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用观赏植物虎舌红资源开发现状

2020-11-28 23:34张龙辉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药用园林叶片

张龙辉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1)

1 引言

虎舌红(ArdisiamamillateHance)属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Ardisia)多年生常绿小灌木,为我国珍稀观赏植物。虎舌红通体长满茸毛,其红色的叶片和果实在太阳光照射下互相映衬,色彩鲜艳夺目,是集观叶、观花、观果的全株型观赏植物,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单项竞赛室内观叶植物大奖后,其观赏价值更备受国内外观赏者的青睐[1]。虎舌红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对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及各类炎症都有治疗药效。本文就20年来国内虎舌红资源开发现状、树木特性、资源分布及种类、市场前景、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虎舌红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虎舌红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2 国内虎舌红资源开发现状

虎舌红是药用与观赏兼备的珍稀植物,多生长于山涧、竹林或灌木丛下的阴湿处,呈散生零星分布,自我更新生长能力弱,野生资源极其濒危。自1999年跻身世界名贵花卉行列,市场对虎舌红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虎舌红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甚至出现“野外虎舌红难找”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其一,受“追求原生态、观赏自然美”的传统观念,致部分采摘者受利益驱使,直接进山入林采挖野生虎舌红,以供市场需求。其二,引种驯化需要一定的周期,不如采挖野生虎舌红便利,可直接满足当下的市场的急需。其三,种植存在跟风和盲目, 市场供不应求时就大面积栽植,忽视优良品种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致栽培出的苗木规格不一、品种好坏参差,最终价格底下而直接挫伤了林农种植的积极性和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其四,虎舌红相关研究集中于成分萃取、药理药性、繁殖方法、生境条件等方面,但在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及指导种植技术服务上较少。其五,已有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植株栽培、繁殖方面,而园林观赏价值应用方面较少,以致虎舌红的园林造型单一、景观单调。

3 树木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虎舌红因叶片红厚具茸毛,极似虎舌而得名,商品名或别名是宝鼎红、红毛毡、佛光红等。为多年生矮小灌木,株形紧凑直立,株高10~25 cm,须根系,具葡匐木质根状茎,幼枝有褐色卷缩分节毛。叶纸质,长7~14 cm,宽3~5 cm,互生或簇生于茎顶上,羽状脉,常在叶缘连接为边脉,边缘有波状不清晰圆齿,两面及叶缘常有腺点,叶形为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红润具茸毛,叶背淡红色。两性花,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7~15朵;花瓣粉红色或近白色,基部稍连合,右螺旋状排列,具腺点;雄蕊生于花瓣基部。浆果核果状球形,果色鲜红似玛瑙,被腺点;果期长,常年挂果,一般新果出旧果才脱落,是常年观果的园林观赏植物[2,3]。

3.2 生态学特性

虎舌红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长于海拔500~1 200 m半阴环境,不耐高温及严寒,最适生长温度为l0~25℃,能耐≤-5 ℃短期低温,≥37℃或≤-4 ℃则停止生长;年降水量在500~1500 mm,相对湿度70%~80%。50%遮光率的人为遮阳控光环境下,虎舌红生长迅速,光合作用强、叶绿素增多。适宜pH值5.5~7、通气性良好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土壤,板结度高的碱性土壤不适宜栽植。南方全年营养生长3个高峰期,即:3月中旬至4月底的抽春梢、5月至8月初的抽夏梢、8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抽秋梢;每次抽梢部分往年叶片变黄及脱落;4月初现花芽枝条、5月下旬结蕾、7月份开花挂果、10月份果实成熟,挂新果后旧果脱落[4]。

4 虎舌红资源分布及种类

虎舌红集中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东至闽赣,西至云、贵、川,南至桂粤台,北至湘鄂。自1992年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首次发现江西省大余县野生虎舌红并引种驯化至今,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相继选育出了3个新品种:“红虎舌”紫红色叶、茎和叶密被深紫红色柔毛,紫红色花,花期在6、7月份及8月初,果色先紫红后鲜红;“绿虎舌”绿色叶、茎和叶密被白色柔毛,白色花,花期在6、7月及8月初,果色先绿后鲜红;“白毛毡”嫩绿色叶、茎和叶密被白色柔毛,白色花,花期在5、6月份,果色先绿后鲜红。此外,林若冰在《虎舌红的驯化栽培技术》中指出虎舌红有5个品种,即黑虎舌、白虎舌、圆叶虎舌、矮虎舌和淡虎舌。

