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2020-11-28 18:16郑昊郑芳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绿带行道树城市道路

郑昊 郑芳

(1.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和地理与规划学院;2.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0.引言

根据道路的平面位置可以将绿化部分进行合理划分,主要包括中央分隔绿带、机动车隔绿带、非机动车隔绿带、行道树池、停车场绿化、路侧绿化等,不同的位置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因为绿化的造价比例相对低,并且平面多重复相对简单,所以绿化设计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在建设环节,很多设计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建设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空间、地形及植物等方面发现问题,提高绿化设计水平。

1.城市道路绿化空间

(1)中央分隔绿带,也被称作中分带,多位于城市道路的快速路面,主要作用为分隔不同方向的车流,需要在和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处进行绿化设计,设置绿植或者枝叶繁茂的植物,能够阻断反方向车流灯光,避免眩光,有助于维护交通安全。在设计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中分带预留宽,为10m~20m左右[1]。在和快速路相连的位置存在断开,长度较长。除了路基的延伸,对道路结构断面进行分析,在该带种植植物能够和土层连接,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积极意义。(2)机动车隔离绿带和非机动车隔离绿带,也被称为机非带。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部分支路过于狭窄,其他大部分路面都会预留机非带空间,确保非机动车的正常、安全形势。通常该带空间狭窄,宽度在1m~3m,规范明确宽度≥1.5m,主要种植乔木,如果<1.5m,不适合种植乔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机非带情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宽度可以符合植物生长需要,虽然不会遮挡交通指示以及行人的视线,但是还有其他影响绿化设计的细节问题。(3)渠化岛绿化。一些道路相对很宽,其交叉口设有渠化岛。渠化岛下方存在过路管线,为了保证安全性,需要确保视线的通透性。因此在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通透的原则,保证管线避让水平和垂直距离得到满足,在该带种植一些乔木,可以达到遮阳的效果。(4)行道树。行道树包括树池和树带两大形式。其中树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树带的绿量多且植物生长好,但是应用较少。部分城市的行道树水池和树池之间改造为废的机动车停车空间或者人行道。如果行道树树池尺寸≤1.5m×1.5m,如果宽度低于1.5m,则会对乔木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行道树的高度需要和道路的宽度保持对应比例,进而体现道路整齐的效果。对城市绿量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树带这一方法,虽然无法保证路侧连接成一个整体,但是还是能够保证几棵树种植空间连接为一个整体。(5)路侧绿化。多数情况下,路侧绿化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一些宽度合适的路面可以建设为街头游园。但是电线杆、各式各样的管线、检修井以及较大的高差可能会对路侧绿化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考虑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性。是否将其建设为游园,还需要深入现场对路面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周围环境性质、场地功能以及人流量的多少,之后再明确是将其作为主要通行路面还是建设为街头游园,或者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建设水滨公园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场所。(6)停车场绿化。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城市交通路越来越大,车辆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停车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停车场绿化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管是在停车位与停车位之间设置乔木的种植空间,还是使用遮阳棚等方法进行绿植种植,目前停车场绿化方法也在变得更加丰富。在对停车场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严密分析,在确保视线通透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绿化设计方法,例如可以在乔木下使用木片、草坪及地被植物等。

2.城市道路绿化地形

对尺度展开分析,在城市道路系统中,道路断面的所有绿化空间的尺度单位均为m。因为受到宽度因素的影响,同其他景观进行比较,城市道路系统景观地形的处理变化幅度非常小,对道路的长度进行分析或者通过车速加以观察,地形的起伏并不明显。对绿化土层断面线形展开分析。

(1)凸起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作用为绿化带自然排水,防止局部存在严重积水,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将其应用于中分带和路侧绿化带中,还具有划分空间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观赏性。(2)平地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适用于活动场地。道路建设过程中,机非带等一些立体空间十分有限,很难做出其他地形,所以多使用平地的形式。(3)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海绵城市理念得到了诸多城市的认可和应用,很多城市道路开始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道路绿化过程中。例如常见的植草沟、生物滞留池等,如果降雨量不大,可以将一些雨水滞留,解决地面积水严重的问题,还可以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

相关研究显示,在对雨水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宽度需要大于1.5m[2]。最新推行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中明确指出,如果绿化隔离带种植乔木,不要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因此,将海绵设施应用于绿化设计,还需要自信分析,注重道路功能的优化,具备立地条件的城市次干道和路侧绿化可以使用。

3.城市道路绿化的生长

通过对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大多数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营养、土壤以及光照,要定期对其进行浇灌、修剪和除虫。结合现状分析,目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通常使用陆生植物,不耐水淹。如果选择耐水淹植物,其品种十分有限,大面积实施海绵设施使城市植物过于单一,对生态的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当前城市道路的通行量非常大,面层难免存在污染物。在雨水季节,污染物溶在地表径流,只是初期雨水水质不佳,对植物的成长以及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绿化的丰富性,保证一路一景,达到长期绿化的景观效果,需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陆生植物,慎重选择水生和湿生植物。

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新要求

对行道树来说,因为车辆的碾压以及行人的踩踏致使土壤板结,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公民素质,强化管理措施,方能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设置防护栏。目前机非带中的路灯、交通信号的管线埋设、路牙石以及混凝土的存在使道路植物生存空间变小,这也是多数城市机非带和行道树绿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3]。目前国内已经将市政和园林部门合二为一,相信今后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也对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设计之前,保证设计人员了解道路图纸,做好专业的衔接,通过合理的设计措施解决绿化和其他设施的冲突问题。目前绿化工程在道路建设中造价的比例较低,极易被忽视,这便需要设计人员保持严谨的态度,加强对道路绿化细节问题的分析,例如公交站台空间预留,以防后续破绿,管线的埋设需要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保证绿化排水和道路排水的协调性,根据道路周围情况及距离对绿化的品种和方法进行合理调整。深入实地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图纸上没有标注但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如果需要使用海绵设施,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计算雨量的专业能力,明确海绵设施的汇水面积,凸出设计效果。

5.结语

对城市建设来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应加强对其的重视,合理选择种植植物类型,强化自身的绿化意识,不断提高绿化质量,进而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及质量,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绿带行道树城市道路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行道树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漫说古代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