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思考

2020-12-05 03:49史桂珍
幸福家庭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写作方法作文

■文/史桂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教学任务。而语文是小学教师开展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可先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开始。本文以当前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出发点,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思考与探究做好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降低作文难度,循序渐进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刚接触作文时,大部分学生都不知从哪下手,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时,应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理解情况以及个性特征发展这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由易到难地进行作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关于“荷花”的作文时,可先将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与荷花相关的内容,集思广益。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筛选出其喜爱的描述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生成一篇作文。最后,教师给出一个新话题,让学生自行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训练,作文章。这种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作文教学训练模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构建其自身的写作思维模式,提升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对其进行作文的教学与引导,从而使其能够实现在作文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与进步。这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思维想象能力是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也是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创新的催化剂。在彰显思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通过具有批判性的眼光以及辩证思维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另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与形象能力的培养,从而确保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一个题目,多个思路”的技巧。

当前,小学生都会阅读很多课外读物,教师便可以以此作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对其进行作文教学与引导。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应用的方法有: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读后感写作方法等,学生写作的角度也会在这一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聚拢过来。如:学生会在写作的过程中深度分析课外读物中的人物特征、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等,或者会分析课外读物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与中心立意等,甚至有的学生会将自己化身为课外读物中的主角,然后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对原作的情节进行改变与发展,以此给人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

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学生对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方法,所以,想要让自己的文章被读者认可,学生就一定要理清作文的写作思路,并且要丰富作文的素材,以此来带动个人作文水平的提升,保障作文质量。这才能让读者感到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作者情怀”。就目前而言,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都在应用“思维延伸和材料体现”的方式。特别是在日常作文训练的过程中,一篇两百字的作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大都会是三到五个自然段的描写,以及一到两个素材的应用。教师要让学生对作文进行合理的语言分配与构造,实现整体布局上的美观大方与协调。

例如,在开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开头在整篇作文中起到了牵引的作用,可以带动读者继续阅读。而且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作文结尾的写作方法教学,以此实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分析整篇文章的结构,提升作文的质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章结尾与文章开头一定要保持遥相呼应。该写作技巧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写作技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体现出学生的逻辑性强弱。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来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文启蒙训练计划,实现写作训练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写作方法作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