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分析

2020-11-25 18:24
现代英语 2020年22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徐 静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各类国际商务活动开展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提高国际商务活动质量,减少商务活动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障碍,合理有效地应用商务英语非常必要。但是,由于我国文化、语言逻辑等方面与英语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常常导致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即便学习了商务专业知识,培养了语言技能,仍旧难以很好地适应国际商务活动。因此必须要结合跨文化交际教学,以达到真正提升商务英语应用水平的目的。

二、相关理论背景

商务英语被普遍认为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内容涉及在商务活动方方面面中的英语实际应用。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向学生传授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乃至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上内容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同时注重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商务专业知识的积累。

商务英语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经贸往来不断增多,对商务英语有效应用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商务英语的应用帮助各企业员工掌握更加专业化的语言应用体系,提升各项商务活动的业务水平,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此背景下,提高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简单地说,就是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在实际应用中,跨文化交际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书面或口语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本身应用情景的差异,需要对语言的应用形式做出深入的了解,结合不同的文化、语言逻辑、沟通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为相应活动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在商务活动的特定情境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即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交际行为得体和有效的能力。

三、商务英语课程结合跨文化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当商务英语课程结合跨文化教学时,教师会在传授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商务背景下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都需兼顾。与此同时,学生还需培养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结合笔者的观察和教学实践经验,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学结合时很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务背景下的语言能力欠缺

尽管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非常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但结合商务背景的语言能力培养仍然不足。很多商务英语教材虽然涉及商务活动的诸多方面,但就语言习得需要的输入质量而言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商务领域特有的术语、表达方式众多,再结合较难理解的商务专业知识时,常使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真正提高商务背景下的语言能力。

(二)商务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欠缺

为了传授商务专业知识,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较注重理论教学。例如用英文讲授商贸理论及实践知识,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即便教师会在教学中结合商务背景培养语言输出综合技能,但语用能力培养却很难兼顾。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一知半解,对商贸实践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真枪实弹的商贸活动,大概率无法在特定的商务场合顺利得体地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三)商务文化意识欠缺

文化是商务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合理应对各种跨文化商务场合的策略性(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由于种种因素,这些内容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占比往往较小,这会导致学生日后在真正的跨文化商务场合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交际失败的结果。

四、商务英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性质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具有独立性

依据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管理目标来分析,其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具有独立性。当前部分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经常会将跨文化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混杂在一起,但是前者仅是将文化内容结合到外语教学之中,但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表层理论的灌输,它还在深度的实践过程中,与更多的异域深层次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和探究,从而传授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具有必要性

当前教学大纲指出要提升学生对灵活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广泛应用各种交流知识和技能。语言作为沟通贸易双方的媒介,是促进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这也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大型涉外商务活动中理解不同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适应不同国家中直接或间接的语言冲击,还要熟悉对外业务开展的合作洽谈事物的各种形式和惯例。所以,这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和“英语”带给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之下,跨文化交际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性知识的传递,还要在遵从语言能力的实践规律基础上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具有宽泛性

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来实施正确的教学方案。跨文化交际教学横跨多个学习领域,知识点丰富而繁杂,涉及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文化价值观培养、跨文化商务谈判和管理、商务礼仪和社会习俗等,从而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范围落实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因而,教师要立足于当前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本课内容的性质,针对这些知识内容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融入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礼仪培训、企业文化教学和商务谈判技巧等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商务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策略建议

为了弥补以上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在商务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其在商务背景下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商务文化意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加强商务背景文化知识教学

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相关商务背景文化知识的理解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而受限于有限的教学时间,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计划中往往占比较轻,这与其在相应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并不相称,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在课内外加强商务背景文化知识教学。例如在开展商务英语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人文等网站或慕课课程,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商务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知识的了解。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相关地域文化知识,以及有影响力的事件和人物等背景知识,这将有助于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整体有效性的提高。

(二)加强中外商务文化比较教学

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常常由教师通过以真实语料为基础的情景或案例等材料引出话题,让学生熟悉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及表达,以及涉及的商务专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能够深刻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文化因素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进行比较,尤其是价值观的比较,使其了解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价值观是文化概念的内核,深刻影响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通过加强商务情景中体现出的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差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特定商务情景下的文化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文化敏感性和移情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不同商务交际情景。例如讲解商务谈判时,可通过典型对话展现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谈判风格,分析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失误或冲突,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中国人的谈判策略和方法,与其他文化进行对比归纳,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异同的原因,找出应对谈判失误的策略,在巩固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类型和渠道的真实语料,如原版商务报刊杂志、国外著名商务网站、电视广播等有声媒体,引导学生接触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动态,并与国内的同类型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视野,丰富其商务语言文化知识,强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加强商务英语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教学

交际成功包含多种因素,语言和非语言因素都不容忽视,因此注重传授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

语言文化因素体现在不同语言层次中,教师可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有针对性地强化不同语言层次中文化因素的综合讲解,使这些零碎的知识整合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同时需注意的是,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要及时更新专业文化知识,跟世界保持同步。如在词汇方面既要注重总结不同情景下一词多意的情况,又要将互联网上与商务相关的新词及时输入给学生;在句法方面,正式的商务信函多使用名词化短语、介词短语,以往倾向于使用复合句和长句以凸显正式程度,如今则有简化的趋势,更多使用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日常用语;在语用方面,跨文化交际学中研究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高低语境等都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适用。

非语言文化因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与交际实践密切相关,教师应采用更加直观、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切身感受非语言文化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场合的实践运用。例如特定商务场合的问候、握手、感谢及回应方式等,可设计任务或项目,以组对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体验,提高应对不同跨文化商务情景的策略能力。

(四)加强商务文化意识培养

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既包括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宏观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商务礼仪等微观方面的内容。培养商务文化意识应贯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导向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以笔者的一次教学实践为例,在案例分析时涉及商标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解读不同会影响品牌受欢迎程度,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分组对市面上常见的国内外商标和品牌进行调查,找出可能影响其销量和普及程度的文化因素,并分析归纳应对策略。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有的甚至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实地了解消费者对特定商标和品牌的好感程度,有的在网上搜索该品牌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进行中外对比,分析异同和原因,并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及时总结并给予点评和激励,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这一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既树立了品牌意识,又强化了商务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设计组织教学任务时有意识地将商务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营造商务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商务文化差异的感受性,达到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兼顾学生语言专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互动教学法、认知法、设置情景法、交际教学法等,在教学中贯穿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商务背景文化知识、商务语言和非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以及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