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视角下校园物流服务模式研究

2020-11-28 23:34陈玲珠郭晓彬耿如花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取件物流师生

陈玲珠,郭晓彬,耿如花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1 引言

21世纪人们最为畅谈的话题就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网购成为每个人心中首选的购物渠道。当代大学生具有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将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一步完善绿色校园物流服务模式。

2 大学在校师生物流理念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QQ、微信、PC端、百度贴吧等)和线下纸质问卷填写相结合的方式,回收的有效问卷一共有297份,主要以大学在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同时,对在校师生和物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访谈人数为10人。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校园物流现状。发现了如物流中心的基础服务设施简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快递包装等问题。

3 大学校园物流现状

3.1 大数据下的物流现状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1]。

《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0198亿元,年人均快递业务量从2000年的0.01件增长到36件[2]。2018年全国共消耗各类快递包装材料消耗941万t,在2000年这个数字为2.06万t。

调查发现,快递纸箱类包装废弃物仅不到5%被重复使用,按重约80%纸箱被回收,约15%混入了生活垃圾,平均每吨快递垃圾填埋所需费用为705元,2018年填埋138万t快递垃圾需垃圾处理费用9.7亿元[3]。

同时报告指出,废弃快递包装材料混入生活垃圾,不仅加大了环境承载压力,也造成管理成本的增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至2025年填埋快递包装处理费用将达42亿元,碳排放量也将达到5706.10万t。

3.2 校园物流现状分析

3.2.1 校园快递代理点的整合情况

多数大学校园内设有固定代理点,如:四通一达、天天快递、邮政包裹等统一由菜鸟驿站进行代理;顺丰快递通过与菜鸟驿站合作、京东快递则多数选择在菜鸟驿站附近建立代理点。

3.2.2 快递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中消协就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4]。本应采用相对简洁、合适的快递包裹却由于消费者希望物品完美无缺、快递公司希望作业效率高效、商家希望得到消费者的满意回复,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化标准导致快递包裹所需严重超出商品本身需要、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过度包装。体积过大既浪费材料,又占用运输空间和商场空间,造成相应费用和成本上升,而这部分成本最终会加到销售价格上,由消费者承担[5]。

3.2.3 服务问题

当今校园快递物流模式主要为建立营业站点,这种模式便于配送人员配送快递,能让收货人更为灵活地分配时间。但由于快递公司种类繁多,网络信息同步与共享效果不佳,导致快递信息与实际信息不匹配,这导致漏拿、错拿、冒领等现象,造成了不少损失。

3.2.4 校园自提柜的闲置

解决校园最后一公里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建立快递自提柜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案。但大多数设有快递自提柜的校园真正对快递自提柜进行合理利用的并不多。有部分学校建立快递自提柜后并未合理利用,导致价格不菲的自提柜形成“闲置的杂物”,这不仅占用了本来就不多的宿舍区域,还浪费了建设资金等。

4 建立绿色校园物流模式的必要性

虽然目前高校校园市场的前景良好,但仍存在不良竞争现象,这导致校园秩序紊乱、学术氛围被破坏,以下几点主要围绕绿色物流、校园快递频率、包装问题等进行分析。

(1)物流公司作业车辆进出校园时带来的空气污染是不可小觑的,大型货车在进入校园时,没有被过滤排放的燃油尾气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影响并对身体产生危害。

(2)大学校园每月接收快递5件以内的同学占37.85%,接收5~10件的同学占24.77%,由此可见大学生收件的频率较高,随之相应的快递包裹就会增加,如果快递包裹包装得不到合理的回收再利用,包装物的大量堆积会给环境造成压力,若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生态环境、坏生态平衡。

(3)大学生在取完快递后选择在寝室拆开包装的人数占比61.68%,在回寝室的路上拆开的占比20.56%,在快递点立即撕开占比18.69%,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在寝室拆开快递,多数的快递包装物是按照生活垃圾来处理的[6]。

(4)在校的师生人数众多且人流量大,如无统一规定的快递包装回收站,容易对校园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在回寝室的路上拆开包装则影响快递包装有效回收与利用,同时也会对校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5)目前我国采用的快递包裹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用作快递包装袋的塑料大多数为不可降解的材料,这无论是对校园还是对整个国家而言,仍是一个解决难题。可降解塑料作为新兴发展项目,但仍处于研究阶段,实施可能性仍待观察。而纸箱虽容易被降解,但直接做填埋处理方式来降解纸箱实属浪费森林资源。

(6)快递包装袋的危害:通常作为快递包裹的塑料袋为彩色,其中以黑色居多,而黑色的塑料袋大多数是经过多次的塑料制品回收再生产制作而成。彩色塑料袋使用的着色剂通常含有苯并吡,这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与食品接触后,可能会转移到食品中,使人慢性中毒。人们惯性地使用‘毒袋’,既是致癌物质的受害者,又不知不觉地充当了致癌物质的传播者。通过走访,并未在快递站附近发现有相关的危害提示。

5 校园物流服务模式设计研究

校园网购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首选购物方式,校园物流的发展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现代化的校园物流是以师生用户为起点、以师生用户需求为目标、为师生用户创造价值的,这个价值是广大师生通过切身体会即可得知的利益[7]。对物流现状和建立绿色校园物流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绿色物流服务模式为前提,提出在学校、师生、物流公司等多方参与下的校园绿色物流服务模式。

5.1 校园物流中心的建立

校园物流中心的服务模式将打破传统物流公司直接配件给师生用户的服务实践理念,而是将往来于物流公司和师生用户之间的快递直接交由校园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送[8]。在多个物流公司处接收校园快递后,将快递进行分类、贴标后发送即时的信息推送。收到信息后可通过自提快递或申请送货上门,完成验收快递的服务。如有寄件需求,则通过将物品送往物流中心或申请上门取件服务,根据所选的物流公司进行投递,以此完成寄件需求。

5.2 由物流专业学生做校园物流的管理者

师生作为校园绿色物流的体验者,更能了解自身的需求,而物流专业的学生在自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情况下,对校园最后一公里的流程进行管理,化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对其中的人、财、物、设备和信息等进行协调管理,以绿色、高效、省时、便捷为前提,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5.3 实施合理的校园取件操作流程

采用合理的校园物流取件模式能更好地解决校园人流量大、取件难等问题,保证取件效率,减少等待的时间,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取件服务。同时,提高校园物流中心的仓储质量,减少因储存不当带来的损失。

6 结语

校园物流中心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将校内所有的物流代理点统一在一个地点,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便推动校园绿色物流模式发展。学校应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思想,鼓励绿色消费行为,为师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减少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物流公司合作,通过提高师生对校园物流的体验感,不断完善绿色校园物流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取件物流师生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师生讨论改病句
智能快递包装回收服务设计
神奇魔法树
“不倒”的罐子
外卖与快递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