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研究

2020-11-27 04:39
时代经贸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民农业

曹 彬

自2005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始,农业信息化一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方向被纳入其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关乎全民族人民生存的至关重要的头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值“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倍增效应,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因此,为了走近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继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研究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则显得尤为关键。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不乏我国有许多科研人才,潜心研究并加以实践,现如今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直逼一些发达国家。现状如下:

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信息共享在农村得以实现。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对农业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例如:“户户通”工程、行政村通宽带工程,使得农业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最全面的农业资讯。大量的信息库、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相继建成,拓宽获取农业资料的途径,增加农业信息的种类。

2.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提高

由于大量的信息库、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相继建成,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对信息的需求增加;农业信息化日渐普遍,农业现代化已成必然趋势,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信息水平,在就业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机会。

3.农业信息服务定位不准

商场上的物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农业信息网络市场也是如此。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农业信息网站,鱼龙混杂,让人无从选择。信息网站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详细的介绍,分类也是五花八门,农业信息需求者难以辨别其中优劣,以至于挫伤自身的积极性。

4.专业供需矛盾突出

从事农业行业的工作者一般都位于农村,并且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完全充分有效利用农业信息,且在农村大部分地方都未设置相应的技术培训站点,缺乏专业的农业人才,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将对应的人才分配到农村。

(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平均纯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至2011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上升至6977.3,增幅达52.22倍,可谓惊人。1.家庭经营收入方面,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工资性收入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进一步的打开,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就业更加多样化,农村劳动力选择在外就业人数增加,工资性收入进入平稳回升。3.财产性收入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推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财产性收入缓缓上升。4.转移性收入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强化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使得转移性支付占比居高不下。

二、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农业信息化平台是种植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对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有许多农业信息不能直接从农业网站上获取,这导致农民不能快速获得实时的农业信息。此外,有部分区虽建设有农业信息化平台,但却未设置专门的人员管理,导致网站中的内容不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造成一定的行政资源浪费。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系统不完善

美国的精准农业如今发展的是如火如荼,精准农业基本覆盖美国本土农业行业,他们利用3S技术进行精准分析,结合不同地域的特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再给与技术上的指导,这使得美国的精准农业试验田的产量提高了30%。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等地都使用了这项技术,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我国随从国外引进了这项技术,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等问题,未能很好将这项技术推行到农业行业中,未能使农民真正从中收益,而获得收入的增加。

(三)农业信息系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家推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政策,并且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三农”问题摆在首位,引起了大家对农业相关事业的高度重视。任何事物都是循序渐进,刚出台的新政策难免有很多不足,这就让许多有心人钻了空子,使得农业信息化无法保证真实、有效的信息能够传达到农业工作者的手中,同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诚信度,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传播,从而阻碍农业的发展,导致人民的收入带有未知性。

(四)农业信息化队伍薄弱

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大多都没有专业的技术背景。很多农民文化水平有限,掌握信息能力较慢,信息意识和使用能力较弱。大多数农民没有得到过专业的信息培训,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水平较低,造成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及发送信息的困难。

三、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

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当地政府应深入意识到现代科技技术的重要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员、技术、资金,以加快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其次,应保障建成后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可正常运行。不断完善平台中的信息,并定期更新其内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实时关注平台的运行情况,以保证平台运行的正常性与稳定性。工作人员定期上交总结报告,开展农业信息交流会,以提升工作水平。最后,应加强网络安全维护,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障农业信息化平台运行的安全性。

(二)农业信息技术系统化

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应尽可能地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情况,研究出适合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初步形成后,加以实践应用,并不断加以改进,使之系统化,逐步使我国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实现高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达到促进农民收入的初衷。

(三)完善农业信息系统相关规章制度

目前市面上农业信息网站良莠不齐,从事农业的工作者相对来说一般知识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辨别,因此国家应根据相关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使农业工作者能够安心、放心、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此外,有关的规章制度还要注意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进和落实,改善农业信息网络环境,对肆意破坏、阻碍国家农业发展者进行严惩。并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网络管理,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业网络信息平台。

(四)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的人才

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做好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并加强对现有农业信息化网络专业人才的培训,使他们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当今我们最缺乏的就是精通农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农业工作者大多是奋战在一线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而信息技术工作者缺乏对农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可以建立一个平台,通过双方的深入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