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索,高效学习
——谈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2-03 06:16山东省临沭县北城实验学校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科内容课堂

山东省临沭县北城实验学校 杨 倩

地理学科不仅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它包含的知识十分深广。因此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能激起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喜爱,并且改变原来生硬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教学的方式也更有利于学生扩充和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一、深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学习

由于社会发展的因素,许多学生认为文科就是“背多分”,认为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也是这样,不需要逻辑,更不需要进行讨论、交流。但是,地理学科的知识是包含很多方面,例如自然地理学习就囊括空中的大气层、地面的水与岩石等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物体状态、植物光合作用等常识;再如人文地理中,城市的组建就需要综合考虑区位、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但是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还是认为只需要死记硬背,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能灵活地处理。因此,学生要改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注重地理学科的合作学习。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合作学习时,要先让学生有一个课前准备,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预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有效地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然后交给教师进行批改。在完成导学案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这一板块时,教师就可以把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完成对大气的导学案学习,另一个小组完成对水和岩石的导学案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自己在导学案中学到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介绍后,学生已经对合作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要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好处,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或者开展一些合作学习的地理小活动,让学生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更加认可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组建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地理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情况,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建构本课教学主题。例如:教师需要先对学生之前的地理学习情况做一定的总结,然后重新组建课本的知识点,使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灵活突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分为小组内部学习、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小组与教师相互学习等三个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能够让学生快速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热情,又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先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完成对所要探究内容的学习,然后再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将剩下的、待完成的内容进行优化,找到方向,再通过小组与教师的交流来完成最后的难题。三个环节之后,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了相应的收获,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最后,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尽量为各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学习内容又有相重合的部分,这样才能使各小组在展示环节都有出彩的地方。

三、确立课堂合作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

地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生活中整合地理知识,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地理环境”中,教材的编排就分为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涉及赤道到两极之间的地域分布情况和沿海到内陆之间山地的分布情况。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离得太远,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内陆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很多概念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出发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地区陆地与高山之间植被有什么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再让学生分析从自己所在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之间的植被又有什么变化、导致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之后,就能够对教师接下来要讲的赤道、两极,沿海、内陆的变化更容易理解。并且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积累,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就更加轻车熟路,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的效果。

四、创新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不是停留在分组上面的,分组只是合作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理应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来,让初中地理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例如:七年级下册主要是对世界的主要大洲中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一些地理区域常识做了相应的讲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同学们分小组、分章节进行学习。先让各小组确定自己所要合作探究的章节,如亚洲、美洲,西半球国家、东半球国家等,然后小组内进行分工,力求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确定好合作学习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自己小组讨论出来的重点,加上教师的引导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提前交给教师审查,通过之后学生就可以做相应的准备。以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为例,学生就需要去搜集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地理特点、区域特点、主要的气候、作物、温度带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这些知识的学习之后,需要将学习成果写成学习报告的形式交给教师审核。教师审核通过,小组就可以在班上进行分享。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也达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 的。

五、结语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地理的合作学习中来,不仅要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起来。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地理、认识地理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地理学习水平差异就会逐渐减少。教师除了让学生在观念上对地理学科有正确的认识之外,还要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学科内容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超学科”来啦
主要内容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