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
——微视频与初中数学课堂整合探究

2020-11-25 06:14郑常旺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利用微数学

郑常旺

(福建省福州市秀山初级中学,福建福州 350012)

引 言

传统的教学设计七要素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进行了结构性调整[1]。许多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融入微视频,对各教学环节有穿针引线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微视频对教学设计的积极影响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分解

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利用微视频能够很好地将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展示,以便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把教材的四个范例制作成微视频,引导学生沿着“导问题、探究——讨论、归纳——应用、解决”这一主线,从定义、符号、图形三要素出发,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这一教学意义十分重要。

(二)师生地位的合理转换

传统课堂教学突出一个“教”字,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并凸显其主体地位,而利用微视频改变简单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积累个人认知经验,通过交互设计体现出这一主导权的让渡过程,从而使传统教学下的课堂体系迅速翻转,使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方法合理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

(三)强调“学”的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微视频的穿插使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并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模式被提出后,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媒体教学进行优势互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控制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提高了。

二、微视频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一)微视频的扩展运用

微视频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信息传递工具出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能力兼容书面教材、教学用语、黑白板、模型及图片等传统教学媒体功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度延伸、链接音像教学领域,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3]。

(二)微视频的运用要求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传统媒体与微课视频进行有机组合,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穿插运用微视频与传统教学媒体时,必须结合课堂教学环节,遵循适时、适量、有效等原则。微媒体中所提供、展示的教学资源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且应富有生活气息,容易激趣,利于教师把控课堂各个环节。

三、微视频教学实践

(一)微视频课堂教学设计

在学习“函数概念”这个章节时,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导入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继而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引导、组织例题为学生展示两种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与学生一起探索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突破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结合学情及教材,利用微视频设计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深度揭示相似概念产生的背景,促进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微视频课堂教学过程

下面本文结合“勾股定理”的教学,谈谈微视频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1.微视频用在导入新知

万事开头难,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开端,良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新知识的导入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直接导入新知,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而微视频则为传统课堂的新知识导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视频的文字、图像、音频的强大功能,穿过“时空的隧道”,把毕达哥拉斯聚会的情景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微视频用在探求新知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师生之间可以展开交流与合作。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动手拼图,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教师可及时引入微视频展示古代数学家常用的“出入相补法”“总统证法”等不同时代的验证方法。微视频的动态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和理解,对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又如,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古代数学名题,如把七年级数学教材中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墓碑上记载的故事中的问题,利用微视频展示出来,学生定会感到好奇,并急于知道结果。生动、有趣的微视频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爱上数学,这既克服了难点,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微视频用在课外

班级有45 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掌握不到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回顾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课堂上无法及时吸收的知识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及时查漏补缺的良好学习习惯。实践证明,这种堂外之堂对学困生的课后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4.微视频与课堂的整合

初中生好胜心与好奇心较强,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构建高质量的授课平台。教师不但要关注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症下药,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创设与学生需求及认知特征相符的数学教学平台。在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复习教学中,有位学生自己录制微视频,提出“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未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这位学生从试题的出处、审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总结出发,充分地将此题展示给同学们。视频一播放,这位学生的亲切感、思考方式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学生微视频与课堂整合的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从另一角度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点燃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结 语

微视频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优化了数学授课形式与内容,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知识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相信在微视频熏陶的课堂模式教学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升。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利用微数学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搭便车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