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探讨

2020-12-03 00:45江苏省淮安市老坝口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幼儿园游戏

江苏省淮安市老坝口幼儿园 王 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学前教育必须要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和游戏形式的有机结合,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学习能力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游戏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强调政策引导之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强化教学资源整合,立足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现状,总结传统课程体系的不足并提出全新的改革策略,强化课程评价体系健身,促进课程游戏化进程科学发展,完善现代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一、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困境分析

1.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缺乏统一标准

尽管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改革实施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基层幼儿园在具体的课程改革路径探索过程中,除了总结出实践经验之外,其实在高层次以及更大范围的课程游戏化标准上掌握不足,导致这种基层自发探究形成的经验成果呈现出显著的零散性特点,缺乏统一标准。

2.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演变为娱乐化

部分学前教育指导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一些教师片面认为游戏化就是娱乐化,因此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很多教师只关注孩子是否开心,在渗透课程教育目标上缺乏科学意识,这对学龄前儿童的能力、情感以及素质发展都有不利影响,这与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目标相违背。

3.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自主课程匮乏

上文提到基层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方面自发性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本园以及区域内的自主课程开发没有形成体系,拿来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创造性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还是空想,课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之间明显还存在不契合的地方。

4.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教研深度不足

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一般会确立课题,但是课程游戏化健身进程中,课题研究深度不足,没有将课程游戏化研究提升到教学研究高度,忽视了和幼儿综合素质发展之间的联系。课程游戏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教研工作深度不足,同时缺乏实践演练环节支持,因此研究工作停滞不前。

二、针对施策破解课程游戏化困境

1.以园为单位推动课程游戏化统筹性研究

目前,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工作还没有确立全国性统一规范要求,但是作为基层办学单位的学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确立以园为单位的课程游戏化研究工作体系,统筹兼顾,共同推进。首先,幼儿园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职能科室以及任课教师具体负责的团队;其次,办园工作计划确立过程中以中长期规划为基准,将课程游戏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写进工作规划中,明确工作重点。只有建立园领导牵头、各版块积极参与的协调体系,才能够全面落实课程建设工作任务。此外,幼儿园要集中教学资源,强化课程研究工作,促进教研成果实效性提升。

2.立足课程游戏化建设需求保证游戏活动时间

游戏精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关键目标,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内容,保证幼儿在户外和游戏上的活动时间,作为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根据《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幼儿园应在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的前提下,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集体活动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由显性游戏时间和隐性游戏时间构成。

首先,显性游戏时间就是指幼儿日常作息时间安排,包括户外活动和游戏参与时间,比如:有的幼儿园仅仅有一块公共户外场地,这时候除了需要安排幼儿参与一日活动之外,还可以尝试调动社区资源,每周进行一次社区活动。将晨间入园区域游戏、上午创造性区域性游戏以及下午离园区域性游戏时间按照实际活动需求合理调整,保证游戏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丰富游戏内容。如上午的游戏可以以角色扮演为主,晨间和晚上离园之前的游戏可以学习型区域游戏和材料操作游戏轮流选择,让幼儿的自主选择权更加广泛。

其次,隐性游戏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主要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对象,充分利用零散时间保证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有效性,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立足幼儿的视角,科学设计活动策略减少等待时间,保证幼儿集体和个别活动质量。在日常生活作息表设计和安排上要合理,允许班际之间进行小的调整,重点是要保证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渗透游戏精神。

3.立足本园实际建设游戏化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堂建设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将游戏化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弥补现行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既需要立足本园实际情况,也要积极汇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助力校本课程建设,将游戏化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积极谋求合作,建立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教育关系,比如:和兄弟幼儿园建立合作分工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关系,明确牵头方,将校本课程开发任务细化落实到位,保证合作关系得到建立,逐渐磨合生成校本课程建设合力。当然寻求上级教科研单位的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研究理论方面给出指导,为课程建设的一线工作者提供科学的课程建设思路,保证幼儿园校本课程游戏化的深度。

4.强化园内交流提升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

在建设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进程中,面临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疑问,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破解难题,幼儿园应该创设教师互动平台,定期组织关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心得分享和经验交流活动,针对在教育建设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集中讨论,大家献计献策,做出全面的、可行性高的游戏化课程改造方案。园内的交流活动,形式要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是科研工作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沙龙活动,鼓励教师之间推门听课,针对教育问题展开切磋,完善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5.将课程游戏化实施效果纳入综合性考核

考核模式和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之间存在直接关系,考核系统关注哪些重点则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有所倾斜。同样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进程中,如果我们针对这部分工作考核目标构建综合性考核系统,则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更加重视课程游戏化建设任务,年度考核以及推荐评优表彰等方面的考核要与教师日常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成果挂钩,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和参与,最终以考核作为杠杆,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进程快速完善。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提出的教育改革策略,立足传统学前教育课程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尝试以游戏化理念指导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完善学前教育模式。当前的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进程还在持续推进,但是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者自身的素质能力依然是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目标推进过程的阻碍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校本幼儿园游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