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
——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

2020-11-24 10:49顾鑫鑫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教师学科

顾鑫鑫

(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江苏省海门中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一直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近年来,学校在创建高品质高中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视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既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各学科都会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灵魂的教育。灵魂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3 个方面。体育学科在多数人看来就是教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缺乏道德、审美和情感3 个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在学生精神文化教育方面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贡献。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写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以体育人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学校应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将精神文化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及扩展教学内容,让体育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让体育学科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体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有灵魂的教育。

1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德育是高中体育教学以体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节体育课都应渗透德育教育,每位体育教师都应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以此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必定包含道德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有各种比赛或游戏,规则是非常重要的育人载体。体育教师应强调比赛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则,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场景,体育教师应利用这些时机及时渗透德育教育。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发现,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场景往往都不是预设的,而是随机发生的,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和把握育人时机。结合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从而加强规则意识。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偷懒现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参与跑步热身或教学练习活动,这其实涉及诚信问题。如果是个别现象,体育教师应私下单独约谈学生,如果是普遍现象,教师可立即叫停体育教学,利用简短的时间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整改教育,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及时渗透德育教育。再如,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每个体育项目的练习和比赛都包括一些赛场礼仪,如赛前和赛后的相互握手致意、正式比赛前的升国旗仪式、意外伤到对手后的致歉关心等,这些场景看似平常,但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机会。高中体育教学中比赛较多,教师应注重比赛礼仪教育,适时地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课堂常规包含很多内容,如要求学生身穿适合运动的着装提前2 min 到达指定地点集合,集合整队要求“快、静、齐”,不得迟到,爱护体育器材设施等,这些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的体现,能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自然地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并能将这些品质迁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育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推动者,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形象和言谈举止,做好道德教育的示范,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自身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2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审美教育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的是到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学科,其实高中体育教学中也同样包含着审美教育,通过高中体育教学实施审美教育,能在培养学生健康强壮身体的同时,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育教师应理解美学与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审美教育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拥有健康、优美的身体形态。每个人评判身体形态好坏的标准各不相同。例如,高中女生通常认为瘦的身体形态美,高中男生认为体格健硕的身体形态好。此时体育教师可告知高中学生通过BMI 指数衡量自己的身体形态,并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让自己身体形态变匀称,同时形成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体育教师可结合高中生特点,如学生平时比较注重衣着打扮,那么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学生进行健美教育,促使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形态美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

每个技术动作的教学,其实都是一个优美技术动作的教学,体育教师应帮助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能够准确地发现错误动作。以高中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跑为例,在跑的练习和考核中经常发现“五花八门”的跑姿并引来高中学生的阵阵笑声,此时体育教师应很好地渗透美育,教会大家正确优美的跑姿以及纠错的方法。在室内体育课观看体育比赛视频,尤其是一些难美性项目比赛,如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时,渗透审美教育更为明显,体育教师应教会高中学生懂得如何用正确的审美眼光欣赏比赛。另外,学练过程中使用背景音乐是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一种方法。通常需要选择与运动节奏相符的背景音乐,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高中学生对背景音乐是否合适已有自己的评价,这便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教育能更好地辅助高中体育教学,从而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运动之美,这里的美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动作之美、团队项目体现出来的配合行云流水之美、激烈对抗中的力量之美等。体育与美育的融合能更加有效地影响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思想及审美角度,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和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另外,体育教师自身的仪表教态、讲解语言以及动作示范也是非常直观有效的审美教育,可以说体育审美贯穿于整个高中高中体育教学过程,通过渗透于体育课堂给高中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3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应重视体育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还应重视对高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很好地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种有效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通过在课堂中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运动热情,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高中教学效果。另外,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帮助高中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学校成立了“快乐体育”名师工作室,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是渗透情感教育的集中体现。体育教师应将“快乐”这一情感主线贯穿于高中体育课堂始终,从上课开始就与高中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高中学生在教学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积极渗透情感教育。例如,笔者在教材分析时,会充分挖掘教材和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分组学习既是高中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教学练习中通过强调团队合作、合理分工、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很好地培养高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高中学生的情感表现,如在教学比赛中,输掉比赛的高中学生往往情绪低落,表现出挫败感。这时需要教师教会高中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比赛结果,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自身能力。高中体育教学中展现出的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例如,体育教学比赛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团结合作、迎难而上等体育精神,教师可让高中学生通过学练和比赛加深感悟,并把这些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为了达到预期的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努力为高中学生创设不同的学练情境,为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做好准备。

4 结 语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具有学科优势,并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德育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处于一种共生状态,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样的共生关系正好可以很好地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高中体育教学绝不仅限于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在关注体育教育“育体”本质功能的同时,更要深挖体育全面育人的功能,真正让高中体育教学成为有灵魂的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体育教师学科
学科新书架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