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配例多层次原则初探

2020-12-07 21:31陈傲然刘晓萌王千姿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民网例句词典

◎陈傲然 刘晓萌 王千姿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融媒体大框架下的学习词典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基于传统词典的配例原则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决定进一步探索融媒体词典的配例多层次原则,来更好地推动新环境下学习词典的发展。就词典本身来说,配例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探索适用的多层次原则可以帮助编纂者们在编纂词典时有意识地去挑选创造合适的例子来让学习者更好地吸纳知识。

二、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汉语学习不仅是发音与词汇的简单拼接所能实现的,汉语学习者可以借助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编纂者在选择配例的时候,要注意配例的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次。“而配例的多层次是指词典编纂者在选配例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语言功能层次例证的搭配”,即词典的配例要具备以下层次。

(一)语义层次

语义层次是词典的基础层次。简单的说,符号是语言的载体,只有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才能传达一定的信息,“所谓‘例以明义’正是释义与配例之间密切关系的写照”,因此编纂者所选配例一定要遵循释义。

例1:当然,技术变革教育,也要避免做知识教育的附庸,把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人民网.2017.12.17)

在以上配例中“机灌”的意义显然不是“利用机械抽水灌溉”,而是“用技术向孩子灌输知识”的意思,如果我们选择该配例,那么在语义层面就违背了词典编纂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配例时一定要选择其中词汇释义正确的例句,否则错误的释义就会影响到学习者对词汇语义层次的学习。

首先,为了让学习者能够准确地理解语义,本词典的配例选择更加贴近生活,让学习者通过身边的现象来理解一些具有比喻义的词汇。

例1:家长和孩子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感兴趣的事不同、谈论的话题不一致,甚至孩子所说的家长根本就听不懂、答不上来,反之亦然,双方的思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的内容不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中,如同鸡同鸭讲。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沟通不畅的现象比比皆是,该例句不断举例且进一步解释,不仅让学习者更加明白了“鸡同鸭讲”是交流者互相不懂对方的意思,还让学习者明白了“鸡同鸭讲”是一个比喻义,而不是真的“鸡”和“鸭”讲话。

其次,词典在配例时还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语义。

例1: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在线理财需求大增,更多人愿意拿钱买基金而非炒股。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一半以上。(人民网.2020.08.03)

在以上例句中的第一句学习者可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拿钱买基金,通过下文的“新增‘基民’”学习者可以知道,这些人就是“基民”。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在配例中遵循了词汇的语义正确原则,其次,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义,第一,我们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句,将学习者带入到情境中去;第二,我们选择有进一步解释作用的语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例句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运用到现实中。

(二)语法层次

语法层次是该词典应具备的重要层次。著名词典学家拉迪斯拉夫·兹古斯塔又提出“例句的用途在于揭示词目与其他词汇单位的组合中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的词典在配例时要考虑到词目的例句能否为使用者提供该词目的用法。

例1:今天的百色,阳光下亮丽、丰富的色彩,与那黑白影片交叠在一起,令人兴奋莫名。(人民日报.1995.6.22)

例2:诺兰依旧呈现出复杂玄妙的时空穿插交叠,而最终“劝退”观众的,恐怕更多是其此番“烧脑”的程度太过。(人民网.2020.09.14)

例3: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人民网.2020.10.02)

从以上配例,我们可以总结出:

1.动词“交叠”做谓语使用时,前面一定有主语;

2.例句中没有出现动词“交叠”后跟宾语的现象,“交叠”有可能是个一价动词;

3.动词“交叠”后可以跟补语加以补充说明。

使用者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到动词“交叠”的一般用法,因此,我们在配例时,应注意配例反映出语法层面的多样性,有效避免语法错误,引导到使用者的学习模仿该词的使用方法;而总结出的第二条内容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

例1: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声若滚雪,激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雾。(人民网.2011.10.8)

例2:一生就好比一股水流,当它冲击着水底的大小石块时,就会激溅起大小不同的水花。(人民网.2014.09.03)

例3:这出悲剧激溅起观众心里失落哀伤的情绪,触发了民众关于爱情、道德甚至人生诸多问题的思索和讨论。(人民网.2015.04.04)

从上述例句中学习者可以得出,“激溅”一词应该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要跟“出”“起”等补语才可以跟宾语,其宾语大多是“水花”“水珠”等,通过这类搭配,学习者可以进一步理解“激溅”一词大多用于“水”被什么东西弄得到处都是,且看“例3”中“激溅”与“情绪”搭配,在其他例句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掌握“激溅”不仅可以用于“水花”,还可以与其他抽象的词汇搭配。

(三)语用层次

语用层次是该词典的必要层次。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掌握一定的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中要运用恰当的语句,才能让交际的双方都能正确理解彼此,才能产生较好的交际效果。

例1:分城市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分化,累计成交30.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81%,同比仍增长40%。其中,北京、深圳市场降温特征明显,成交面积皆不足5万平方米。(人民网.2020.10.12)

如“降温”这个词,以上例句所体现出的语境信息以行业在市场上发展为主,学习者就了解到当某行业不景气时,便可以用“降温”一词,当别人使用时,我们也可以理解。

反过来,如果你不能体会到说话人所传达的语境信息,这对交际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1:经济独立的女人,才不用为买一件靓衫、一支唇膏而低眉顺眼而娇嗲风骚地去讨好男人。(人民网.2011.12.19)

例2:给霍天洪做了二奶奶,娇嗲软糯百媚生,撒娇任性让几位大亨也无力招架。(人民网.2018.08.27)

从释义和例句所传达出的语境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娇嗲”一词多用于艳丽、娇媚的女子,从例2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该词有一定的贬义性质,那么在一定交际场合中,如果遇到某位活泼俏丽的女性,绝不可以用“娇嗲”来形容此人,因为有可能造成对方的心里不适,认为说话人没有尊重该女性,此时说话人可以评价该女性是一个“娇俏”的姑娘,这样会更加妥当。

三、结语

本文针对新兴的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的配例的多层次原则进行了较为简单的研究,结合前人提出的观点并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初步探索出了多层次原则的几个方面,并分别针对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充分的举例论证。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若有机会,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人民网例句词典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22年上半年数据报告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好词好句
漫画词典