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育人的新思考

2020-11-24 21:29杨雨龙刘立清
武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武术课程思政育人

杨雨龙 刘立清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现我国进入新时代,高校武术教育普遍突出存在只强调传统文化传承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理念,缺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教育价值观,没有更好地把传统武术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操守充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武术教育观、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没有形成教育结构清晰的本土武术育人特色,育人理念缺乏系统性。面对世界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阶段高校武术教育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要求,已不能满足对新时代大学生高校武术教育的历史重任与时代要求。针对以上总结的高校武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拓展教育新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把“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武术教育之中,使武术课程内容更具有深度,运用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理念,提高育人质量,使其更具有温度。

1 “课程思政”的理论来源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是中国进入新时代重要的教育观念革新。简而言之,就是发挥各学科育人功能,全员、全方位、全维度、全覆盖、全过程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8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有其自己的一个历史轨迹,它是有一定酝酿历史过程和科学检验的,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成熟可行的教育新理念。

课程的英文表示为curriculum,从西方语言表达思维的角度,其最初的意思是对人在一段流动的时间内,关爱、关心和照料传授知识或技能的全过程称为课程。从中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课程的“课”是中国古代计量劳动果实的单位,是衡量劳动或学习过程的考核。“程”包含有规矩、进展、限度等意思。[2]课程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规矩的,有计划的,对人进行的思想或身体方面的教育。课程概念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思政”在课程中的重要育人作用和意义。人类一切知识的获得之初都是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思想在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方向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思政”其意指思行善政,[3]是说一个人在思想意识形态的初衷是善的,行为功绩就会造福人民。中国传统育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上善若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来与世无争。[4]26总是选择低处居身,内心深沉平静,心中充满仁爱慈善,说话言而有信,为政精勤善治,做事积极贤能,行动合乎时宜,是中国传统育人内涵中的最高追求。虽然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语言的表达上是一种创新式的表达,但在中国传统育人过程中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过程的。课程是育人过程的最重要教学手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课程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育人必然要有育人方向,育人要符合国家和人类共同向往的幸福生活为追求方向,这是每个时代的教育者所履行的历史职责和民族的担当。

2 “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2.1 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思想的契合

高校武术教育最早进入学校是在中国辛亥革命后,1915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5]347-348从此以后,武术正式地进入了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高校武术教育思想随着中国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变迁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始终本着以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厚德载物、内外兼修的人格培养思想理念来育人,这是武术具有的独特育人理念的优秀传统思想。

任何的教育思想理念都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第一是教育价值,是根据教育理念的根本主张和追求,决定着这一教育理念的本质和灵魂。《道德经》有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4]183万事万物都具有各自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所以,万事万物莫不尊重“道”而推崇德。“道”之所以被尊重,德之所以被推崇,就是由于顺从自然发展规律。传统武术育人理念非常强调这一点,习武者尤为看重德行,这对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是功不可没的根基。第二是教育作用,《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1998;金景芳著)[6]93道器不离,器由道生,道由器显,道为法,器为用,两者是互利统一的辩证关系,“道”体现在武术教育中是一种传道解惑,是一种通往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道路。“器”是通过正确方法传道或受道、悟道的过程后,外显出的一种“道”之所用。《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001;钱玄等注译)[7]483-484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过程,人才能真正的成为优才。道为器用,器为道显,内外统一,必须通过严苛的训练才能达到教育之目的。第三个是教育目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是一种治国的教育,是积德行善的教育,是造福于民的教育。《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7]796中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自身修养的德育教育,认为拥有大德的人才能够担负起治国的重任,无德或缺德的人难以成为齐家治国的人物。故此,传统育人目的中摆在首位的就是德,可以说德行天下,厚德载物是对人才的格物要求。

历史经验和事实证明,武术教育中优秀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可以弘扬和推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和挖掘整理好优秀传统武术教育内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史观把准方向,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2.2 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的教育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历史新时期的伟大教育创举。武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践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积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案,最大程度的提高育人质量是为我国构建“三全育人”总体目标添砖加瓦,把武术作为德育教育、身体教育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教育,推动德育与体育的双赢,智育与人格的双赢,是新时代对高校武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怎样在高校武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出符合社会潮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类的优秀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时代使命。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高校武术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武术的现实要求。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开放,高校越趋变为各种思潮与学说碰撞的场所,世界各种意识形态在此交流与渗透成为意识形态的“晴雨表”。将中国武术优秀育人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实现传统与现代育人的融合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武术教育观。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珍宝。人类教育需要中国智慧,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武术教育,是推动世界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中国方案。

