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校发展要抓住的几个问题
——以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为例

2020-12-03 06:16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毛剑锋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白山办学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 毛剑锋

一、理念引领

理念指引实践。席勒曾说过: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办教育为了谁,办教育为了什么?这是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学校的校长首先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东师长白山实验中学是一所传统型学校,历史上有三次变迁。1985 年由白河林业局创建,属于企业办学,时名为白河林业局高中;2006 年长白山管委会成立,划归地方,时名为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2016 年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

基于区域发展、UGS 模式、长白山人的禀赋与需求几大因素,东师长白山实验中学合作办学之初就确立了“生态的教育”办学理念,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师生成长规律;激发学习动力兴趣,激扬个性天赋特长,做好生态的德育、生态的教学、生态的课程、生态的管理,坚持以9个“1+1”为实践载体与路径,即思想“1+1”: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资源“1+1”:政策资源和财政支持,舞台“1+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体“1+1”:教师和学生,目标“1+1”:“立德”与“求知”,方法“1+1”:“扬长”与“补短”,潜能“1+1”:用眼辨别真善美与用心树立自尊自信,课程“1+1”:必修课与校本选修课,评价“1+1”:价值观评价与常规评价,培养“三近”学校精神,即“近知、近仁、近勇”(来自《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以达到校园规整、文化和谐、教师自信、学生文明、质量提升、社会认同的短期规划目标。

说到底,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问题。从合作办学成果看,学校“生态的教育”办学理念合乎规律性,具有指引性。当然,文化的认同与融合是一项长期工作,但从办学实践与阶段性显现成果看,这个理念被逐渐接受并认可。

二、体制机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总原则就是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使之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相适应。这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东师长白山实验中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体制问题需要破解。

一是干部问题。用什么样的人做干部,干部应该干什么,这是大问题,也是风气问题。习总书记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选贤任能,用人所长,避亲避近,这是基本原则,也是基本规范。所以学校合作办学两个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校职能部门,及时调整管理干部,让想做事、能做事、善做事的人走到管理岗位上来,赋权赋责,科学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管理干部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主人翁的身份极尽发挥个体与团队的聪明才智,形成部门、年级、教研室分工合作、良性竞争、心劲顺畅、各具风格的网格状管理团队与基本组织,在工作与创造中彰显活力。

二是分配问题。人是有需要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的正当需求要给予尊重与满足。东师长白山实验中学属于国有公办学校,教师收入全部由国家拨付。由于收入级差很大,且没有学校绩效部分,所以大家很在意“评职晋级”,“大锅饭”的味道很足。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面的均,不是平均,是公平正义。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一方面要打破“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才能分出干劲,以分配促进效率;一方面还要适当照顾弱者,给以基本保证,也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要有基本保障与关怀,以效率保障公平。所以,在绩效工资发放(管委会)、教职员工职称评聘等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让多劳动的人、劳动质量高的人要有更多的收获,激发干劲是基本的底线。平均主义和奖懒罚勤都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人心无力、风气败坏、效率低下、事业受损。学校坚持物质利益、精神奖励、价值需要公平公正、协调兼顾,风气正、人心顺、干劲足的精神状态促进了事业发展。

三是分工问题。对于普通高中来说,素质教育成果多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社会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当前辖区百姓对教育的最大期待。因此,学校的发展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岗位分工上也要打破“大锅饭”,学校和领导要敢于面对矛盾,为事业、为大局、为发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学校原来的年级教师配备机制是“一窝端”,现在是尊重教师评价(评价1+1)与反馈,尤其到了高三年级,遵循“流水不腐”,坚持能者上、优者上。

三、发展动力

生产力有三个要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学校的发展,有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是主导因素,其积极性的发挥与调动是要下力气解决的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在于弄清楚教师和学生最需要什么,给予必要的尊重和满足,可以规避团队管理中最忌讳的、最可怕的、损耗最大也是最不易发现的“消极怠工”现象。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维珍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过一句话,很有哲理:“栽培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后边还要配搭一句:“对他们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这应该是管理的至高 境界。

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学说,对于教师而言,学校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坚持内修与外塑相结合,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扩大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教育理论与技能、反思教育教学不足、接受先进文化浸润;提高教师福利,尊重教师的劳动与价值,在学校内创设这样的文化氛围: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职员工在辖区内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激励他们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有代表性的做法有:申请专项资金选派教师赴东师附中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影子培训”、积极实施“走出去”学习培训、参加区域“四校联盟”赛课、参加地区教师基本功大赛、校领导分组走进课堂开展校内“课堂观察”;鼓励教师购买图书,开展读书报告会;拨缴工会会费开展节日送福利、争取财政支持发放延时课全员看护费、申请专项资金购置笔记本电脑、提高班主任津贴,让老师们有幸福感、获得感、尊严感。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尊重就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潜能,并以此为支点,激发自尊自信,带动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开展“211”天使行动,从改变不良习惯开始,开展各种仪式教育(开学礼、成人礼、毕业礼、誓师礼等);做心理关怀服务,使其感受爱和温暖;开展奖学助学和优长激励,激励斗志规划生涯;开展全员辅导,一视同仁;开展家校协作,共教共育;开展联合培养,共享附中优质教育资源等。

从实践看,两年的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成果显现。校园规整、文化和谐、教师自信、学生文明、质量提升、社会认同的短期规划目标基本达成,特别是以2017 年和2018 年高考为标志,接续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这些关乎学校事业发展的问题以及改革性关键举措,有一定的助力。

猜你喜欢
长白山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长白山下雾松美——吉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