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2020-11-23 14:29杨正群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导向思政工作

文/杨正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逐渐步入社会。但大学生面临的是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薪资低等各方面的压力。在社会的大潮流中,学生就业宛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要将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对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确保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就业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帮助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将就业作为导向,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进行优化,从而为日后学生发展就业提供坚强后盾。由于学生刚步入社会,对社会充满好奇,对事物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1]。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收集学生意见,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将就业作为思政内涵融入思政教学中去。在解决学生因为就业问题产生的困惑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反馈或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体系。将就业和思政联系到一起,齐头并进,可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升学生自信

教师在进行思政工作开展时,不光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更要培养其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充满自信,一帆风顺。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许多高校倡导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取得了有效成果,进一步证实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总的来说,将学生就业与思政工作开展联系起来,打造特色教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本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和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求职路上也更加自信,从而实现个人价值[2]。通过这一模式教学,学生紧张的心情也得到缓和,对未来就业问题也不再充满恐惧和抵触。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教育理念课程,其本质是帮助学生以建立思想道德为前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聚集地,需要教师大力加强思政工作,将就业导向融入课堂之中,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结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案,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将相关理念贯彻到学生行为认知当中,促使学生道德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对日后就业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3]。

二、目前思政工作开展存在的弊端

(一)知识内容冗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政教材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并加以运用。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传统教材知识过于复杂,而且理论性强,缺乏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对其有所印象,但却不知如何使用。由此看来,思政工作开展应具有适应性,不应沉浸于书本之中。枯燥死板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甚至会增加学生日后就业难的问题。

(二)思政教育缺乏联系性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培养自身内涵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与实际相结合,从日常生活反映出思政相关的知识。但从当前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短板。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由于缺乏和实际的联系,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纯地进行记忆,却不会合理运用,导致形成“一条腿”发展情况,时间越久,差距越大,学生日后学习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未来发展。

(三)思政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传统教材内容无法详细地解释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且内容没有和当今社会发展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提不起兴趣,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长久发展就会对思政课程逐渐产生抵触心理。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充分结合社会热点,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学创新具体策略

(一)开展职业规划课程

由于思政知识的过于复杂,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一时半会无法很好地吸收,因此学校可以开展选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所学专业或是就业意向相同的放在一起开展相关思政工作,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相关岗位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保证思政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教师上课前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一些该专业设计的相关项目,从庭院景观到城市中心公园,帮助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有一个具体印象,教师在进行相关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未来就业前景有所了解,而且对日后学习也会有目标性,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对未来有一个积极面对的心态,为日后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模拟就业情境

将就业作为导向结合思政工作开展教育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思政教育产生的弊端,教师通过专业知识引出相关思政内容,创设简单的场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岗位未来发展趋势。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或者结合实事等全方位的进行相关专业的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对当前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师可以模拟简单的面试、工作环境场景。例如,学生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做到让企业面试官印象深刻;在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克服工作产生的压力,等等。学生在场景中的表现都会被教师记录下来,然后反馈给学生,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逐渐克服自身的不足,进而对未来就业、工作充满信心。

(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是无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政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而且需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要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的侧重点,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全方面、多角度的发展。例如,开展相关专业趣味课堂,将日后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利用情景教学或者实验教学,帮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教师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志愿活动,学生在校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活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后,对未来就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四)培养学生就业意识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思政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不能只专注于书本上的知识,时代在发展,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只有与时俱进,将社会发展现状融入课堂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更感兴趣。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地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流转出现问题,进而纷纷倒闭,员工面临着裁员和缩减薪资,导致今年就业压力十分严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着更深层面的了解,从而强化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百万大军突出重围。

四、结语

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旧是目前教育部门探讨的重点问题,以就业为导向融入思政课堂当中,对学生的行为认知必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对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更加明确,日后学习也会怀着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进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走好职场之路。

猜你喜欢
导向思政工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不工作,爽飞了?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