5 虎舌红市场前景

5.1 药用价值

在《中草药》及《云南中草药》中均有记载虎舌红全株可入药,味辛苦、性凉,具有清热祛风湿、活血散淤、去腐生肌、跌打损伤、胆囊炎、便血吐血、小儿疳积、虚弱咳嗽等药用疗效。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现代本草纲目》《新华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虎舌红的药用功效。同时,凌育赵等[5~7]在分析虎舌红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指出虎舌红成分中的龙脑、石竹烯类、没药醇、金合欢醇的活性与其清热解毒、防腐止痒、消炎灭菌等药用功效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研究虎舌红根茎三萜皂苷类成分中指出虎舌红根中的茎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等活性;在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虎舌红生物碱类成分中指出其成分中的去氢飞廉碱与其祛风清热,凉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 治风热感冒,跌打瘀肿,疔疮肿毒,汤火伤等药用功效有明显的相关性 。

5.2 园林价值

虎舌红为多年生常绿小灌木,叶片在阳光或灯光下不同角度观赏会呈现不同颜色,果色鲜红且常年挂果,是最佳全年观赏园林植物之一。叶红而厚,茎、叶密被柔毛,抚摸时似婴儿皮肤;球形核果似玛瑙,簇生于枝顶,与叶片相衬托,如虎舌挂珍珠装饰;花期20 d,花色白色或红色。虎舌红适应性强,喜光耐荫,可作室内盆栽、盆景,但需切记夏季要部分遮阳、冬季要微弱光线照射。在园林景观配置应用中,乔木和灌木营造人工森林环境,调节局部温度、湿度等气候,虎舌红则可片植、丛植在乔灌木下,满足景观观赏的空间垂直要求,增加园林观赏的层次感,缓解视觉疲劳,适用于公园、别墅、小区、室内的园林景观设计,增加景观配置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感,提升观赏乐趣。

6 繁殖技术

6.1 播种育苗

虎舌红为常年挂果植物,结新果后往年果实才逐渐脱落,果实成熟度高且量大,种子萌发性强且无休眠期,可即采即种,为种子采收后大量育苗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效途径,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种植成本,是播种育苗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播种育苗有2种方式,即精细化播种育苗、粗放型播种育苗。精细化育苗:待10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去种皮后清水浸泡3 d,再进行种子催芽,每个穴盘底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80%种1粒种子再盖上20%的表土(与底土相同),放置于温室内,定期喷灌或浸灌(夏季多浇水,1~2 d浇水1次;冬季少浇水,3~4 d浇水1次),待翌年春季可移植至田间。粗放型育苗:待春季种植时(2~4月)即采即种,采收成熟种子,去种皮后清水浸泡2~3 d,直接种至土壤中,保持多勤、量少的浇水。

6.2 扦插育苗

采用虎舌红的嫩枝进行扦插,成活率比较高。于当年4月前或9月,此时温度10~25 ℃、湿度80%比较适宜,剪取主枝或侧枝,剪成约5 cm长度的插穗条,剪除多余叶片留1片叶即可,降低蒸腾作用,底部蘸生根粉,插于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基质中,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15~20 d后生根。

6.3 组织培养

选取新生枝条的顶芽或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洗衣粉浸泡20 m,然后用刷子刷洗干净,再放到流动水下冲洗2 h。转到超净工作台上,用浓度为75%的酒精震荡消毒45s,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0.1%的HgCl2溶液震荡消毒8 min,无菌水冲洗6次,最后接种到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上。一个月后继代一次,当试管苗长出3~4 条不定根时,将生长健壮的植株打开瓶口,炼苗3 d,然后转入自然光下炼苗 1周后,移栽到已消毒的营养土中培养[8]。

7 展望

虎舌红自跻身世界名贵花卉行列,又是特有的园林与药用兼有的树种,越来越受民众喜爱,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加快虎舌红的人工栽培技术、园林应用、药用机理和有效成分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护和发展虎舌红资源的最佳途径[9]。当前,虎舌红资源开发应用较为粗放,尤其是长期的过度采挖造成虎舌红野生资源岌岌可危,今后应在保护资源前提下开展成分提取和园林景观的市场应用。

猜你喜欢
药用园林叶片
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植物叶片分割方法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叶片”从无到有生成燃料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我的植物朋友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互帮互助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