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尝试

2020-11-25 06:14蔡小红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蔡小红

(福建省光泽第三中学,福建光泽 354100)

引 言

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室的教学模式,用网络教学或者移动设备进行讲授,其教学内容简短精悍,教学效率高,成为当下流行的教学方法[1]。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微课优势分析

(一)占用时间短但表达内容丰富

微课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视频进行表述的,视频资源是其核心传达方式,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人对一件事的注意力是呈现反对号形式的。换言之,人们越久地关注一件事,就越难集中注意力去做这件事,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越来越不明显。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为5~10分钟,短时间内能表述更多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微课视频凸显重点

应用微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因如此,微课视频应反映某一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而微课凭借简单易懂的讲解,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微课中的知识清晰明确,重点突出,结合了图片、声音和故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学生阐述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清晰地把握课堂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三)应用方便灵活

视频作为微课教学的主要载体,具有传输方便、携带灵活的特点。它不同于道德与法治课本,体积大、学习作用单一,学生可以在互联网设备中获取微课的学习任务,不需要单独携带课本。因为其不受空间的限制,相较于传统课本教学,微课也可以称作“移动课堂”。学生可以将零散时间拼凑起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微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凭借各种新颖的视频资源,微课能够将影像资料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不仅能够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对提升学生课堂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方法也相对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总结教学要点,结合生活实例,以视频的方式讲解课程内容,从而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耳听口述的教学模式,凭借新颖、活泼的视频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杜嘉班纳是世界奢侈品领域中的一个著名的国际品牌,其因独特的设计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声誉,销售价格也十分昂贵。D&G 原定11月21日在上海博览中心举办首个大型时装秀‘The Great Show’。然而,它的一则广告片却引起了全球华人的抵制。视频中,穿着D&G 的女孩坐在中国餐馆中,尝试用筷子品尝超大尺码的三种意大利美食。视频中,笨拙的使用筷子的方式、旁白的中式发音,以及模特傲慢的语气令人十分不爽甚至是气愤。然而,网友在ins 上向D&G 创始人质疑时,却得到了一系列的粗鲁回答,甚至还包含对中国赤裸裸的侮辱和挑衅。中国模特纷纷表示拒绝出席服装秀,很多中国合约伙伴提出解约,天猫下架杜嘉班纳相关产品,在中国有着12年生命力的杜嘉班纳于2018年彻底告别中国市场。”[2]如果只是单纯讲述这道题,教师通常都是带领学生将题目读一遍然后开始作答,而通过微课将整个事件以六分钟的小视频播放出来,能使学生对这道题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面。如果说原本学生是以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去认识这道题目,那在看完微课视频后,他们真正成为实践者,并感同身受,因此对题目的解答思路也将更加清晰。同时,因为涉及政治问题,符合爱国主义教育,其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

微课结合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也是各学校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区分不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微课的内容作为教师知识创作的结晶,结合了不同教师的风格特点,所表现的教学效力也有所不同。凭借互联网信息平台,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校教师的微课教学资源,亦可将自己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实现不同学校之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信息交流。这将极大地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为教师提供更多平台的同时,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也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3]。

三、微课的构建

在微课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微课视频资源的循环播放功能,亦能解决学生课堂没听懂、课下没处补的尴尬局面。要想构建道德与法治微课堂,教师则需要使教学活动与微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

(一)在不同的时间段应用微课

每节课都可以分为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按照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不同的安排。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述,凭借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亦可在课内通过下载(制作)的难点知识并结合微课视频进行课堂讲述,或者凭借相关习题视频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知识的复习和下节课的预习。

此外,教师要选择有正能量、符合课堂实际的视频内容,而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随便摘录视频不能算作微课教学内容。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策略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手段,能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在微课制作方面,教师不仅要注重内容阐述的全面性,还要保证微课的讲解内容是风趣、有内涵的,所选取的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点及理论的框架结构。

虽然以上案例都是结合视频进行分析的,但是微课教学并不局限于视频。有时一种风格迥异的音乐亦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少年担当”一节中,尽管考试中较少考查这节的内容,但是从思想教育的角度(也就是课程教育本身的目的)而言,这应该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而我们可以通过微课播放一段音频《中国少年说》,其结尾“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铿锵气势,一定会使学生的心中产生一股不可磨灭的力量。

结 语

如今,微课的使用方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教师灵活地使用微课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教师要选择贴合社会发展和充满正能量的微课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