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极简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020-12-01 03:17朱婉青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幼儿

朱婉青

相信许多教师都了解或从不同渠道学习了黎加厚教授提倡的“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的内容。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技术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由电化多媒体到移动应用,产生了众多的新技术。它们给教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让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技术,让课堂更丰富、更有活力,最终让学生获益更多。

但是面对众多的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是否都熟练掌握?是否都会正确应用?是否都懂得恰到好处地应用?这是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眼花缭乱的技术有时反而给教师造成了一定干扰,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驾驭,或者因为课件制作麻烦,难以获得与教学活动相契合的资源,而将其简单化、走形式。

清代俞樾《湖楼笔谈》曾写道:“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浅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面对新的教育技术,同样只有深入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轻松自如地应用、驾驭,才能把复杂变成简单,给教学活动锦上添花。怎样深入浅出地应用新的技术呢?不妨尝试以下几点。

一、观念更新,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前提

极简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正确使用的前提,首先是教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新技术为教育带来的便利与活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技术的更新体现了教育永远是“活泉水”,教师要避免出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思想,要敢于接受新事物,接近它、了解它的内容、特点、技术优势,避免在教学中习惯于按老经验、老框框、老一套方法来实施。观念的更新,才会带来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固守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二、系统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

2013年11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拟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从而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我国著名学者李克东教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研究的中心。因此,掌握好极简教育技术,学习与了解极简教育资源,开展系统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

首先,让教师明确极简教育技术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趋势。其次,针对学习内容,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方式,可以是自學和交流的方式相结合。现在网络发达,每位教师都一机在手,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度娘”,学习理解新名词、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学,再借助教研交流的模式,教师把自己的理解进行分享,从而进一步了解:极简教育技术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它涵盖的范围有哪些?接收技术的渠道在哪里?它有哪些优势或不足?怎样有效利用?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启发、触类旁通。最后,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搜索并分解极简教育技术资源,也就是对新技术的资源内容进行板块式分类梳理和归类。可以按照不同科目来搜集资源包,譬如,语言、科学、艺术(音乐、美术)、健康等;可以按照下载渠道来归类,按照黎加厚教授的推荐,资源内容大都是来自微信小程序。除了这个渠道,是否还有其他渠道的内容资源可以加载到极简教育技术中?还可以按照小、中、大年龄段来搜集资源包。

综上,教师可以通过一次次系统的学习培训,既深入理解了新技术资源内容,初步懂得操作运用哪些技术,也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检视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不断调整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让新技术为我所用。

三、实践应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

如果说,学习与熟悉极简教育内容,是一个让教师迅速度过“技术沙漠”的阶段,让教师明确了“是什么”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怎么做”,就是开始进入将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阶段。技术应用的关键时刻到了,主要是教师心中要有谱。

(一)选择

毫无疑问,选择技术资源是教师面临的第一关。看似丰富的资源,实际可以利用的有多少,需要教师在一大堆的教育技术资源中删繁就简,选择最适合、最贴切的技术资源。这其中,需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操作的对象是教师还是幼儿。从操作性原则上考虑,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资源更有价值,使用率更高。选择的途径应该多样化,黎加厚教授专门就微信小程序做了推广介绍,其实,应用方便的不仅仅局限于此,手机上各类适合幼儿学习的App资源也大量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前期花时间搜集操作简单、方便的资源。教师首先要会用技术,能熟练驾驭技术,在活动中方可顺利地利用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然生动的情境,驱动幼儿内在学习力,敢于尝试操作,从而更好地参与活动,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设计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数学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将信息技术结合并融入教学或者游戏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开展活动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激趣、提高活动效果、帮助幼儿感知体验,更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性,需要幼儿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适宜地、恰到好处地利用极简教育技术。

巧妙设计,不是整个活动中全用或者是天天都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使用,极简教育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微信小程序里各类教育软件非常丰富,家长可以随时打开,操作简便。譬如,绘本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巧妙设计家庭教育环节。可以是活动前的熟悉了解,也可以是教学活动后的故事延伸。牢记极简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注意主次分明,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设计运用。

(三) 评价

对技术应用的评价,其实就是对活动效果的检验与反思。利用极简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或游戏,是否真正优化了幼儿的认知过程?能否真正把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色、形、声、情形象化,在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刺激幼儿感官,引起他们的注意,简化并启迪其思维?是否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与技术衔接上有障碍,或者反而增加了难度?既然是信息技术应用,不可避免会受到技术装备的限制,用手机、Ipad、电脑建立小程序等,在活动前是否增加了工作量与负担?怎样解决?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或者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经验性讨论结果,分享后再次达到螺旋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四)家园共育

极简教育技术的应用,我们不能局限于园内、课内或游戏活动。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广泛性,和家庭教育充分互动起来。我们常用QQ群、微信群、公众号、博客圈、短信平台等,不要单纯地把这些平台只作为收发通知或者请假信息来使用,避免单一的教师说家长听,或者教师说家长做的“一边倒”现象,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平台分类,建立“交流模块”“信息和资源管理模块”“个性化管理模块”,可以和家长更多地互动交流,传达育儿理念与教育教学思想,凸显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总之,极简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会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出现与发展给我们幼儿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为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供了更大空间,它为师生互动、家园延伸互动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信息技术毕竟是服务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各类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反而是“画蛇添足”。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深入熟悉、了解极简教育技术的精髓后,再将人与技术结合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极简教育资源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应用,最终为我们的教学与游戏服务。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资源幼儿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