥球童的沃达斯科在之前的网球比赛中也有“失范”行为,他将球童递来的毛巾直接丢弃,这种不尊重球童的行为应该从重处罚,可以对运动员一定时间的禁赛处理。

4.3 增加正面宣传,树立良好榜样

网球运动中给人展示积极向上、文明有礼、朝气健康、典雅雍容的运动文化,应该对网球赛事中运动员保护球童的相关画面进行记录,如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张帅等球员和球童的互动、保护事件,大满贯赛事和不同级别的网球赛事可以对这些正面、积极、有爱、温情的故事进行宣传报道,在比赛宣传册中插入这些图片,在比赛的宣传视频中放置这些温馨的画面,让运动员和观众关注到球童是网球运动比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球员意识到球童对于帮助运动自己和赛事做出的重要贡献,需要尊重球童在球场的劳动付出。同时,申办地举行网球比赛时候,应该对球童给予一定的宣传内容,在宣传内容中对表现优秀的球童给予表扬;赛事举办单位也可以用“感谢信”、“表扬信”等方式,直接通知到球童所占的学校或者球童家庭,增加球童工作的正面宣传,充分考虑到球童在网球赛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对球童辛苦工作的尊重。

4.4 安装物品支架,设置保护网带

职业比赛中,网球运动员背着大包出场,这代表了向以往的网球前辈的敬意,自己独立的背着物品出场。在沃达斯科“呵斥”球童之后,不少国外的网球资深教练直言,应该自己去捡毛巾。事实上,让球童给球员递充满汗水的毛巾并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在目前的网球比赛中,球童恰恰需要承担这样一项任务。在ATP新生力量总决赛中,安放物品支架,让运动员自己取毛巾,取毛巾这样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球员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赛事主办方可以在球童站立区域设置保护网带,预防运动员发球或者接发球造成的危险来球。

5 结语

网球运动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相关网球赛事迅速开展,赛事数量的增加也将意味着需要考虑赛事服务环节。在承办网球比赛的同时,需要及时做好对网球球童的选拔培养工作,正确认识到球童在网球运动中的角色定位,保证网球比赛流畅进行,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参赛体验,在网球比赛中展现青少年良好形象。球童作为网球比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要充分保障球童的权益,加强赛前培训和规则制定,完善球童的培训机制,增加正面形象宣传,安装保护设备,切实保护球童的安全和权益,以发挥球童在网球比赛过程中赛事服务功能,推动网球运动和网球赛事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球童网球赛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网球赛
第一次当球童
一个孟买球童的一天
我国高尔夫俱乐部球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