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 06:14程世明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设政治

程世明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99)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精神、公共参与等,引领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必须随之调整。教师应充分借助情境教学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情境教学解析

(一)概念

相关心理学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须依托具体的情境,只有实现认知与情境之间的交融,才能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借助情境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情境”主要包括主观性的内心情感,也包含客观的现实性景物。如今,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不同的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解释。笔者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现行的教材、学生的学情”,有目的地创设、模拟一个具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教学场景或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这一场景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等,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1]。

(二)特点

情境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冲突、作出判断,最终掌握相应的知识。具体来说,情境教学法主要有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情感性。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情与境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亲身参与,而且能够获得情感和心理层面的体验。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掌握知识。第二,生活性。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受、体验等,创设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感受知识、解决问题。一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2]。第三,真实性。情境中只有包含真实的素材,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选择具有真实性的素材,将其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同时,教师可以对真实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但不能伪造素材,否则将难以发挥情境教学的价值。第四,迁移性。这是情境教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情境教学法的迁移性主要是指当教学情境发生改变时,知识、技能依然具有强烈的适应性,依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情境教学不仅能指导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当学生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情境时,能够机智地解决问题[3]。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情境创设原则

在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

原则一:目标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必须结合“三维目标”、政治教学内容,科学创设与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原则二:针对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确保所选择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内容的代表性、针对性越高,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原则三:真实性。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借助真实的情境,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最终实现高中政治的高效教学。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等,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适切的、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由“情”到“思”,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追求逐渐上升到对理性的探索[4]。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政治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方面[5]。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应立足政治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案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积极融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多彩的消费”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冬天到了,小李想买一件羽绒服,价格为2600 元。但小李刚刚参加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3000 元。小李犹豫了半天,还是买了这件羽绒服。但为了这件羽绒服,在后面一个月,小李不得不借钱生活。在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快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2.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充分借助问题情境模式开展教学[6]。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为学生设置悬念,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中,教师借助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例,冬奥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北京、张家口地区经济的发展。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个熟悉的品牌标志,提出问题:“它们属于哪种经济类型?属于哪种企业类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了解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3.结合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中的许多知识点都与社会新闻和热点事件息息相关。这是高中政治科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时政性强、涉及的新闻热点较多[7]。可以说,社会热点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必须依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认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时事政治热点中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例如,在“中国领土主权”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中国主权意识”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中国领土主权相关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主权意识,实现了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4.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独角戏”课堂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积极参与高中政治课堂学习。因此,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短剧创编,从而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政治学习的乐趣,并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角色扮演情境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达到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例如,在“公民参与与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改编,使其成为小短剧。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扮演居委会的负责人、警察等角色,针对小区中发生的某件事进行处理。如此一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政治知识的高效学习。

结 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采用情境教学法,进一步提升政治学科的魅力,体现政治学科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政治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目标性、针对性和真实性”原则,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创设政治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创设未来
“政治攀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