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描写装扮文章

2020-11-25 06:14杨宇航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缆车内心世界神态

杨宇航

(福建省仙游现代中学,福建莆田 351200)

引 言

在日常的记叙文写作练习中,我们学校七年级的学生通常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些合适的素材进行写作,但他们无法很好地运用细节描写,致使文章黯然失色。对于记叙文来说,生动的细节描写对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进故事情节、表现作品主题等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1]。为此,本文介绍了记叙文中几个细节描写的方法和策略,具体如下。

一、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最为常用和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人无动作就没有灵气。动作描写既可以展现人物的活动过程,又可以展现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当然它对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很有帮助[2]。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一段文字。

“每个星期五放假回家,妈妈总是早早地站在家门口,她一看见我,嘴立马就咧了起来,笑得像一朵花。她把我迎进里屋,微笑着看着我,然后拉起我的手,轻声地问我晚上要吃什么,在学校怎么样……”

这段文字语言平实朴素,却用具体的动作,再现了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母亲的一举一动都流露着深深的爱子之情,让人看了既温暖,又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日常写作中,很多学生不懂得怎样去描写动作,或动作写得过于笼统,效果不是很理想。例如,有学生写道:“我睁开眼一看,再过10 分钟就上课了。天哪!快迟到了。我赶快起床,慌忙洗漱,往学校跑去。”其实,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要捕捉人物个性化的动作,然后再用准确的动词去进行描述。

为写好动作描写,首先,我们要学会认真观察,观察需要描写的人物做了哪些动作[3]。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还做了什么,他做的时候表情如何。其次,我们要思考应使用哪些动词来表达人物的这些动作才比较恰当。最后,在使用的动词前,我们还可以再加些修饰语来修饰动作,这样,人物的动作就更细致可感了,人物的性格或是内心想法也能展露无遗。

经课上一番指导后,学生清晰又轻松地掌握了动作描写的要领,马上把习作修改为:“我睁开眼一看,再过10 分钟就上课了。天哪!快迟到了。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一手抓起校服急忙往身上套,一边穿衣一边冲进卫生间,两三下洗漱完毕,‘蹬蹬蹬’奔向书桌,一把抓起书包直往身上挎,‘妈,我要迟到了,我就不吃早餐了。’‘那……’我还没听清妈妈的话,便狂奔向学校。”

修改后的习作用上了“蹦、抓、套、冲、抓、挎、拉、狂奔”等一系列动词,这些动词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我”早上起床去上学的全过程,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害怕迟到的紧张心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当然,成功的动作描写还需要学生平时留心生活、善于比较和多加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二、心理描写

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要想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我们需要精心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可以为读者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心理描写有时也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等[4]。下面是学生作文的片段。

“坐在缆车上,我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不小心铁链就断了,这样我们一车人就都坠落到峡谷中去了。姐姐跟我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缆车。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压着的石头瞬间落了下来。突然,一个震动,缆车摇摇晃晃的,吓得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感觉我就快哭出来了。慢慢地,缆车平稳向上,但我还是紧闭着眼睛,心里一直默念着:不要怕,一会儿就到了。”

“生怕铁链断了”“心里压着的石头瞬间落了下来”“吓得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心里一直默念”,如此跌宕起伏的心理活动,真切地传达了小作者第一次坐缆车的内心感受。

那么,如何才能把心理描写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也叫内心独白,也就是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自己暗示自己,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它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心里想”“心里说”“我认为”“我觉得”等。我们要注意的是,直接描写的文字不能写得太长,同时直接描写还要合乎描写人物的年龄、性格等特征,不能胡说八道。

(二)幻觉描写

人在极度恐惧、害怕、紧张时,会不自觉地幻想出某种画面,或感觉听到某种声音。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描写出来,可以让读者十分准确地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幻觉描写也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仿佛看见”“似乎听到”“感到”等。

例如,“此刻,我感到天地在旋转,头脑就快要爆炸了,只觉得自己浑身无力。与此同时,我又感到自己的脸似乎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地痛。”这段文字是小作者在描述作业没完成可偏偏被教师检查到的内心感受,深刻又形象,以致让小作者难以忘记。

(三)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和幻觉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间接描写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5]。此外,语言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我们知道,人物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和人物的思想行为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作品也需要环境描写[6]。环境描写对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表现作品的主题、人物内心世界等有着特别的作用。

例如,《骆驼祥子》中“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章节中,作者用“地上像下了火”“非云非雾的灰气”“一点风也没有”等句子,既写出了天气的闷热,又表现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这个主题。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它是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要表现作品的主题,抑或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要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来决定环境描写,如果环境描写在文中没有任何作用的话,那么写得再优美、再详细也是多余的。

其次,抓住景物的特征,积极调用我们身上的多种感官,从多角度进行环境描写。一处好的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7]。

当然,环境描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一些修辞手法,让环境描写显得更加生动优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描写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文字描写得越多越好,我们要做到心里有分寸,写得得体,点到为止即可。

四、其他的细节描写

除上文说的这些细节描写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进行细节描写,如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它们一样可以为文章增色。

(一)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捕捉住那些能表现人物性格或心理,又能触动作者或读者内心的词语、句子,然后描写出来。语言描写也是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较为常用和重要的一种方法。精彩的语言描写可以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印象深刻。

(二)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可以直观地展现人物的形象,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所描写的人物。当然外貌、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文章的主题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外貌描写,通常需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住所要描写的这个人物不同于别人的特征,从而凸显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描写虽然比较简单,一句话或两三句话就可以完成,但却是外貌描写的精华所在。人物比较直观的特有特征,一般多体现在脸、手或头发上等。例如,我们要表现“伟大的母爱”这个主题,就可以用母亲的脸刻着道道岁月的痕迹,母亲的头发也花白了,母亲的背不再挺直了,母亲的手也变得粗糙等外貌来表现。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有时人物脸上的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可以帮助读者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外貌、神态描写并不是我们描写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经过精挑细选,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人物精神气质的特征,进行准确的、详细的描写,这样人物形象才会更真实、更鲜活。

结 语

要想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灵活运用细节描写非常重要。不管是动作描写,还是心理描写,我们都要留心观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具特色。

猜你喜欢
缆车内心世界神态
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乘坐缆车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高空缆车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写给一群羊
缆车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奶牛坐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