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前的财务规范化问题探讨

2020-11-27 04:39吴定宏
时代经贸 2020年14期
关键词:盈利关联税务

吴定宏

一、概述

根据《公司法》解释,企业上市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向公众发售股票的发行方式。企业上市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首发股票上市(IPO上市),即企业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上市申请,接着证券管理部门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符合所有发行条件的企业才能在证券市场上市。二是买壳上市,即公司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入另一个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足额的可控股股份,在拿到该公司的控股权后,进行资产重组,把本公司的主要资产和业务注入被重组的公司即壳公司,如此该公司借助壳公司即可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对比这两种上市途径,借壳上市的方式比IPO上市便捷很多,而且巧妙避开了IPO苛刻的要求受到的限制也少很多,上市所花费的时间更少。

二、企业上市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财务问题

(一)企业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企业上市主要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更多的资金将企业发展壮大。所以,能够上市的企业财务状况必须足够优秀,才有资格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投资者的信赖。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产生利润多少的能力。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在主板以及中小板IPO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一是上市公司的财务在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二是企业发行前的股份总额要在3000万以上;三是在最近的一期没有弥补亏损的情况;四是最近一期的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要在20%以上;五是最近三年的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累计最少也要达到5000万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产生的营业收入在3亿以上;并且企业要保证无影响持续盈利能力行为存在。可见,企业要成功上市在盈利状况这一关就必须经受十分严格的考验。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盈利标准,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盈利能力,保证其经营活动能够持续产生可观的现金流量,保证拥有强大的持续盈利能力。

(二)企业税务问题

企业的税务情况将会经历严格的审查过程。首先,审查企业目前执行的税种及税率是否合法;其次,了解企业目前享受到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政策是否合法合规;最后,检查拟上市企业在最近三年内是否做到依法纳税、或者是否有被税务部门处罚的情况。一旦公司在上市前被查出存在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那么该公司在三年内将不能在主板市场上市。

(三)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适用问题

企业要成功上市需要关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政策适用性问题。上市前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处于成长期,对财务规范管理要求不高,以至于企业在财务工作和会计政策方面可能存在多处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出于其他考虑,会存在不止一套账的问题;还有企业的收入问题,企业是否做到规范收入确认方式,保证收入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相关的处理问题,企业是否做到规范各种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以及使用的会计政策,是否拥有相对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的会计政策的是否保存一贯性及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四)独立性与关联交易问题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独立性和关联交易方面均提出了要求。在独立性方面,要求企业必须做到人员独立、资产完整、财务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的“五分开”。因此,企业在上市前的辅导过程中,应该听从上市辅导机构的指导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独立性。关联交易是指企业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活动。证监会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发行人应该完整披露关联方交易并且按重要性原则恰当披露关联交易行为;关联交易价格要公允,不允许发生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发行人与主承销商不得向关联方配售股票。因此,企业上市前必须重点关注企业五个方面的独立性问题以及了解企业的关联方交易情况,明确产权关系及关联方,保证发生的关联交易具有合理性。

(五)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企业申请上市的过程中,其内部控制情况必然会受到重点调查。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前的内部控制工作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等情况。企业内部控制被认定存在严重缺陷也是导致企业上市失败的一个因素。

三、企业需要加强财务规范管理的方面

(一)进一步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企业要重视持续盈利能力问题,据以往上市失败的公司情况看,很多企业都是在持续盈利能力方面会出现问题。所以,企业上市前要有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的意识,分析财务报表中与盈利能力相关的指标,分析企业净利润过程和主要来源。为了满足持续盈利要求,企业需要选择最适合上市企业适用的经营模式,而不是一味强调低成本的模式。企业的经营销售业务要保持连续性,企业需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前采取措施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保证企业未来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

(二)重视税收筹划及防范税务风险

企业在上市前必须要重视税收筹划问题。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内外账的情况比较普遍,上市挂牌前就可能受到税务处罚和调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出现调整范围太大而被视为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极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上市结果。企业上市前还需要注意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以及相关的补贴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因此,企业上市前必须重视税务问题、防范税务风险,关注企业的涉税问题,包括会计和税务收入差异、税务优惠、按时缴税、税收依赖等。要及时申报纳税,注意避税行为的规范性合理性,避免因为税务问题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

(三)加强会计基础和会计政策规范化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财务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企业需要加强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财务人员的相关财务意识,有效提高财务核算的规范性。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会计准则,遵循几大会计原则,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不随意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坏账计提准备比例、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方式和收入确认方式等。

(四)保持独立性,重视关联交易对企业上市的影响

企业需要保持较高的独立性,要做到独立的组织机构,公司股东和企业独立,避免出现公司人员、机构混同和资金占用情况;要有独立的财务体系;独立的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发生的关联交易会给企业带来两种不同的影响结果。从有利的影响看,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关联的关系,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不利的影响角度看,关联交易的双方并不是在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进行的交易活动,所以不排除会出现不公平、不合法的情况,比如存在内幕交易、利润转移、市场垄断的动机,有可能会影响到部分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所以,企业上市前最好尽量避免重大关联方交易活动的发生,如果必须发生,那要保证交易过程及财务处理过程要做到合理合法。

(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点,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解决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会计人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保证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到位;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等。

综上所述,企业上市前需要对从多个方面去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包括提高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依法纳税,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防范税务风险问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提高企业独立性,做到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五个方面的独立,同时重点关注企业关联交易情况,妥善处理关联交易问题;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等,通过对以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保证在上市审核环节顺利过关,实现企业成功上市的目标。

猜你喜欢
盈利关联税务
饲料涨近1000元/吨,鱼价大幅下滑,2022年草鱼盈利拐点在哪?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奇趣搭配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