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2020-11-27 04:39陈丽萍
时代经贸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总账财务财务管理

陈丽萍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速度、效率和发展水平。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一份真实、有效的信息大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工具;为企业的财务状态进行管理,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打下重要的基础。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企业管理的技术和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应用的价值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有效将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便跟上市场的发展脚步,提高效率和效益,它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而EPR作为一种管理软件,其任何模块的数据从预测到统计都是通过财务管理体现,所以,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EPR概述

EPR管理工具在企业应用中,其最大特点是可以更好将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使其最大程度得到优化。此外,EPR管理工具应用到企业中具有实时的检测效果,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有关策略调整,保证企业管理者得到的信息是有效的,便于企业科学进行决策。也正因其具备上述优势,对企业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所以广受我国各大企业的使用。此外,EPR系统的适用性较强,不仅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同时还可以应用到运营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这些部门在传统管理方式下很难实现高度的统筹,但通过EPR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及时的更新和最大程度的优化。如此一来,企业在其推动下,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内部管理效果,同时为企业的外部发展夯实基础。

二、EPR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特点

EPR模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及时性以及前瞻性,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对此,以下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高度的集成性

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全面,需要全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统筹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这些工作较为耗时,降低工作效率,管理起来也因财务数据信息较多存在一定困难。而通过EPR系统可以避免这一点,如EPR系统中具有财务共享模式,各个部门只需要将信息上传到系统中,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查看。除此之外,通过EPR系统还能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且当这些信息准备充足之后,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相关报表,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减少工作误差。

(二)及时性

EPR系统是通过网络为支撑,所以具备网络的及时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通过使用EPR系统,可以收录和反映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同时还能了解企业下属的生产系统及其供应链和仓储管理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捕捉、收集、调整,将其反馈到财务系统。财务管理工作者通过最新的反馈信息,及时针对性地调整资金控制模式,从而保证企业每个项目、财务目标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三)前瞻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预算和结算之间往往不能有效衔接,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及时反映每一项工作的实际状况。例如预算管理费用的使用状况、进度等。而通过EPR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项目的运转状态,了解各项费用的实际状况以及执行进度,同时还包括与项目有关客户的信用情况等。进而发现项目和合作方未来存在的财务风险状况,以此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为财务分析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从而减少风险。

三、EPR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EPR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备多种特点,但如何才能将其作用真正发挥到企业的应用中是关键部分,以下就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财务运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EPR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中,预算管理环节已相对成熟,尤其预算管理中的编制和控制环节,可以将各种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随时生成报表,为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控制。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方式还便于企业在某一项目的预算中或是企业的发展预算提供帮助,了解与实际发生的额度是否存在差距。如果发现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会进行预警,便于企业及时进行预算调整,避免因预算失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当企业将这一环节应用到预算管理中,可以使得财务管理共享中心得到优化,将其应用到预算编制过程中,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笔者以某餐饮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进行预算报表的制定时,有关管理者为保证预算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会为预算管理人员预留出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该工作。而通过使用EPR财务管理共享系统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产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的状况,如果出现品质、数量等问题,通过EPR中的记录,找到相关负责人,追究其责任,为公司的销售产品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财务核算中的应用分析

财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总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首先在总账管理中,由于企业财务部门的总账涉及环节较多,如企业各个环节的采购支出、其它各项收入记录、人力部门的薪酬、每月的运行结果数据等,核算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而通过使用EPR系统,可以使得企业的总账核算效率得到提高,又不会太复杂。除此之外,还便于管理,可利用存储这一功能,将现有的信息进行总账管理,同时还能够容纳其它意外因素,保证所出具的财务报表能够最大程度服务于各类财务信息的使用人员。其次,在财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企业中固定资产较多,且种类丰富,管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在传统的管理中,由于企业的发展需要购入固定资产物资,且现存的固定资产物品会出现变化,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新,但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很难及时的跟上折旧费用转换的速度,来对其进行重新的记录。而通过应用EPR管理模式,可以使得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信息能够跟上市场水平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同时,还能及时生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报告,便于有关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资产的变化情况。最后,则是资金管理中的应用。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运行状况,具体包括采购环节、销售环节、企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确认等。借助EPR系统,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提高资金管理的准确度,并节省在这一过程中的精力。具体来说,这一模式下,可以对企业银行存款和先进存储数量进行及时的更新,并收录相关的凭证作为日后查证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经营期间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预测,对风险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企业外汇进行管理,并进行整理和汇报,使企业有关决策者及时了解资金结构状态。

(三)在财务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中,财务分析的水平取决于企业经营数据的质量。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但通过使用EPR系统可以使前期获取的准确度更高,也就为后期的财务分析提供基础。另外,EPR模式下财务分析,具有丰富的储存数据和运算技术,使得分析准确度也更高一些,实现企业对于当前和未来的销售能力、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的科学分析,并通过上述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符合实际发展状况的报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得知,EPR系统是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中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财务分析报告,又能使其随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总账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民国大陆银行总账制度的兴衰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往来款项中一般总账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