3 “课程思政”与武术教学育人的创新实践

3.1 以“武德”塑造人格,以德为先的高校武术教育

中国武术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雏形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延续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武术受哲学、兵学、宗教学等影响,武术自身具有中国古典哲学的色彩,其很多门派或拳理在技术和育人方面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武德思想。武术从最初的军事武术技击、杀敌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文化思想和健身为主,现代武术与古代武术的区别在于“技击”与“修身”,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改变。古代习练武术者主要是杀敌御敌等军事目的,现代武术其主要目的是健身和育人为目的。从“轴心时代”理论层面分析武术目的的变迁,是武术形而下的“技击”,演变为成形而上的“修身”。其核心是“以武治人”与“以德服人”根本性的转变,前者是通过强壮的身体和武器外力战胜对手,后者是以高尚的德行和行为举止来征服对手或感化对手,使对手从内心向外的真正的与己成为好友。已达到“以和为贵”“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武术最高境界。武德作为武术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其内涵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常)等优秀的传统思想。习武者实际是一种体悟的过程,通过习练武术技击动作来修炼自身的品德,修炼完善自身人格的过程。如在习练形意拳时,身体要保持“中正”,要求内心意念“中正”不偏不倚,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心身统一,劲力精巧。练拳如做人,教导做人要内心充满正气,不为艰险而退缩,正德厚生,厚德载物。武术要求“内外兼修”,强调最重要的是对内心的教育(德),从深层次塑造人的心灵和德行,为人向善,培育像水一样德行的人,不以武斗狠、以武扬威,而是以武除恶、以武扬善。

武德之教育是动与静的互动过程,“武”指的是身体上的“技击”主“动”, “德”指的是思想上的“修养”主“静”。武德的培养过程是通过身体的运动体验和思想上的不断追求来实现,是一种螺旋式的升华。一动一静之间,相生相克又互助互利,从中国传统育人的角度出发是对人自然发展规律的敬畏,是以人为本位教育思想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经典理论在武术教育中可以作为“修养”主“静”来实现。使大学生在高校武术的身体教育过程中不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有着高尚的品行和操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以“体悟”塑造高尚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

武术教学中“体悟”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特色的育人方式与方法。“体悟”一词是中国本土文化孕育出的育人理念,是一种对“身体认知”转化为“人生智慧”的独到育人经验和方法。其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道家方法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87“人法地”是指人生活在地上,要通过身体和思想合为一体,顺应自然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武术的教育继承了道家的方法论,认为通过习练武术技击动作能够达到修心、修慧的功效。在八极拳的拳诀中写到“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13]我们可以在拳诀的要求中了解到,武术教育过程中要了解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不断通过练习武术来“体悟”生命价值的本质。“体”指的是身体(生理上的身体)、肉体、躯体、体格等来认识。“悟”指的是一种思维活动,领悟、觉悟、明白等,心灵上的升华过程。“体”与“悟”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认为是“身心一元论”,《管子·心术下》:“行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静)者心不治。正行饰德,万物毕得。”[14]167习练武术者身形不正、则气不畅,气不畅则无力。“体悟”是在一个统一体用系统下的教育过程,其具有动静、内外之意蕴。在漫长的习武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身体(肉体)和思维(思想)互为统一的“悟”(学习过程)来达到身心统一和升华。从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中,培养正气,坚定惩恶扬善、刚韧不屈、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

中国历史上受过武术教育的杰出人才数不胜举,其中有古代南宋时期的岳飞、明代戚继光等民族英雄,他们都是以不断习练武术来体悟升华人生价值的。近代在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诸多受过武术教育经历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代表人物有朱德、周恩来、许世友、贺炳炎、徐海东、陈赓、贺龙等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大部分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开始接受武术教育,通过武术培养了爱国情怀和以身许国的伟大革命理想信念。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可以把中国民族英雄事迹,红色革命领袖人物等武术教育经历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把凝练成史实的人物习武故事编排成“武术竞艺”的形式进行教学。突出红色革命家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身心统一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3 以“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教育思想,是对人综合素质的教育要求和目标。古人认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能够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在全过程的教育中,古人又恰恰以“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来要求受教者,其方法和手段往往是通过武术教育来实现的。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都是非常重视武术教育的,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完备了科举制,设立武举制(公元702年),称为“武科”,最初其主要是培养军事人才,以技击战术为主。宋代赵匡胤(公元960年-976年)建立了政权后,武举考试开始注重“文武双全”,增加了考试科目为《孙子》《吴子》《六韬》等军事谋略内容。中国的武举教育体制培养出了众多的“文武双全”之人才,其重要的教育观念就是“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其本质作用是促进人类教育的发展,中国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参考经验。“内外兼修”的“内”指的是品德修养、学识修养,思维活动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外”指的是外在的身体行为举止、身体外在的行为表现等。在习练武术技击过程中一定是先在内心中形成动作表象,然后在一瞬间通过身体来完成动作。“知行合一”是在认知身体内在与外在的基础上,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受武术教育者将此道理和体悟过程转移至于做人行事、品德修养等,是武术育人的独特手段与方法。

高校武术教育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特色和育人方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高校武术教育之中,使学生内在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得到不断地提高,坚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和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武术的身体教育注重培养“内外兼修、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服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而服务。

猜你喜欢
武术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武术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