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本阅读优化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美术课堂
——以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绘画与手工教学为例

2020-12-03 06:16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绘本

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 彭 艳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看”和“观察”,并逐渐学会用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绘本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图文结合,以图为主。对于生活经验有限、抽象思维匮乏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绘本图片展示的形式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故事表达,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以图片展示为主的图书,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大量看不懂的文字,绘本中不同的场景、形象、绘画样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绘本中的元素慢慢地也会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样绘画技巧和开本样式,构成丰富的绘本风格,让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不局限于一种绘画样式。

一、绘本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意义

(一)弥补语言表达的缺陷

儿童智力障碍的程度越重,语言方面出现障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于智力障碍造成大脑反应速度慢,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所以此类儿童的语言领悟力和词汇量不及同龄的正常儿童。大量文字的图书不适合此类儿童阅读,绘本用直观的图片信息解决了这一难题,虽然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却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学生可通过图片欣赏读懂内容,领悟到图片传达的信息。

(二)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

我校智力障碍儿童因为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长期托养在寄宿制的学校,生活圈相对比较封闭,视觉经验和情感体验比较小。绘本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绘本阅读能帮助孩子建构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视觉经验体系。智力障碍儿童大都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很容易受外来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大喜大悲都流露于外,自我约束能力差。绘本通过一个个有趣、感人、饱含哲理的故事,向智力障碍儿童展现了比如感恩、互帮互助、尊师爱幼等人类美好、纯洁的情感,可以此来弥补学生在知识、视觉、情感等方面的缺陷。

(三)吸引学生注意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很容易被外界无关的、新异刺激吸引,这一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障碍。绘本是插画家们把故事情节经过精心提炼,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绘画,可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不同绘画形式(素描、水彩画、卡通画、国画、版画、电脑制作等)展现的绘本,能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绘画形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选择学生喜欢的绘本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美术课堂中来。

二、绘本在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用绘本阅读导入课堂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声音、事情、图片等吸引,绘本以其精美、夺人眼球的特点获得了小朋友的普遍喜爱。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绘本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让学生按照教师计划融入教学中去。

例如:在教授《今天,我长大了》一课时,用一本《我长大以后》的绘本掌控课堂的导入部分,绘本中小公主梦想自己长大了,但又不知道长大了要做什么,然后她就去问她周围的人。周围人的回答让她陷入了思考,后来回归到小公主最初的梦想是自己长高了。绘本用一张张孩子喜欢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入了课堂中。将绘本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并配上好听的音乐,再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朗读,必能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

(二)用绘本阅读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智力障碍孩子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概括水平低;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想象力是影响智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思维绘画现在比较流行,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绘本通过一张张形象的画面可帮助学生在色彩敏感度、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开发。对智力障碍孩子开展绘画课也是出于此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奏效,用绘本故事教学能把孩子们带进他们喜欢的故事世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创新。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充满故事味道的课堂中主动发展。

例如:在教授学生《好吃的味道》这一课时,用《月亮是什么味道》这一绘本,让学生展开想象。月亮可以是汤圆的味道、橙子的味道、棒棒糖的味道、比萨的味道等,引导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展开想象,绘本中的图片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三)用绘本阅读增加学生的绘画元素

定式思维固化了智力障碍学生的画笔,他们的笔下总是几个常见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缺乏生活经验的他们不知道怎样选择绘画题材、用细节来丰富自己的画面,更没有足够的观察力去观察身边的人物和事物。绘本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富有生命力的动物形象,能让孩子们在艺术大师的带领下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听到孩子们说,老师我画不到。显然,教师示范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绘本的作者把描绘对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兴的、悲伤的、生气的等,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模仿空间。有了绘本的介入,学生可以在绘本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学习的氛围比较浓。

美术活动是再创造的过程,绘本作为参考对象,为学生的造型表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并非抄袭,学生从绘本中学到的是绘画者对生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用绘本阅读解决美术课堂的重难点知识

平时在美术课中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美术的专业知识,如认识颜色、形状等,课堂中单靠教师的讲解,会比较枯燥,智力障碍的学生也难以理解。研究者认为,智力低下严重制约了智力障碍儿童的颜色认知。虽然他们中有些可以正确认识部分颜色,但比率极其低,正确率远远不如正常儿童,更不用提对颜色进行归类了。在课堂中,以绘本为载体,依托故事情节,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比如:为了让学生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利用《红红 黄黄 蓝蓝》绘本,让学生自己充当颜色宝宝,玩颜色对应游戏,借用孩子爱玩的心理,学生在玩中便学到了知识。

将绘本阅读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弥补语言表达、词汇量的缺陷,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视觉经验、情感体验,延长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还能借此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除了运用绘本辅助教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们还采用了视频、范画、故事、游戏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们仍在不停地探索,期许有更严谨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绘本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绘本
绘本
绘本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