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携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2020-12-01 03:17吴金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家长幼儿

吴金英

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日益重视,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2015年我园的课题“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被省教科院立项。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固有的活动模式,让节日课程真正立足儿童,通过生动、丰富、有趣的参与式活动,让节日课程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有效对接,成了我们园本研修的重点课题。在实验区专家团队的伴随式指导下,我们围绕中国“六大传统节日”上下互动,多方联动,实时跟进,携手共建传统节日课程。

一、师幼互动,基于幼儿,抓住课程的立足点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幼儿原有的水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节日课程之前必须了解的。在建立节日课程架构之前,我们不再讨论我们准备让幼儿学些什么,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幼儿需要些什么。如,组织谈话,让幼儿说说对节日的原有认识;倾听日常生活中幼儿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发放问卷,让幼儿记录对传统节日想知道些什么等。有了这些充分的交流互动,教师自然会明确接下来的节日课程的方向。于是,我们汇总从各年龄段获取的一手资料,帮助大家一起梳理,找准切入点,设计课程脉络图,选择具体实施的项目或内容。

下面是一位教师清明节活动主题的确立过程。临近清明节的一个早上,幼儿来园后围在一起谈论着,只听他们在说:“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给爷爷上坟了。”“我也去过,我奶奶前两年死了,我们每年都去了,还带了花和吃的东西。”“我妈妈说好人死了会上天堂,坏人死了要下地狱的。”也就在那几天,四川发生森林火灾,有20多名消防队员在救火中牺牲,电视新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这件事自然也成了幼儿热议的话题。“消防队员是为了救火才死的,他们都是英雄。”说这话的幼儿眼里充满了敬佩之情。于是,在清明节的活动中,我们就把“珍爱生命”作为课程切入点,教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人一生的成长足迹,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借助绘本阅读,引导幼儿正确理解死亡;结合种植饲养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植物也是有生命力,并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结合社会实践扫墓,给幼儿讲述革命前辈们的英雄故事,让他们初步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系列有关“生命”的活动,主题源于幼儿,过程关注幼儿,幼儿获得的关于“生命”的经验也正是清明节的文化寓意之一。

二、实时互动,积极跟进,把握课程的生长点

一个好的课程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丰富、逐渐完善的。当我们的节日课程有了初步的方案之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不同的班级、人员会有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实时互动,积极跟进,才能让节日课程生发更多的教育价值。

多次审议, 完善课程。在节日之前1~2周,我们就让教师去了解有关幼儿对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的原有经验、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等,然后在年级组课题审议时进行交流研讨。通过梳理,确立节日课程架构的重点项目。接着,大家以此为线索设置可能开设的课程内容,搭建好基本的课程实施框架。幼儿园课程小组再对各年级组提供的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在充分解读教师课程设计的意图下,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点等,提出完善实施的建议。不同时段、各种层面的课程审议,让每一位活动的组织者对即将开展的节日课程已经心中有数,行动起来也就有的放矢了。

实时互动,积极跟进。在节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组内、园内的工作群,实时上传一些活动材料,分享活动过程和体会。园领导深入班级了解活动动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教师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及时帮助或解答。组织好节日课程结束后的分享交流,因为在每次课程实施中,总有精彩部分,也有遗憾事件,我们及时让教师记录下活动感悟,并对已经实施过的节日课程方案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为下一届教师的课程实施提供借鉴。节日课程实施中的实时互动,积极跟进,让彼此间多了一份了解,更为大家不断优化课程方案提供了互帮互助。

三、家园联动,携手共建,拓展课程的时空点

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固定假期,因此节日当天很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过的,而且节日本身蕴含的文化寓意也大都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我们节日课程的实施中家园联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发动家长带领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并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将收集到的材料在班内布置成“节日习俗展”,让每位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加深他们对节日内涵的了解。每当节日来临之际,周边的商场、社区都会开展一些相关庆祝活动,我们鼓励家长带幼儿走出去,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活动中,让孩子多角度地感受节日的氛围。另外,在节日课程实施中,资源的准备也离不了家长的支持。如,端午节的虎衣让家长提前准备,过节那天,小班的幼儿穿着虎衣参与所有活动,印象特别深刻。还有端午节的包粽子,也少不了能干奶奶们的加入,奶奶们耐心的指导让幼儿敢于动手尝试。其实,在我们的每一次节日课程中,都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正是家园联动,携手共建,才让我们的节日课程由课堂延伸到了家庭、社会,时间由工作日拓展到了全天候。

虞永平教授说:“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在传统节日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探索中,深知要将一个课程资源真正转化为幼儿经验,真正成为幼儿的课程,不是单靠一两次活动就行的,我们将继续通过深入持续的实践,逐步完成节日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適宜性改造,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家长幼儿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