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020-12-03 00:45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河东小学吴彩凤
青年心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生活化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河东小学 吴彩凤

一、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重要性的分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重点,这样也就导致学生无法清楚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甚至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产生学习数学没什么用的想法,使得学习效果不太理想。而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链接,就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提高对数学的重视程度。此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且趣味性更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最后,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展现数学公式和数学理论的推导过程,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意识培养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来看,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外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身属于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教学工作,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结果并不理想,最终导致学生的主观动能性无法得到全面地调动同时,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低。

(二)缺乏建立评价考核机制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个长久性的教学工作,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应用意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得到及时地调整和改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都没有针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有效的阶段性评价考核机制,也没有针对学生在应用意识方面的不足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导致培养效果不太理想。

三、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应用意识的方法分析

(一)通过生活化素材展开教学,帮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把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入手,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的体现。例如:数学教师在讲到《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三角形:自行车车架、红领巾、雨伞等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物品,然后再让他们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最终可以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这个原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如:面对摇晃的桌椅可以加上一根木档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桌椅就变得稳定了,让学生真正地做会学以致用。

教师讲到《轴对称图形》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纸飞机折叠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折好的纸飞机扔出去看看哪个比较高比较稳定。之后再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意识。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折纸飞机的时候要对折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飞机可以飞得又高又稳定呢?”这样的教学问题就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折纸飞机的经验或者是凭借自己的猜想和推理去回答这个问题。教师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非常普遍和实用的。

(二)创建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去创建丰富的问题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到《圆的认识》时,就可以给学生展现一张下水道的井盖的图片并进行提问: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井盖都是圆形的,有没有谁看到过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井盖?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和回忆就会摇着头说没看到过,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个长方形的图片并进行提问:

“如果我们把圆形井盖换成这个长方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就会回答,长方形的盖子面积大,不方便行人走路。还有些学生会说如果长方形盖子被人竖起来,宽朝下放就会立刻掉到下水道里,很容易发生危险。数学教师再接着问,“那圆形盖子无论怎样放都掉不进去是吗?”当学生点头回答“是”以后,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从数学角度去分析圆形井盖的原理。这样的探究过程会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在他们不断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融入生活事例,增强学生的应用体会

数学学科是一门十分注重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创新思维。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无论是航空航天工程还是数字化家电都包含着数学的广泛性应用特点,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平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统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去搜集自己家或者亲戚朋友家这几个月的用水情况信息,然后把所收集到的信息做成柱状图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这个家庭的用水量是否合理,如果出现了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应该如何去解决,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也能提高他们的节约水资源意识。

(四)基于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式都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而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数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理论教学回归于最初的数学模式,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全面地培养。比如教师在讲到《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通风管道、抽油烟机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讲到《梯形的面积》时可以给学生展现一张梯形的图片让他们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推导出相关公式,也可以让他们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后进行二者的比较,最终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些都属于数学建模的内容,这个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定义。

(五)通过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数学教师不仅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原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也会成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最终让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不断地增强。例如:教师在讲完和几何体周长、面积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后,就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实际物体测量的课后作业,比如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周长的知识以后,可以让他们回到家量一量家里的门框、窗框等长方形的长和宽,最终计算出周长。再比如学完几何体的面积知识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测量居室的面积,在具体测量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还要考虑到房间的形状和测量边的数量,等等。这样的作业形式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基于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效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还应当做好阶段性的评价考核工作。因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各不相同,在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如:教师可以把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教学阶段,在这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完成以后就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评价。在评价指标的设计方面可以包括应用主动性、应用过程以及应用效果三个方面。在阶段性的考核评价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足,说明了自己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再做好下一个阶段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是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一项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外部背景的内在关系,最终借助生活化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生活化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