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0-11-25 06:14蔡嫔娜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化学智慧课堂教学

蔡嫔娜

(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福建石狮 362700)

引 言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下,知识教育不断更新与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近年来,智慧课堂突出的应用优势备受关注,它以学生兴趣的充分激发为前提,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课堂互动性显著提高。智慧课堂具有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生动性,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对延伸拓展的化学知识与实验背景进行深入有效的探究,充分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一、智慧课堂的实践意义

有了智慧课堂的强化,素质教育如虎添翼。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智慧和完善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1]。智慧课堂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石,又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

二、智慧课堂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智慧课堂在网络大数据的背景下,对现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学生频繁出现的错误,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资源,向网络平台定期上传微课视频、课件、设计配套习题,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二)研究思路

第一,确定研究目标,结合教学现状建立课题组,针对研究课题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第二,探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申报;第三,广泛收集背景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查询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包括与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第四,以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等方式提高学情分析的有效性;第五,学习教学助手、智学网及移动讲台等新推出的教学软件的功能,并就使用情况进行交流,整理反馈意见,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上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智慧课堂初步构建方案。以课题组为单位,通过对传统授课班级与智慧课堂实验授课班级差异的分析,总结方案的不足。以公开课的形式广泛收集更多的整改意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结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进一步丰富教学案例与完善教学方案。加快方案的年级教学推广进度,扩大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展范围,积累更多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方案应用的有效性。以方案推进与应用构建评价体系,进行阶段性总结,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教师应用问卷调查或师生座谈的形式,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前后的教学变化,制定完善的后续策略,把智慧课堂教学推广应用到各个年级不同学科,提高其实用性。此外,教师应梳理总结教研成果,形成教研成果报告资料,做好进一步推广研究实践成果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三、智慧课堂的设计原则

(一)全程性

智慧课堂的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资源工具与多媒体技术。教师要切实保证学生都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多种技术应用下的课堂互动与人机交互。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正确且及时的解决,是教师设计智慧课堂时应特别注意的关键点。将多种技术媒体类型的智慧课堂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在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结构的同时,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获得良好发展,这是创设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智慧课堂的重要前提。

(二)可接受性

确保技术媒体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需求相符是可接受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技术媒体诉求基本性的体现,更是学生真正通过该方式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特征。在实际应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化学学科的基本特性,如微粒观和结构观,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充分认识物质,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建构学科思维逻辑体系,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和获取更全面的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发展性

在智慧课堂的支持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革,学生也表现出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智慧课堂要对技术应用环节作出适当调整,以符合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基本需求。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在确保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还应不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技术运用方面的情境感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全程追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环境,丰富和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工具与资源,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四、智慧课堂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先进科技,优化学习平台

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其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关键是落实学生的作业设计。而提高课内外作业质量的关键是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实验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作业[2]。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学网的海量题库选题组卷和在线测评功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对概念、性质、理论上含混不清的地方设置分层作业,对作业精准设计和点评,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发展,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上化学。具体来说,教师要收集、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个性化设计不同的作业并进行网上推送,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这有效解决了以往练习课上作业由教师单方面设计、形式内容单一、量大和重复练习的问题,保证了作业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了智慧课堂的“智慧”。

在初三学年末,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学生的问卷作答情况,摸清了学生的学习困境。在新学年的教学中,我们提前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将相关知识难点录制成直播课或微课,在课前或课后把视频或链接发到班级群。学生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对其进行反复的观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二)突破传统局限,揭示学习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化实验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数字化实验是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以数值、曲线或图表等具体形式展示实验现象、揭示化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手段。数字化实验利用仪器代替人体感官,客观地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精确分析,实现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证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反映了科学发展从定性到定量的变化趋势。在智慧课堂模式中应用数字化实验,能够为科学探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传统实验的改进、疑难问题的辨析、已有结论的真伪分辨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式,教师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3]。例如,在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实际生活中燃料燃烧的视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燃烧的本质为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然后,教师可以播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教材视频,并演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形成认知矛盾与冲突,通过追问与反思,证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从而激活燃烧条件这一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参与到燃烧概念建立的过程,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前概念——燃烧需要氧气,体现了用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理性思维。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实时关注学生的疑惑,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培养思维为目标,引导学生判断质疑,在化学启蒙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习能力

智慧课堂可以使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启发学生努力理解较复杂的化学问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实践,充分凸显了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从传统化学教学过程看,教师仅用情境教学无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主动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学会选择正确的化学知识解决难题[4]。以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在学生知晓有关酸、碱、盐物质的书本知识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碱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引入具体的生活实例。例如,在盛夏被蚊虫叮咬,人会感到皮肤肿痛瘙痒,这是因为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通过叮咬注入人体,将肥皂水涂抹在被叮咬的地方,痛痒便会消失,其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中和后酸性消失,皮肤就不痒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加深了对化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 语

总之,把智慧课堂融入初中化学教学,学生与教师的学科能力均能获得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智慧课堂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应用策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化学智慧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