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

2020-11-25 06:14蒋海丽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班风高中生教室

蒋海丽

(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浙江温州 325000)

引 言

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人们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判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而道德品质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班主任作为高中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之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理应肩负起促进高中生德行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上述原因,探索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未能关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致在与高中生沟通或者对其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手段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采用说教的方法或者是举办主题班会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未能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也会影响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部分高中班主任并未意识到可以将德育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同时也忽略了教室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会导致其德育的路径狭窄,德育效果难以获得显著提升。最后,部分高中班主任忽略了家长、社会机构等在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虽然班主任自己承担着非常沉重的工作压力,并且在日常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劳心劳力,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这也是高中班主任不善于利用外力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表现。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当前高中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进行德育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渴望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想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比较容易冲动,不喜欢父母或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主动拉近自己与高中生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他们。班主任要掌握与高中生顺利沟通的技巧,学会耐心倾听并尊重高中生的意见,发现其观点不正确时,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是要与高中生一起就此进行分析,一步步地帮助其认识到错误,这样高中生才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高中生,并且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这样能够增强高中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待和赏识是学生部分行为发生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其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要让高中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和期待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让高中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期待,诸如一个微笑、点头等,这些都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利器[1]。

(二)借助班级小事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在解决这些事情时,班主任应学会借助班级同学的力量,同时还要通过巧妙的安排和引导,借助这些班级小事来开展德育教育。例如,高中生的日常学习比较紧张,但是由于生病、家事等原因,有些学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请假,其学习进度必然较慢,而帮助这些学生赶上学习进度也是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但如果高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在抽不出时间帮助学生赶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鼓励班级学生对缺课的同学施以援手,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课。这样的班级小事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让高中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培养了高中生互助友爱的精神,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三)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对礼义廉耻、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十分推崇,而这些品质的塑造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巧妙利用传统文化来开展德育教育,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一个读书角,放置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书籍,诸如《论语》《孟子》《大学》《弟子规》等古文书,以及一些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书籍,让高中生在课余时间读一下这些书。这样既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效果,又能起到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班级活动,如传统文化故事大赛、短剧表演大赛、传统文化书籍的读后感想交流会、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高中生深层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精髓,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四)打造教室文化,营造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也是确保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要注意打造教室文化,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积极、健康的教室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高中生受到熏陶,从而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室文化建设主要是对教室这一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予以设计和布置,在此过程中既要注意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又要注意将德育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奋斗目标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用以时刻提醒和激励高中生;在教室墙壁上悬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类的标语,或者是一些蕴含德育元素的有趣图画;设置“班级文化展示窗”,将高中生的一些书法、绘画、作文之类的优秀作品陈列其中;设置“班级荣誉角”,将班级获得的一些集体荣誉奖状、锦旗等放置其中。这样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好地培养其集体意识。班主任可以让高中生参与教室的设计和布置,同时为了保持教室布置对高中生的影响力及德育渗透的持续性,班主任可以定时更新教室的德育主题,并据此调整教室布置[2]。

(五)抓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助力德育教育

对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要注意构建积极健康的班风。班风对高中生的影响非常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高中生的意志、行为等造成影响,因此,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高中班主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做好班风建设。

首先,班主任可与高中生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让每位高中生都能成为班风建设的参与者;督促班干部做好班级日记,坚持每天记录班级纪律、卫生、好人好事等情况,并将其在班级中公布,以此培养高中生自律、自省的意识。其次,班主任应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培养班级管理骨干,并且引导班干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使其主动发挥自己在班级中的带头作用,成为班级同学的榜样和标杆。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拔“孝心少年”“友爱之星”等,让一些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中生也能成为班级榜样,这样就能在众多榜样的带动和熏陶下,促进班级学生的德育品质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最后,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高中生、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沟通联系,通过这些方式全面了解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日常行为表现、心理状况等,并据此寻找能够帮助高中生成长进步的有效路径。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做到宽严并济,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课下则要与之亲切交流,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此外,班主任对待高中生要细心,高中生偶有表现不好时,必须查明原因再下结论,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得到高中生的认可和尊敬,在班风建设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六)联合学生家长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单纯依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无法获得显著成果的。高中生的身份不仅是学生,他们也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只是学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样会对其思想、观念、行为等造成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想提升德育成效,就要联合学生家长甚至是某些社会机构共同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应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其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其在校内的表现情况。特别是针对那些行为、情绪有异常,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同时,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指导家长配合自己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一些社会公益机构沟通,组织高中生去参加一些敬老、助农、照顾福利院儿童等方面的社会公益活动,这样也有助于增强德育效果。

结 语

总之,高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传承者,还是高中生的思想行为引导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高中班主任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借助班级小事开展德育教育;利用传统文化和教室文化辅助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还应抓好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并联合学生家长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当然,班主任还应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将高中生培养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班风高中生教室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