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中的传统文化传播研究

2020-12-04 08:16陆柳
银幕内外 2020年6期
关键词:抖音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随着抖音平台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内容的日渐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抖音平台传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抖音+短视频”的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抖音平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及挑战,并从所面临的困境出发,对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机遇”——抖音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的特征及价值

1月6日,抖音发布了《2019抖音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在2019年有93%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平台有相关视频,共获赞33.3亿次,抖音利用平台优势,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生机,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一)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迎合了当下用户的阅读习惯

抖音平台上的视频都很短,最长一分钟,大多数是15秒,这种传播特征恰好迎合了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用户的阅读习惯,用户可以在1分钟内刷完多个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包括传统艺术品的整体呈现、细节特写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等等。利用抖音短视频的这种传播优势,可以让更多的传统文化视频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低门槛激发了用户参与传播的热情

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进入大众生活的门槛较高,传播范围也必然会受到局限,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变得不为人所知,传统文化“曲高和寡”的局面越来越凸显。而借助抖音平台的力量,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传统文化可以以全新的方式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用户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自己的作品,积极响应平台发起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挑战”——抖音平台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用户的迅速增长,抖音的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凸显,它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抖音平台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显现,对此我们需要加以警惕。

(一)“快餐式”消费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对于平台而言,看重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对于用户而言,更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快餐式”的消费使得抖音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呈现出典型的碎片化趋势,用户也失去了深度了解传统文化的欲望,尤其是对于接触传统文化较少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会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自己看到的”和“自己了解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会出现偏差,消解传统文化的的深厚内涵。

(二)UGC内容过度泛滥,视频质量得不到保证

UGC内容是抖音平台拥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来源,但另一方面由于用户构成复杂,其拍摄出来的视频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一旦缺乏平台的监管,其中的许多有害内容就会乘虚进入平台进行大肆传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值得警惕

2017年海外版的抖音被命名为“Tik Tok”推向国际市场,目前在Tik Tok上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亚洲市场,由于其与中国处于同一个文化圈,有着相近的文化观念以及社会习俗,所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比较顺利地为海外用户所接受。但对于其他地域而言,因为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以及语言习惯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传播障碍,使得用户在接受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文化折扣”的现象,对于此类现象我们需要予以警惕。

三、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向”——抖音平台实现传统文化有效传播的策略

基于抖音平台自身拥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传统文化内容在抖音平台更加有效的传播。

(一)融合传统的艺术形式,打造极具抖音特色的动态美学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突出表现为“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基于这一重要趋势,抖音应在动态画面、动态音效和动态内容等方面融合传统的艺术形式,着力打造极具抖音特色的动态美学。在满足受众的“快餐式”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二)加强内容监管,严格审核内容

我们鼓励通过抖音来传播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平台出现的低俗内容我们也要坚决抵制。首先,平台不应过度依赖UGC内容,也需积极引进专业账号,提高专业优质短视频内容的供给。此外,应破除“流量至上”的原则,积极利用技术加强监测,加大内容审核的力度,在内容审查上进行严格的把关,最大程度上将低俗有害内容抵制在平台之外。

(三)利用文化混合来降低“文化折扣”

文化混合不是将不同文化强拼硬凑,而是要将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元素进行融合,Tik Tok在海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也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复制、照搬内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在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海外用户易于理解的元素,将文化折扣降到最低,才能输出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四、结语

抖音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抖音平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使得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受到阻碍,我们应及时认清问题、解决问题,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新技术和新平台来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让中国优质的传统文化在走进中国民众生活的同时,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曹雪彦.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3).

[2] 琚青青.“抖音”——传统文化传播新思路[ J].新闻传播,2019(14).

[3] 刘莉.新媒体让传统文化”动”起来——浅谈抖音上的传统文化传播[J].新闻世界,2019(04).

作者簡介:陆柳(1996—),女,安徽安庆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抖音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玩“抖音”爱上风流“网红”,姐姐被抛弃妹妹来报复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移动短视频研究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
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